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433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清洗部,清洗部可对混合反应腔内部进行清洗,清洗部包括控制开关、进水管及清洗喷嘴,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多根进水管,位于混合反应腔内部的进水管设有多个清洗喷嘴,清洗喷嘴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设置,清洗喷嘴可对混合反应腔内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喷洒清洗,提高了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内部的清洗效率,提高了清洗效果,保证了污泥反应装置的污泥调理效果;进水管在混合反应腔外部一端设有旋转把手,通过旋转把手可对进水管进行旋转并调整清洗喷嘴角度,进一步实现了清洗喷嘴对混合反应腔内部的多角度无死角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提高了清洗效率。提高了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受人们环保意识和水处理设施的制约,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标处理的污水进入江河湖泊,对水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0003]水污染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0004]在污泥处理过程中,需将污泥与辅料进行充分搅拌、大块状污泥破碎,调配达标准后进行污泥无公害化处理关键工序。污泥混合反应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为保证自身的混合质量,需要定期对其内壁进行清洗。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在长时间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内壁会附着大量的杂质,为了不影响其正常使用,需要随时进行清洗,使机械内部保持清洁。但是现有技术中,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内部结构复杂,机械内部的曲面、弯角处边边角角等复杂结构不能及时有效的清洗到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极易出现清洗死角,影响清洗质量,工作人员清洗过程中费时费力,给工作人员清洗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0005]因此,为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能够高效全面彻底的对污泥反应装置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合反应装置内部不易清洗,清洗不到位,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混合反应部,实现塑态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与调理的均匀混合、反应,所述混合反应部包括混合反应腔,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可旋转的混合轴,所述混合轴四周设有多个具有混合搅拌功能的混合桨叶,所述混合轴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混合桨叶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混合反应腔一侧设有进泥口,所述混合反应腔另一侧设有出泥口,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清洗部,所述清洗部可对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进行清洗。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部包括控制开关、进水管及清洗喷嘴,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多根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外部供水设施连接,所述进水管在进水端设有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可自动控制所述进水管的供水及断开,位于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的进水管设有多个所述清洗喷嘴。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反应腔设有多个旋转插片,所述旋转插片内部可插入所述进水管,所述旋转插片可对所述进水管进行限位。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为硬质水管,所述进水管在所述混合
反应腔外部一端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旋转所述旋转把手可对所述进水管进行旋转并调整所述清洗喷嘴角度。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插片为圆形,每个所述旋转插片上设有两个卡片,两个所述卡片形成可供所述清洗喷嘴进出的拆卸口。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卡片在连接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可对所述卡片进行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顶端两侧设有两根所述进水管。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在进水端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可保证所述进水管在旋转过程中防止漏水。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反应腔在所述进泥口一端设有加药口,通过所述加药口可对所述混合反应腔内部进行药物添加。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电磁阀,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可实现所述控制开关的自动开启及闭合。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清洗部,清洗部可对混合反应腔内部进行清洗,清洗部包括控制开关、进水管及清洗喷嘴,混合反应腔内部设有多根进水管,位于混合反应腔内部的进水管设有多个清洗喷嘴,清洗喷嘴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设置,清洗喷嘴可对混合反应腔内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喷洒清洗,提高了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内部的清洗效率,提高了清洗效果,保证了污泥反应装置的污泥调理效果。
[0020]2、进水管为硬质水管,进水管在混合反应腔外部一端设有旋转把手,通过旋转旋转把手可对进水管进行旋转并调整清洗喷嘴角度,进一步实现了清洗喷嘴对混合反应腔内部的多角度无死角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
[0021]3、旋转插片为圆形可对进水管进行卡位限制,每个旋转插片上设有两个卡片,两个卡片形成可供清洗喷嘴进出的拆卸口,通过旋转插片及拆卸口配合可将进水管及清洗喷嘴进行轻松插入或抽出,方便了进水管的拆卸,方便了进水管及清洗喷嘴的清洗维修,提高了清洗效率。
[0022]4、两个卡片在连接端设有插槽,插槽可对卡片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调整插槽的位置,可调节拆卸口的大小,方便适应不同型号的清洗喷嘴。
[0023]5、控制开关包括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可实现控制开关的自动开启及闭合,实现了污泥混合反应装置的自动清洗功能,提高了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的内部剖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的旋转把手局部放大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的旋转插片局部放大图。
[0030]附图标记注释:
[0031]1、混合反应部;2、清洗部;11、混合反应腔;12、混合轴;13、混合桨叶;14、进泥口;15、出泥口;16、加药口;21、进水管;22、清洗喷嘴;23、旋转把手;24、旋转插片;25、卡片;26、拆卸口;27、插槽;28、旋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3]需要说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在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混合反应部(1),所述混合反应部(1)包括混合反应腔(11),所述混合反应腔(11)内部设有可旋转的混合轴(12),所述混合轴(12)四周设有多个具有混合搅拌功能的混合桨叶(13),所述混合轴(12)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混合桨叶(13)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混合反应腔(11)一侧设有进泥口(14),所述混合反应腔(11)另一侧设有出泥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腔(11)内部设有清洗部(2),所述清洗部(2)可对所述混合反应腔(11)内部进行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部(2)包括控制开关、进水管(21)及清洗喷嘴(22),所述混合反应腔(11)内部设有多根所述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一端与外部供水设施连接,所述进水管(21)在进水端设有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可控制所述进水管(21)的供水及断开,位于所述混合反应腔(11)内部的进水管(21)设有多个所述清洗喷嘴(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腔(11)设有多个旋转插片(24),所述旋转插片(24)内部可插入所述进水管(21),所述旋转插片(24)可对所述进水管(21)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污泥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为硬质水管,所述进水管(21)在所述混合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燕霞杨文文李郭军黄健唐秀华魏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耀环保实业启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