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用移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0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用移动床,包括移动底座以及设于移动底座上的用于承载病患的床板,所述床板与所述移动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线圈安装位,所述线圈安装位上设有头部射频线圈;诊疗时,病患躺于所述床板上,头部置于头部射频线圈中,移动至核磁共振仪处进行扫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床板可拆卸,转移过程无需直接挪动病人而是移动平板,从而实现对病人的转移,这样对行动不便、刚进行过手术的患者,避免了二次伤害,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床板上预先设置好射频线圈的位置,射频线圈设置在磁共振外部,以便患者头部方便进入射频线圈内,不需要进入MRI设备后再与射频线圈定位。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用移动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用移动床。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类。脑卒中作为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
[0003]脑卒中一旦发生需要立即就医,因为脑卒中如果进行早期及时的干预,患者的病情有可能会得到完整的恢复。疑似脑卒中患者来院就诊后,通常选用无辐射的磁共振设备来确诊患者病变部位,如果脑卒中发病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早期采用药物溶栓治疗可使堵塞的血管恢复通畅,从而使患者的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如果就诊时间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患者缺血部位会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影响肢体功能,病情加重会引起脑水肿危机患者生命。因此,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时间”是关键。以往脑卒中患者来院就诊后,首先需进入抢救室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而后准备相关仪器设备转运患者至磁共振室完善相应检查,确定病灶返回抢救室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用移动床,包括移动底座以及设于移动底座上的用于承载病患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与所述移动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线圈安装位,所述线圈安装位上设有头部射频线圈;诊疗时,病患躺于所述床板上,头部置于头部射频线圈中,移动至核磁共振仪处进行扫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用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板、升降机构、支撑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与底板连接;所述床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用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叉、连杆、滑块、丝杆;所述升降叉包括呈剪刀形交叉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固定设有推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滑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横跨所述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敏徐征贺玉成温开旭何为廖英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