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45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移动底座顶部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竖直地固定有立柱,四个立柱上均套设有进可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动座,升降台固定在四个第一滑动座之间;移动底座的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升降台竖直升降;移动底座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装载吊框,远离驱动机构一侧的两立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两套升降系统能够分别带动升降台和装载吊框进行独立升降工作,实现了工人及物料的分区升降输送,有效地保证了工人的安全,装载吊框能够独立升降进行物料或工具的输送,不会对工人的施工作业造成影响,工人能够持续进行高处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工作人员高处作业,此时需要使用房屋建筑升降装置将施工人员或者施工所需的材料或工具运送至高处,以便进行高处施工作业。
[0003]常见的建筑升降装置主要包括升降台和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装置带动升降台进行升降,而施工工人站立在升降台上随同进行升降。
[0004]由于现有的建筑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工人和施工材料、工具等共用同一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施工材料、工具不利于工人的安全。其次,在高处施工作业过程中,当施工材料消耗殆尽需要补充或者需要更换不同施工工具时,需要升降台下降至地面,工人只能停止手头的工作,并跟随升降台一同下降,大大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升降台,移动底座顶部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竖直地固定有立柱,四个立柱上均套设有进可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动座,升降台固定在四个第一滑动座之间;移动底座的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升降台竖直升降;移动底座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装载吊框,远离驱动机构一侧的两立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架,顶架上设有起吊机构,起吊机构用于带动装载吊框升降。
[0007]优选地,起吊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收卷轮和牵引钢丝绳;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固定座固定在顶架侧部,收卷轮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牵引钢丝绳一端收卷在收卷轮上,牵引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装载吊框的顶端连接。
[0008]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螺纹杆和螺母座;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在移动底座的侧部,螺纹杆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螺母座套设在螺纹杆外部,并与升降台的侧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牵引钢丝绳的非收卷端固定连接有两吊装钢丝绳,两吊装钢丝绳对应与装载吊框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移动底座的侧表面固定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竖直地固定有导杆,导杆上套设有可竖直滑动的第二滑动座,第二滑动座与装载吊框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升降台的上表面围绕其边缘处固定有围栏,围栏上设有供工人通行的开口,围栏上位于开口一侧铰接安装有门板。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提供升降台供施工工人站立,将施工材料和工具放在装载吊框内,具有的两套升降系统能够分别带动升降台和装载吊框进行独立升降工作,实现了工
人及物料的分区升降输送,有效地保证了工人的安全,同时,在需要补充物料或者更换工具时,装载吊框能够独立升降进行物料或工具的输送,不会对工人的施工作业造成影响,工人能够持续进行高处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二驱动机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的升降台上表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立柱2、第一滑动座21、顶架22、升降台3、围栏31、开口32、门板33、驱动机构4、第一固定座41、第一驱动电机42、螺纹杆43、螺母座44、装载吊框5、底板51、导杆52、第二滑动座53、起吊机构6、第二固定座61、第二驱动电机62、收卷轮63、牵引钢丝绳64和吊装钢丝绳65。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移动底座1顶部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竖直地固定有立柱2,四个立柱2上均套设有进可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动座21,升降台3固定在四个第一滑动座21之间;移动底座1的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驱动机构4,移动底座1远离驱动机构4的一侧设有装载吊框5,远离驱动机构4一侧的两立柱2的顶部固定有顶架22,顶架22上设有起吊机构6。
[0023]升降台3的上表面围绕其边缘处固定有围栏31,为站立在升降台3上的工人提供了保护效果,围栏31上设有供工人通行的开口32,便于工人上下;围栏31上位于开口32一侧铰接安装有门板33,通过门板33将开口32封堵,避免工人从开口32处摔落,为工人的安全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0024]起吊机构6用于带动装载吊框5升降,起吊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2、收卷轮63和牵引钢丝绳64,第二驱动电机62通过第二固定座61固定在顶架22侧部,收卷轮63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的端部;牵引钢丝绳64一端收卷在收卷轮63上,牵引钢丝绳64的另
一端与装载吊框5的顶端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2工作带动收卷轮63转动对牵引钢丝绳64进行收卷,从而能够带动装载吊框5向上移动,为装载吊框5的升降提供了稳定的牵引效果,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2工作带动收卷轮63反向转动,收卷轮63对牵引钢丝绳64进行转动释放,在重力作用下,装载吊框5能够向下移动。
[0025]驱动机构4用于带动升降台3竖直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2、螺纹杆43和螺母座44,第一驱动电机42通过第一固定座41固定在移动底座1的侧部,螺纹杆43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上;螺母座44套设在螺纹杆43外部,并与升降台3的侧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2工作带动螺纹杆43转动,转动的螺纹杆43啮合驱动并带动升降台3进行升降工作,为升降台3的升降运动提供了稳定的驱动效果。
[0026]牵引钢丝绳64的非收卷端固定连接有两吊装钢丝绳65,两吊装钢丝绳65对应与装载吊框5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在牵引钢丝绳64的端部连接两吊装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和升降台(3),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竖直地固定有立柱(2),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立柱(2)上均套设有进可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动座(21),所述升降台(3)固定在四个所述第一滑动座(21)之间;所述移动底座(1)的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带动所述升降台(3)竖直升降;所述移动底座(1)远离所述驱动机构(4)的一侧设有装载吊框(5),远离所述驱动机构(4)一侧的两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有顶架(22),所述顶架(22)上设有起吊机构(6),所述起吊机构(6)用于带动所述装载吊框(5)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2)、收卷轮(63)和牵引钢丝绳(6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2)通过第二固定座(61)固定在所述顶架(22)侧部,所述收卷轮(63)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的端部;所述牵引钢丝绳(64)一端收卷在所述收卷轮(63)上,所述牵引钢丝绳(64)的另一端与所述装载吊框(5)的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升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萍金学伟林海平胡岚金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