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52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属于塑料杯生产模具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座,包括增压腔;下模座,包括模腔、负压腔,所述模腔与负压腔之间通过微孔连通;外压圈,用于将胚体夹紧;内压圈,用于将胚体夹紧;切割组件,用于将夹紧的胚体切断,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切割组件与内压圈之间;翻边机构,用于对塑料杯边缘进行翻边;其中,所述外压圈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内压圈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外压圈适配的外压槽,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切割刀适配的内切槽。本申请提高塑料杯的生产精度,提高生产质量。产质量。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塑料杯生产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塑料杯、塑料碗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在生产制造时,一次性塑料杯、塑料碗多是采用冲压成型,然后切割后吹出模具,虽然可以实现流水线加工,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塑料杯、塑料碗的外形要求越来越高,如为了防止手滑,会在塑料杯、塑料碗的外侧形成凹弧结构。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1154471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次性塑料杯、塑料碗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开设有至少一个模槽,所述模槽底部固定连接带有若干微气孔的底模,所述下模顶面位于模槽外侧依次设有同轴线的切割环槽和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固定有密封圈,所述上模的下底面设有与环形槽和嵌入槽配合对应的环刀和压圈槽,所述压圈槽内弹性连接有压圈,所述下模位于模槽底部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连通负压管。
[0004]上述成型模具虽然能够快速吹塑出一次性塑料杯,但是其环形压板与环刀之间通过固定连接,在环刀将塑料胚体切落后环形压板压紧前,胚体重心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变形,边缘位移,最终导致一次性塑料杯的精度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提高塑料杯的生产精度,提高生产质量。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包括:
[0007]上模座,包括增压腔;
[0008]下模座,包括模腔、负压腔,所述模腔与负压腔之间通过微孔连通;
[0009]外压圈,用于将胚体夹紧;
[0010]内压圈,用于将胚体夹紧;
[0011]切割组件,用于将夹紧的胚体切断,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
[0012]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切割组件与内压圈之间;
[0013]翻边机构,用于对塑料杯边缘进行翻边;
[0014]其中,所述外压圈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内压圈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外压圈适配的外压槽,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切割刀适配的内切槽。
[0015]上模座、下模座合模将片状的坯料夹紧,通过外压圈、内压圈实现对坯料的夹紧,然后通过切割组件对夹紧的坯料进行切割,切割刀置于外压圈与内压圈之间,且与内压圈相邻,通过连接组件将切割刀与内压圈连接,能够使内压圈与切割刀之间相互活动,通过翻边机构实现对塑料杯的边缘进行向下的翻边,通过第一弹簧对外压圈作用,提高外压圈对
坯料的夹紧程度,外压圈夹紧时与外压槽配合,通过第二弹簧对内压圈作用,提高内压圈对坯料的夹紧程度,切割刀切割时与内切槽适配,一次性塑料杯在下模座的模腔中成型,塑料杯成型过程中,增压腔吹气,负压腔通微孔将模腔中的空气抽取,提高塑料杯的成型速度,使坯料快速成型然后与模腔紧贴,且提高塑料杯成型后的精度,增压腔连接增压气源,负压腔连接负压气源。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7]安装座,安装于上模座上;
[0018]齿轮,安装于安装座上;
[0019]第一齿条,安装于内压圈上;
[0020]第二齿条,安装于切割刀上;
[0021]复位组件,安装于切割刀与内压圈之间;
[0022]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安装座移动;
[0023]其中,所述齿轮的两侧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安装连接。
[0024]安装座安装于上模座上,齿轮安装于安装座上,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时,内压圈向上模座内收缩,通过内压圈移动时,第一齿条与内压圈安装连接同时移动,通过第一齿条驱动齿轮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带动第二齿条移动,当内压圈上模座内移动时,切割刀向上模座外移动,并作用在坯料上实现对坯料的切割,通过复位组件使切割刀与内压圈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复位,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安装座移动,使切割刀继续向上模座外移动,完成对塑料杯边缘的翻边工艺。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
