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48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其结构包括有机壳,机壳内底部由左至右阵列分布有至少两个染池,染池顶部开设有通口,机壳前后侧内壁之间位于每个染池上方均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辊筒,两个第一辊筒对称分布于染池通口的左右两侧,机壳内顶部位于两个第一辊筒居中处活动设置有第一辊架,第一辊架与通口适配且转动设置有第二辊筒,机壳顶部位于第一辊架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辊架上下升降的定位机构,第一辊架下降时伸入通口并通过第二辊筒将无纺布压入染池内。口并通过第二辊筒将无纺布压入染池内。口并通过第二辊筒将无纺布压入染池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纺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具有颜色无纺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无纺布用作服装的衬里时需要作为衬里的无纺布与服装面料同色,因此染色设备是无纺布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目前现有技术的无纺布染色设备,例如公开(公告)号为CN2107121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染色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无纺布,第一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壳体的内腔底端设置有染料箱,染料箱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三辊筒,染料箱的顶端右侧通过螺栓锁紧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杆,圆杆的外壁右侧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轴承的外环与第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杆的外壁中心位置过盈配合有蜗杆,第二壳体的内腔底端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该无纺布染色在使用时只能进行单一颜色的布料染色,当需要对无纺布进行另一颜色的染色时,则需要对染料箱内的染料进行更换,或改变无纺布的传输路径使其经过另一相同结构的染料箱,但上述两种方式需要整个生产线停机较长时间,影响装置的生产连续性,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包括有机壳,机壳内底部由左至右阵列分布有至少两个染池,染池顶部开设有通口,机壳前后侧内壁之间位于每个染池上方均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辊筒,两个第一辊筒对称分布于染池通口的左右两侧,机壳内顶部位于两个第一辊筒居中处活动设置有第一辊架,第一辊架与通口适配且转动设置有第二辊筒,机壳顶部位于第一辊架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辊架上下升降的定位机构,第一辊架下降时伸入通口并通过第二辊筒将无纺布压入染池内。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穿设于机壳顶部的固定套、转动设置于固定套内的螺纹套、以及开设于螺纹套中心处的螺纹孔,第一辊架顶部固设有与螺纹孔适配的螺杆,第一辊架顶部前后对应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均与机壳顶部呈上下滑移配合。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纹套顶部延伸至固定套外且具有旋动部,旋动部外
连接有握持转轮。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染池顶部位于通口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为“7”型结构且相向设置,两个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插设盖板的限位区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机壳左右两端对应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机壳内底部且靠近出料口一侧固定设置有回料箱,回料箱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形成上腔体及下腔体且隔板上密布有若干通孔,上腔体内置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用于对无纺布进行挤压且挤压后的染料由通孔引导至下腔体内收集。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收集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上腔体内的第一压辊,上腔体顶部固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动力轴活动延伸至上腔体内且连接有第二辊架,第二辊架内转动设置有与第一压辊配合的第二压辊。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应染色需要控制对应染池上方的第一辊架带动第二辊筒下移,将无纺布压入对应染池内并与染池内的染料接触,即可完成染色,当需要改染其他颜色时只需预先在另一染缸内灌入所需染料,控制设备短暂停机,将原染池上方的第一辊架及第二辊筒复位,并将加注有所需染料的染池上方的第一辊架及第二辊筒下压,将无纺布压入装有新染料的染池内,即可启动设备继续染色工作,该种结构设计有效提高装置在无纺布改染其他颜色时的操作便捷性,只需短暂停机即可完成染色切换,日常使用时可在染池内注入常用染料,便于随时切换染色,保证生产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染池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回料箱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机壳;10、进料口;11、出料口;2、染池;20、通口;21、第一辊筒;22、限位板;23、盖板;3、第一辊架;30、第二辊筒;31、固定套;32、螺纹套;33、螺纹孔;34、螺杆;35、导向柱;36、旋动部;37、握持转轮;4、回料箱;40、隔板;41、上腔体;42、下腔体;43、通孔;44、第一压辊;45、电动推杆;46、第二辊架;47、第二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包括有机壳1,机壳1内底部由左至右阵列分布有至少两个染池2,染池2顶部开设有通口20,机壳1前后侧内壁之间位于每个染池2上方均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辊筒21,两个第一辊筒21对称分布于染池2通口20的左右两侧,机壳1内顶部位于两个第一辊筒21居中处活动设置有第一辊架3,第一辊架3与通口20适配且转动设置有第二辊筒30,机壳1顶部位于第一辊架3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辊架3上下升降的定位机构,第一辊架3下降时伸入通口20并通过第二辊筒30将无纺布压入染池2内。
[0022]在使用时,无纺布由外部传输机构引导至机壳1,无纺布在机壳1内由左至由传输并依次经过各染池2上方,传输过程中无纺布下侧与各第一辊筒21接触,且各第二辊筒30下底面高于各第一辊筒21上顶面形成供无纺布经过的传输区间,染池2数量为至少两个(本技术优选为三个染池2,参阅说明书附图2,由左至右分别为A染池2、B染池2以及C染池2,A染池2、B染池2以及C染池2分别内置有A染料、B染料以及C染料),当无纺布需要染成B色时,通过定位机构控制B染池2上方的第一辊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包括有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底部由左至右阵列分布有至少两个染池(2),所述染池(2)顶部开设有通口(20),所述机壳(1)前后侧内壁之间位于每个染池(2)上方均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辊筒(21),两个所述第一辊筒(21)对称分布于染池(2)通口(20)的左右两侧,所述机壳(1)内顶部位于两个第一辊筒(21)居中处活动设置有第一辊架(3),所述第一辊架(3)与通口(20)适配且转动设置有第二辊筒(30),所述机壳(1)顶部位于第一辊架(3)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辊架(3)上下升降的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辊架(3)下降时伸入通口(20)并通过第二辊筒(30)将无纺布压入染池(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穿设于机壳(1)顶部的固定套(31)、转动设置于固定套(31)内的螺纹套(32)、以及开设于螺纹套(32)中心处的螺纹孔(33),所述第一辊架(3)顶部固设有与螺纹孔(33)适配的螺杆(34),所述第一辊架(3)顶部前后对应设置有两个导向柱(35),两个所述导向柱(35)均与机壳(1)顶部呈上下滑移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2)顶部延伸至固定套(31)外且具有旋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鹏卢少华黄祥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艳鹏无纺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