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衔接吹塑机主模的副模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中空成型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衔接吹塑机主模的副模机构
。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吹塑机是一种能够高效地吹制出各种瓶子的中空成型设备,其通常包括挤出机构
、
成型机构和除溢料机构,当高温的型胚被挤出后,成型机构的模具包裹型胚并向型胚中吹入空气,从而吹制出与模具型腔相应的形状,型胚在模具中冷却一定时间后形成制品,随后除溢料机构转移制品并将制品上的溢料去除,由于型胚在成型机构中的降温效率较慢,其冷却成型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单个制品吹制完成的效率偏低,延缓生产的节拍,从而影响流水作业的工作效率,因此提高制品冷却成型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吹塑机的成型机构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衔接吹塑机主模的副模机构,所述副模机构采用全包式包裹经过主模冷却一定时间后的制品,并利用散热水路中流动的液体带走制品的热量,从而分担主模的冷却任务,缩短主模的冷却时间,使得吹塑机生产节拍更快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衔接吹塑机主模的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可实现开合模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围合形成有用于包裹制品
(203)
的型腔,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内部设有整体上沿型腔的高度
、
宽度和厚度方向走向布局的散热水路,所述散热水路具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以使外部水源的液体在所述散热水路中循环流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的上部设有用于供吹塑机的插针
(200)
插入的供气口
(20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第一侧板
(101)
和位于第一侧板
(101)
上侧的第一推块
(12)、
下侧的第三推块
(32)
,所述后模包括第二侧板
(102)
和位于第二侧板
(102)
上侧的第二推块
(22)、
下侧的第四推块
(42)
,第一侧板
(101)、
第一推块
(12)、
第三推块
(32)、
第二侧板
(102)、
第二推块
(22)
和第四推块
(42)
的内侧对应制品
(203)
相应的部分分别设有凹部,当所述第一侧板
(101)
与第二侧板
(102)
贴合
、
第一推块
(12)
与第二推块
(22)
分别移动至第一侧板
(101)
和第二侧板
(102)
的上侧
、
第三推块
(32)
和第四推块
(42)
分别移动至第一侧板
(101)
和第二侧板
(102)
的下侧时,围合形成所述型腔,所述散热水路包括分别设于第一侧板
(101)、
第一推块
(12)、
第三推块
(32)、
第二侧板
(102)、
第二推块
(22)
和第四推块
(42)
内的水路分支
(100)
,各水路分支
(100)
分别设有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块
(32)
和所述第四推块
(42)
可上下浮动,还包括设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块
(12)
的第一驱动装置
(11)、
驱动所述第二推块
(22)
的第二驱动装置
(21)、
驱动所述第三推块
(32)
的第三驱动装置
(31)、
以及驱动所述第四推块
(42)
的第四驱动装置
(41)、
设于所述第三推块
(32)
下侧的第一支承件
(301)、
驱使所述第一支承件
(301)
前后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
(302)、
设于所述第四推块
(42)
下侧的第二支承件
(401)、
以及驱使所述第二支承件
(401)
前后移动的第六驱动装置
(402)
;所述第一支承件
(301)
可被操控地移至所述第三推块
(32)
的下侧并向上推顶所述第三推块
(32)
,使所述第三推块
(32)
上移并承托在所述第一侧板
(101)
的下侧,所述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钜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运通吹瓶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