【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鼓展示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
[0003]在对铜鼓进行展示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展示装置,但是现有的展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使展示箱转动,而且不能根据不同大小尺寸的铜鼓进行固定展示,容易使得铜鼓出现晃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滑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内杆,所述内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展示箱,所述转盘顶部位于透明展示箱内侧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滑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内杆(3),所述内杆(3)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展示箱(5),所述转盘(4)顶部位于透明展示箱(5)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且之间的距离可调的滑块(17),两个所述滑块(17)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14),两个所述弧形夹(1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筒(2),所述内杆(3)滑动连接在外筒(2)顶部,所述外筒(2)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有丝杆(9),所述内杆(3)上开设有空腔(10),所述内杆(3)底部与丝杆(9)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顶部延伸至空腔(10)内侧,所述外筒(2)内侧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相对端均与内杆(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输出轴与丝杆(9)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铜鼓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3)顶部开设有活动槽(19),所述活动槽(19)内侧底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