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76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包括放电池,包括池体以及运输机构,所述池体内形成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独立的运输空间,所述运输空间内填充有放电溶液,所述运输机构部分设置在所述运输空间内,用于沿一方向将电池从所述运输空间一端运送到所述运输空间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放电溶液;以及加液装置,每个所述运输空间内均设置有所述加液装置,所述加液装置用于向所述运输空间内添加放电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其设置有放电池以及加液装置,所述放电池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运输空间,每个所述运输空间相互独立,能够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池采用不同的放电时间以及不同的放电溶液浓度,使每个型号的电池都能得到充分放电。充分放电。充分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各种电子设备常用的电力供应产品之一,例如手机、充电宝、新能源汽车等等。而当电池充放电达到其循环次数后则需要将电池进行拆解回收,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及降低环境的污染。为确保拆解回收的安全进行,一般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目前采用的是利用盐水对电池进行放电。
[0003]例如,专利CN213790996U提供的一种电池放电加盐机构,其包括:放电池、加盐装置,所述放电池为一上端开口的容器,其内部具有一容置区域,所述加盐装置包括支架、储盐罐及储盐罐开启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放电池的侧壁上,所述储盐罐及所述储盐罐开启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储盐罐为一两端开口的罐体,所述储盐罐开启件与所述储盐罐靠近所述放电池的一端活动抵接,使所述储盐罐具有其靠近所述放电池的一端封闭的第一状态及其靠近所述放电池的一端至少部分开放的第二状态。其通过驱动所述储盐罐开启件工作从而使储盐罐相对放电池开启或关闭,从而减少人工参与,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4]但其存在以下问题:不同型号的电池放电时的最佳放电液浓度不尽相同,然而使用上述放电池时不同型号的电池只能混在一起浸泡,导致部分型号的电池不能实现充分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可以对应一种型号电池。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包括:放电池,包括池体以及运输机构,所述池体内形成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独立的运输空间,所述运输空间内填充有放电溶液,所述运输机构部分设置在所述运输空间内,用于沿一方向将电池从所述运输空间一端运送到所述运输空间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放电溶液;
[0007]以及加液装置,每个所述运输空间内均设置有所述加液装置,所述加液装置用于向所述运输空间内添加放电溶液。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池包括若干隔断板,若干所述隔断板间隔地沿所述运输机构运输方向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运输空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液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池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隔断板可拆卸连接,能够覆盖于所述运输空间上,所述上盖朝向所述运输空间的一面上延伸形成部分浸入所述放电溶液的凸块。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放料斜块、第一运输线以及第二运输线,所述放料斜块与所述运输空间一端固定并具有延伸向所述运输空间底部的斜面,所述第一运输线设置在所述运输空间底部,用于从所述运输空间一端向另一端运输待放电电池;所述第二运输线倾斜设置在所述运输空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运输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运输线对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外部;所述第二运输线用于将所述第一运输线运送来的电池运送至上池体外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输线包括第一辊筒、第一链条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辊筒可转动固定在所述池体上,所述第一链条套在所述第一辊筒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辊筒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辊筒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条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相对所述第一链条凸出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之间形成放置电池的限位区域。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运输线包括第二辊筒、第二链条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辊筒可转动固定在所述池体上,所述第二链条套在所述第二辊筒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辊筒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辊筒转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混合式放电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其设置有放电池以及加液装置,所述放电池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运输空间,每个所述运输空间相互独立,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能够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池采用不同的放电时间以及不同的放电溶液浓度,使每个型号的电池都能得到充分放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放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中:1

放电池,11

池体,12

运输机构,121

放料斜块,122

第一运输线,122a

第一链条,122b

间隔板,123

第二运输线,13

隔断板,14

运输空间,15

上盖,151

凸块,2

加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其包括:放电池1以及加液装置2,所述放电池1内形成盛装放电溶液的容置空间,所述加液装置2用于定时向所述容置空间补充放电溶液。
[0022]具体的,所述放电池1包括池体11以及运输机构12,所述运输机构12部分设置在所述池体11内,用于沿一方向将电池从所述池体11一端运送到所述池体11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放电溶液。
[0023]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构12包括放料斜块121、第一运输线122以及第二运输线123,所述放料斜块121与所述池体11一端固定并具有延伸向所述池体11底部的斜面,所述
第一运输线122设置在所述池体11底部,用于从所述池体11一端向另一端运输待放电电池;所述第二运输线123倾斜设置在所述池体1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运输线123一端与所述第一运输线122对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池体11外部;所述第二运输线123用于将所述第一运输线122运送来的电池运送至上池体11外部。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线122只需要满足能够运输电池包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线122包括第一辊筒、第一链条122a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辊筒可转动固定在所述池体11上,所述第一链条122a套在所述第一辊筒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辊筒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辊筒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链条122a运输电池。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输线123只需要满足能够运输电池包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运输线123包括第二辊筒、第二链条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辊筒可转动固定在所述池体11上,所述第二链条套在所述第二辊筒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辊筒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辊筒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链条运输电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放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池,包括池体以及运输机构,所述池体内形成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独立的运输空间,所述运输空间内填充有放电溶液,所述运输机构部分设置在所述运输空间内,用于沿一方向将电池从所述运输空间一端运送到所述运输空间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放电溶液;以及加液装置,每个所述运输空间内均设置有所述加液装置,所述加液装置用于向所述运输空间内添加放电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放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池包括若干隔断板,若干所述隔断板间隔地沿所述运输机构运输方向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运输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放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放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池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隔断板可拆卸连接,能够覆盖于所述运输空间上,所述上盖朝向所述运输空间的一面上延伸形成部分浸入所述放电溶液的凸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放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放料斜块、第一运输线以及第二运输线,所述放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平黄冬波赵轩陈少佳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