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90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涉及水面油污清理技术领域,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向后倾斜设置的动力风叶,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为进油口和聚油口,所述漂浮板的后端设置有集油箱,在聚油口的内侧设置有吸油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水面油污清理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油在水中以浮油

乳化油

分散油和溶解油四种形式存在,水面上的油污就属于浮油类,浮油和水没有融合,只是附着在水面,在海上漏油

工厂原油泄漏

以及污水处理过程都会出现浮油

相对于其他形式而言,浮油较容易处理,但现有处理方式仍然存在不足

[0003]目前采用的是吸油毡吸附水面浮油,但是由于浮油不聚集,收集的浮油内的含水量较大,因此,通常会在有风的天气下去处理,这是因为风会将浮油吹聚集

由此可见,目前浮油的处理效率较低,而若想提高效率,则需要借助有风天气,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

[0005]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向后倾斜设置的动力风叶,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为进油口和聚油口,所述漂浮板的后端设置有集油箱,在聚油口的内侧设置有吸油装置,水面浮油从进油口进入并被动力风叶吹向聚油口,所述吸油装置用于将聚油口处的浮油吸入集油箱内

[0006]优选的,所述吸油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传输带和用于带动传输带传动的动力部件,所述传输带的外表面设置有吸油层,所述传输带靠近集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挤油组件,所述挤油组件用于将吸油层上吸附的浮油挤压入集油箱内

[0007]优选的,所述挤油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带靠近集油箱一侧且分别压在吸油层两侧的压轮一和压轮二

[0008]优选的,所述压轮一和压轮二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浮油导向入集油箱内的导流板

[0009]优选的,所述吸油层为吸油毡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板位于进油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集油组件,所述集油组件包括一端与弧形板铰接的导向板,用于带动导向板绕着铰接点转动的气缸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
动力风叶转动时,一方面可以提供机器人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将从进油口进入的浮油向聚油口吹使浮油聚集,通过吸油装置将浮油吸附入集油箱内收集起来,因此,吸附浮油的吸油装置不必设置地较大,使得收集的浮油内含水量较小,而通过动力风叶使浮油聚集也克服了天气的因素,即不需要等待有风天气,克服了传统浮油清理的局限性

[0013]2.
通过两个集油组件的设置,可以在机器人前进时,使两个导向板张开相同的角度,增加浮油的进入量,而需要转弯时,使两个导向板向同一个方向摆动相同的角度,水冲击传输带的外侧面,即可以使机器人转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清理机器人的俯视图

[0015]图2为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集油组件动作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
[0018]1、
漂浮板;
2、
弧形板;
21、
进油口;
22、
聚油口;
3、
动力风叶;
4、
集油箱;
5、
吸油装置;
51、
传输带;
52、
动力部件;
53、
吸油层;
54、
挤油组件;
541、
压轮一;
542、
压轮二;
543、
导流板;
6、
集油组件;
61、
导向板;
62、
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包括漂浮板1,漂浮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2,两个弧形板2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向后倾斜设置的动力风叶3,两个弧形板2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为进油口
21
和聚油口
22
,漂浮板1的后端设置有集油箱4,在聚油口
22
的内侧设置有吸油装置5,水面浮油从进油口
21
进入并被动力风叶3吹向聚油口
22
,吸油装置5用于将聚油口
22
处的浮油吸入集油箱4内

[0021]通过倾斜设置的动力风叶3转动来提供机器人前进的动力,前进时,水面浮油从进油口
21
进入,动力风叶3吹向水面除提供动力外,还可以将水面浮油向后吹向聚油口
22
,使浮油聚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吸油装置5将浮油吸附入集油箱4内收集起来,因此,吸附浮油的吸油装置5不必设置地较大,使得收集的浮油内含水量较小,而通过动力风叶3使浮油聚集也克服了天气的因素,即不需要等待有风天气,克服了传统浮油清理的局限性

[00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吸油装置5包括竖向设置的传输带
51
和用于带动传输带
51
传动的动力部件
52
,传输带
51
的外表面设置有吸油层
53
,传输带
51
靠近集油箱4的一侧设置有挤油组件
54
,挤油组件
54
用于将吸油层
53
上吸附的浮油挤压入集油箱4内

动力部件
52
可以采用电机加带传动方式,传输带
51
传动时,吸油层
53
吸附浮油,然后通过挤油组件
54
将浮油挤压入集油箱4的内部收集起来,其中,吸油层
53
可以使用吸油毡

[002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挤油组件
54
包括位于传输带
51
靠近集油箱4一侧且分别压在吸油层
53
两侧的压轮一
541
和压轮二
542。
在传输带
51
传动的过程中,吸油层
53
从压轮一
541
和压轮二
542
之间经过,通过挤压,可以使浮油从吸油层
53
的两侧排出

[002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压轮一
541
和压轮二
542
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浮油导向入集油箱4内的导流板
543。
从吸油层
53
的两侧排出的浮油经过导流板
54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包括漂浮板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
(1)
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
(2)
,两个所述弧形板
(2)
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向后倾斜设置的动力风叶
(3)
,两个所述弧形板
(2)
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为进油口
(21)
和聚油口
(22)
,所述漂浮板
(1)
的后端设置有集油箱
(4)
,在聚油口
(22)
的内侧设置有吸油装置
(5)
,水面浮油从进油口
(21)
进入并被动力风叶
(3)
吹向聚油口
(22)
,所述吸油装置
(5)
用于将聚油口
(22)
处的浮油吸入集油箱
(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水体油污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装置
(5)
包括竖向设置的传输带
(51)
和用于带动传输带
(51)
传动的动力部件
(52)
,所述传输带
(51)
的外表面设置有吸油层
(53)
,所述传输带
(51)
靠近集油箱
(4)
的一侧设置有挤油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赵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经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