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81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包含盖板和单层玻璃,所述的盖板贴附在所述的单层玻璃的上表面,所述的盖板包含板状的盖板主体,所述的盖板主体的四周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段,所述的丝印油墨段的底部设有一对丝印油墨隔离区。所述的丝印油墨隔离区内均设有对比标圈。该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利用丝印油墨隔离区和对比标圈,即可以快速知道硅酮胶的用量是否合适,从而提高单层玻璃和盖板之间的贴合精度,避免触控模组在跌落等可靠性试验中出现玻璃破裂的问题,更好地保护单层玻璃的边角,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硅酮胶与背光形成干涉,也避免了硅酮胶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的触控模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更好的保护集成触控模组单层玻璃区域,需在单层玻璃200和盖板100之间点硅酮胶S100填充间隙,避免跌落等可靠性试验出现玻璃破裂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目前在前期点硅酮胶调机时,盖板100是采用背面下端区域无丝印油墨,但是,此种方案也无法直观辨别出胶量是否正常,如果不是最佳效果,后续量产做货就容易出现胶量偏少或过多。如果偏少,就无法很好的保护单层玻璃的边角,容易出现破裂,胶量过多超出玻璃,会与背光或整机干涉。
[0003]中国技术专利文献CN202221765215.9公开了一种提升模组强度的集成触控模组结构,包括集成电路板和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两侧分别设有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所述集成电路板和柔性线路板与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结合处涂覆有氟化液涂层,所述上片玻璃远离下片玻璃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硅酮胶涂层,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表面分别贴合有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一侧安装有盖板;先在集成电路板和柔性线路板周边的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上涂一层氟化液涂层,替代UV胶,氟化液涂层涂布后的厚度很薄,其涂覆厚度设置在5um以内,且氟化液本身的高疏水和密封性,可以防止集成电路板绑定位置渗水以及保护玻璃表面的ITO走线,然后在整个上片玻璃上点满硅酮胶涂层,即集成电路板上端和柔性线路板绑定区域上端也都点满硅酮胶涂层,再与盖板全贴合,盖板与单上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也通过硅酮胶涂层完全填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提升了单层玻璃的强度,减少破裂风险。所述柔性线路板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硅酮胶涂层覆盖集成电路板上端和柔性线路板绑定区域,集成电路板上端和柔性线路板绑定区域上端也都点满硅酮胶涂层,再与盖板全贴合,盖板与单上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也通过硅酮胶涂层完全填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均与集成电路板和柔性线路板相贴合,氟化液涂层的涂覆厚度设置在2

5um,氟化液涂层涂布后的厚度很薄(5um以内),且氟化液涂层本身的高疏水和密封性,可以防止集成电路板绑定位置渗水以及保护玻璃表面ITO走线。
[0004]显然,该专利在整个上片玻璃上点满硅酮胶涂层,再与盖板全贴合,盖板与单上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也通过硅酮胶涂层完全填补,无法解决现有的胶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包含盖板和单层玻璃,所述的盖板贴附在所述的单层玻璃的上表面,所述的盖板包含板状的盖板主体,所述的盖板主体的四周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段,所述的丝印油墨段的底部设有一对丝印油墨隔离区。所述的丝印油墨隔离区内均设有对比标圈。该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利用丝印油墨隔离区
和对比标圈,即可以快速知道硅酮胶的用量是否合适,从而提高单层玻璃和盖板之间的贴合精度,避免触控模组在跌落等可靠性试验中出现玻璃破裂的问题,更好地保护单层玻璃的边角,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硅酮胶与背光形成干涉,也避免了硅酮胶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包含盖板和单层玻璃,所述的盖板贴附在所述的单层玻璃的上表面,所述的盖板包含板状的盖板主体,所述的盖板主体的四周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段,所述的丝印油墨段的底部设有一对丝印油墨隔离区。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丝印油墨隔离区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的盖板主体的两侧。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丝印油墨隔离区内均设有对比标圈。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为白油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为封闭线。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的厚度为50~80微米。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的厚度为60微米。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内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水平标线。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内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垂直标线。
[001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对比标圈内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水平标线和若干纵向设置的垂直标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该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利用丝印油墨隔离区和对比标圈,即可以快速知道硅酮胶的用量是否合适,从而提高单层玻璃和盖板之间的贴合精度,避免触控模组在跌落等可靠性试验中出现玻璃破裂的问题,更好地保护单层玻璃的边角,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硅酮胶与背光形成干涉,也避免了硅酮胶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
[0019]另外,可以在该对比标圈内设置若干水平设置的水平标线。利用水平设置的水平标线,工人可以轻松观察到硅酮胶的延展程度,从而判断硅酮胶的用量是否合适。
[0020]另外,可以在该对比标圈内设有设置纵向设置的垂直标线。利用垂直标线,工人可以轻松观察到硅酮胶的延展程度,从而判断硅酮胶的用量是否合适。
[0021]另外,可以在该对比标圈内设置若干水平设置的水平标线和若干纵向设置的垂直标线。利用水平设置的水平标线和纵向设置的垂直标线,构成标线网格,工人可以轻松观察
到硅酮胶的延展程度,从而判断硅酮胶的用量是否合适。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现有的触控模组的单层玻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的单层玻璃与盖板的组装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的单层玻璃与盖板的组装示意图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对比标圈未制作;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含单层玻璃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包含盖板(1)和单层玻璃(2),所述的盖板(1)贴附在所述的单层玻璃(2)的上表面,所述的盖板(1)包含板状的盖板主体(11),所述的盖板主体(11)的四周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段(12),所述的丝印油墨段(12)的底部设有一对丝印油墨隔离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油墨隔离区(13)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的盖板主体(1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油墨隔离区(13)内均设有对比标圈(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单层玻璃保护结构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比标圈(14)为白油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小和胡湘李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