[0026]复位座,安装于切割刀上;
[0027]推板,置于复位座内,所述推板设置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由复位座内延伸至复位座外且与第一齿条连接;
[0028]第三弹簧,置于推板的两侧且与复位座相抵;
[0029]其中,所述复位座设置有与连接柄适配的滑槽。
[0030]复位座安装在切割刀上,复位状态时推板在两侧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置于复位座的中间位置,当内压圈与切割刀之间相互活动时,推板通过连接柄与连接的第一齿条同时移动,使推板在复位座内移动,使两侧的第三弹簧变形,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开模时,内压圈、切割刀在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且通过复位组件使复位后使内压圈的伸出量大于切割刀的伸出量,保证内压圈先压紧坯料后实现坯料切割。
[0031]进一步的,所述翻边机构:
[0032]抵接座,置于内切槽中且与切割刀对应;
[0033]第四弹簧,置于抵接座与内切槽之间;
[0034]翻边块,置于内压圈上;
[0035]推动部,置于切割刀上;
[0036]滑动拨块,置于翻边块上;
[0037]限位块,铰接于滑动拨块的两端;
[0038]第五弹簧,置于限位块与滑动拨块之间;
[0039]其中,所述翻边块设置有与滑动拨块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有弧形槽,所
述限位块与滑动槽适配。
[0040]抵接座置于内切槽中,当切割刀完成切割后继续通过驱动组件向外伸出抵接在抵接座上,使抵接座向下模座内收缩,通过切割刀的移动使翻边块从内压圈上伸出,对塑料杯的侧壁进行翻边,切割刀通过推动部作用在限位块上,使限位块、滑动拨块移动,控制翻边块移动,当推动部置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时,翻边块与切割刀同时移动,当限位块移动至弧形槽时,通过第五弹簧将限位块、滑动拨块的位置锁住,推动部与限位块、滑动拨块分离,完成翻边,当切割刀收缩复位时,推动部作用在另一个限位块上将滑动拨块与限位块的锁紧状态解除,通过推动部使翻边块向内压圈内收缩复位,直至与推动部相抵的限位块置于弧形槽中将活动拨块锁住,且与推动部分离,切割刀继续收缩。
[0041]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包括:
[0042]通气孔,连接增压腔;
[0043]阀腔,置于上模座上且位于通气孔的中端;
[0044]阀体,置于阀腔内;
[0045]支架座,置于阀腔内;
[0046]第一电磁体,置于支架座上;
[0047]第二电磁体,置于阀体上,且与第一电磁体适配;
[0048]其中,所述阀体活动安装在支架座上。
[0049]通过通气孔将增压腔内的气体排出使坯料成型,增压腔中的高压气体通过阀腔、阀体进行开关控制,支架座置于阀腔中,通过第一电磁体、第二电磁体相互作用时阀体移动,当阀腔、阀体打开时,实现增压腔中的其他排出,闭合时,增压腔与阀腔断开流通。
[0050]进一步的,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0),包括增压腔(110);下模座(200),包括模腔(210)、负压腔(220),所述模腔(210)与负压腔(220)之间通过微孔(230)连通;外压圈(300),用于将胚体夹紧;内压圈(400),用于将胚体夹紧;切割组件,用于将夹紧的胚体切断,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510);连接组件(600),用于连接切割组件与内压圈(400)之间;翻边机构(700),用于对塑料杯边缘进行翻边;其中,所述外压圈(300)与上模座(10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310),所述内压圈(400)与上模座(10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10),所述下模座(200)设置有与外压圈(300)适配的外压槽(240),所述下模座(200)设置有与切割刀(510)适配的内切槽(2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00)包括:安装座(610),安装于上模座(100)上;齿轮(620),安装于安装座(610)上;第一齿条(630),安装于内压圈(400)上;第二齿条(640),安装于切割刀(510)上;复位组件(650),安装于切割刀(510)与内压圈(400)之间;驱动组件(660),用于驱动安装座(610)移动;其中,所述齿轮(620)的两侧与第一齿条(630)、第二齿条(640)安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650)包括:复位座(651),安装于切割刀(510)上;推板(652),置于复位座(651)内,所述推板(652)设置有连接柄(653),所述连接柄(653)由复位座(651)内延伸至复位座(651)外且与第一齿条(630)连接;第三弹簧(654),置于推板(652)的两侧且与复位座(651)相抵;其中,所述复位座(651)设置有与连接柄(653)适配的滑槽(65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塑料杯用模胚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机构(700):抵接座(710),置于内切槽(250)中且与切割刀(510)对应;第四弹簧(720),置于抵接座(710)与内切槽(250)之间;翻边块(730),置于内压圈(400)上;推动部(740),置于切割刀(510)上;滑动拨块(750),置于翻边块(730)上;限位块(760),铰接于滑动拨块(75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俊诺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