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准装置及呼气检测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03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校准装置及呼气检测仪,校准装置包括气体收集件、储气室、动力件、第一过滤件以及吸气过滤组件,储气室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气体收集件的出气口相连,动力件的进气端与储气室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将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出或朝储气室内通入气体;第一过滤件通过出气管路与动力件的出气端相连,用于对抽出或通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吸气过滤组件与进气管路相连通。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动力件将经第一过滤件过滤掉一氧化氮的外部气体依次流向储气室、进气管路、气体收集件以及吸气过滤组件,并排出外部,能够有效地将残留的气体全部排出外部,避免导致后续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准,起到校准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现交叉污染的问题。现交叉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准装置及呼气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校准装置及呼气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呼出的一氧化氮(NO),是气道细胞内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作用下,氧化脱氨基产生的。一氧化氮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一氧化氮合成酶。分子与生物细胞学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尤其是过敏原会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导致NO浓度上升;在药物消炎后,NO浓度下降,因此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目前是国际公认的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
[0003]针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检测一般采用呼气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呼气检测设备在检测时,呼出气体需要通过装置进入检测仪器,并利用传感器(例如电化学传感器)对呼出气体中的一氧化氮浓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检测出的数据确定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目前基于使用频次和成本的考虑,呼气检测设备基本上都是供多人反复使用,因此,在对被检测人进行检测之前,上一个使用者呼出的气体会存留部分呼出气体在呼气检测设备里面,使得下一个使用者检测出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存留的部分呼出气体会被下一个使用者吸入,造成交叉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校准装置及呼气检测仪。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校准装置,包括:
[0006]气体收集件,所述气体收集件用于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0007]储气室,所述储气室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所述气体收集件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储存所述气体收集件收集的气体;
[0008]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的进气端与所述储气室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出或朝所述储气室内通入气体;
[0009]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通过出气管路与所述动力件的出气端相连,用于对抽出或通入的气体进行过滤;
[0010]吸气过滤组件,所述吸气过滤组件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通。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件、吸气管路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吸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吸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件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吸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吸气管路的导通或断开。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收集件包括呼气咬嘴和第三过滤件,所述呼气咬嘴与所述第三过滤件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三过滤件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过滤件包括壳体和过滤剂,所述壳体的两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呼气咬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所述过滤剂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气室包括多根依次堆叠相连的储气管,位于最上层的
所述储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储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进气端相连。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路的导通或断开。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于所述出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路的导通或断开。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件为可进行充气和排气的两用式气泵。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气检测仪,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校准装置。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0]在检测之前,利用动力件将经第一过滤件过滤掉一氧化氮的外部气体依次流向储气室、进气管路、气体收集件以及吸气过滤组件,并排出外部,能够有效地将残留的气体全部排出外部,避免导致后续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准,起到了校准的作用,并且也能够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同时吸气过滤组件可以有效地将外部气体中的一氧化氮进行过滤,避免被检测人员换气过程中吸入外部气体中的一氧化氮,导致检测出的结果不精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校准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校准装置中储气室与动力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呼气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
[0025]10、气体收集件;11、第三过滤件;12、呼气咬嘴;20、储气室;21、储气管;30、吸气过滤组件;31、第二过滤件;32、第一控制阀;33、吸气管路;40、动力件;50、第一过滤件;60、出气管路;70、第二控制阀;80、第三控制阀;90、电化学传感器;100、进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校准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校准装置中储气室20与动力件4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参照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校准装置,该校准装置包括气体收集件10、储气室20、动力件40、第一过滤件50以及吸气过滤组件30。
[0030]具体而言,气体收集件10用于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储气室20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100与气体收集件10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储存气体收集件10收集的气体;动力件40的进
气端与储气室20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将储气室20内的气体抽出或朝储气室20内通入气体;第一过滤件50通过出气管路60与动力件40的出气端相连,用于对抽出或通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吸气过滤组件30与进气管路100相连通。
[0031]示例性地,动力件40可以是可进行充气和排气的两用式气泵,至于如何控制气泵在充气和排气之间进行切换,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定。例如: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控制气泵进行充气,以将外部的气体经过第一过滤件50后依次通向储气室20、进气管路100,并从气体收集件10的进气口处排出,以使得残留在进气管路100、储气室20、气体收集件10以及气泵中的呼出气体全部排出,避免导致后续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准;若将残留的气体排出后,且被检测人员朝气体收集件10呼气时,需要控制气泵进行排气,以使得储存在储气室20内的呼出气体经出气管路60排出外部。
[0032]示例性地,第一过滤件50既可以对排出外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收集件,所述气体收集件用于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储气室,所述储气室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所述气体收集件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储存所述气体收集件收集的气体;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的进气端与所述储气室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出或朝所述储气室内通入气体;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通过出气管路与所述动力件的出气端相连,用于对抽出或通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吸气过滤组件,所述吸气过滤组件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件、吸气管路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吸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吸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件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吸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吸气管路的导通或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件包括呼气咬嘴和第三过滤件,所述呼气咬嘴与所述第三过滤件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三过滤件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翔谭文海何伟豪朱彬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