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14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顶盖板,外壳体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芯片,主芯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环形线圈,外壳体的四个边角均固定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减小了设备的体形,使其方便存放、携带及使用,对内部线路和固件进行升级让设备更加稳定可靠,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防摔效果较好,可有效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意外摔落而损坏。带过程中意外摔落而损坏。带过程中意外摔落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0003]利用细胞内氢原子(H+)能量波的变化(振动频率),可侦测细胞早期的衰变,对心血管、内分泌疾病、肾脏病、肝胆病及肿瘤皆有很敏感的早期诊断效果,尤其对于追踪及监控身体状况、预防疾病发生最佳的辅助诊断工具,具有X光、超音波、内视镜、计算机断层及核磁共振相类似的功能,但完全“零辐射”;例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9110776990核磁共振检测系统,该检测设备实际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部位繁杂且没有针对性,设备体形较大,不方便存放及携带,内部原件较多,保养和存放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顶盖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芯片,所述主芯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环形线圈,所述外壳体的四个边角均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上方开口设置有凹槽,所述顶盖板与外壳体内部上方的凹槽相契合,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与上表面与顶盖板的上表面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的正表面左侧设置有指示灯和控制开关,所述主芯片通过电源线和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外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圆形三针连接器和圆形四针连接器,所述圆形三针连接器和圆形四针连接器通过相配套的连接线与外部接收端之间信号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组件由橡胶垫、滑块、外垫板、缓冲弹簧、连接柱、内板、内柱、延伸块和卡接板组成;具体的,所述防护壳的外壁固定有橡胶垫,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上下端均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均固定有外垫板,所述滑块的内侧均竖向固定有缓冲弹簧,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上下端均竖向固定有连接柱,所述外垫板的内侧均竖向固定有内柱,所述内柱的内部嵌入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外侧固定有卡接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呈字母“L”状设置,所述防护壳外壁的两个面上均固定有橡胶垫,所述防护壳的高度大于外壳体的高度,所述防护壳的中部与外壳体
的高度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上下端均开口设置有缓冲槽,所述滑块的外壁紧贴缓冲槽,所述滑块在缓冲槽中呈竖直方向上下升降,所述滑块外侧的外垫板从防护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伸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板和卡接板均呈三角形状设置,所述连接柱上的内板外壁紧贴延伸块上的卡接板外壁,所述延伸块在内柱中呈水平方向滑动。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精简检测设备,让检测部位更有针对性去掉大部分无用的检测部位,减小设备的体形,使其方便存放、携带及使用,对内部线路和固件进行升级让设备更加坚固。
[0014]2、装置意外摔落时位于防护壳上下端的外垫板和位于防护壳前后左右端的橡胶垫会预先与地面接触,通过缓冲弹簧的压缩和橡胶垫的形变对装置所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使得在具备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防摔效果较好,且装置摔落在地面上时不容易弹起并反复在地面上弹跳,可有效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意外摔落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壳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壳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壳局部结构正面剖面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柱和内柱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外壳体1、顶盖板101、主芯片2、环形线圈201、防护壳3、橡胶垫301、滑块302、外垫板303、缓冲弹簧304、连接柱305、内板306、内柱307、延伸块308、卡接板309。
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请参阅图1

6,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顶盖板101,外壳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芯片2,主芯片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环形线圈201,外壳体1的四个边角均固定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外壳体1的内部上方开口设置有凹槽,顶盖板101与外壳体1内部上方的凹槽相契合,外壳体1的顶部与上表面与顶盖板101的上表面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顶盖板101通过嵌入在外壳体1的内部上方的凹槽中,实现对顶盖板101进行快速定位位,使得后续顶盖板101上的螺栓可正好嵌入在外壳体1外侧相配套的套筒中;其中,顶盖板101通过螺栓与外壳体1相连接,通过对顶盖板101进行拆卸可对外壳体1内部进行检修;外壳体1的正表面左侧设置有指示灯和控制开关,主芯片2通过电源线和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
外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圆形三针连接器和圆形四针连接器,圆形三针连接器和圆形四针连接器通过相配套的连接线与外部接收端之间信号连接;主芯片2内的非线性分析系统解读共振回应出来的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讯息频率后,将这些信息通过三针连接器或圆形四针连接器呈现在与其相连接的外部接收端上。
[0023]实施例2,请参阅图1

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主芯片2通过环形线圈201发射微幅的生波与光波频率,和人体各器官、组织以及细胞分子的生物磁场所发出的频率共振,能预设脑神经元的生物电子活动状态,利用此做为背景值,将共振回应出来的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讯息频率,传送回至主机,由非线性分析系统解读后,呈现出细胞、组织、器官及全身及时的功能状态。
[0024]实施例3,请参阅图1

6,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在于,缓冲组件由橡胶垫301、滑块302、外垫板303、缓冲弹簧304、连接柱305、内板306、内柱307、延伸块308和卡接板309组成;防护壳3的外壁固定有橡胶垫301,防护壳3内部的上下端均嵌入有滑块302,滑块302的外壁均固定有外垫板303,滑块302的内侧均竖向固定有缓冲弹簧304,防护壳3内部的上下端均竖向固定有连接柱305,外垫板303的内侧均竖向固定有内柱307,内柱307的内部嵌入有延伸块308,延伸块308的外侧固定有卡接板309;防护壳3呈字母“L”状设置,防护壳3外壁的两个面上均固定有橡胶垫301,防护壳3的高度大于外壳体1的高度,防护壳3的中部与外壳体1的高度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高度高于外壳体1的防护壳3主要作用是当装置放置在桌面上时,防护壳3紧贴桌面而让其中部的外壳体1悬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顶盖板(101),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芯片(2),所述主芯片(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环形线圈(201),所述外壳体(1)的四个边角均固定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上方开口设置有凹槽,所述顶盖板(101)与外壳体(1)内部上方的凹槽相契合,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与上表面与顶盖板(101)的上表面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正表面左侧设置有指示灯和控制开关,所述主芯片(2)通过电源线和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圆形三针连接器和圆形四针连接器,所述圆形三针连接器和圆形四针连接器通过相配套的连接线与外部接收端之间信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部检测主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由橡胶垫(301)、滑块(302)、外垫板(303)、缓冲弹簧(304)、连接柱(305)、内板(306)、内柱(307)、延伸块(308)和卡接板(309)组成;所述防护壳(3)的外壁固定有橡胶垫(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迪闻王莅珏钱骋周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脑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