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分层打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989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2
棉花分层打顶装置包含有行走装置、分层打顶装置、输送带驱动装置、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后置高度识别装置,分层打顶装置安装在行走装置中部,输送带驱动装置安装在分层打顶装置后方拐角处,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安装在分层打顶装置前方,镜头朝后采集分层打顶装置棉杆喂入口的图像信息,后置高度识别装置安装在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对面,镜头朝前采集分层打顶装置棉杆喂入口的图像信息,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和后置高度识别装置固连在行走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棉花顶芽高度分布的范围内设置多组对切刀,根据视觉识别系统提供的切顶位置,准确驱动对应层对切刀动作,实现了连续、高效、稳定的棉花打顶作业。稳定的棉花打顶作业。稳定的棉花打顶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花分层打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棉花分层打顶装置,特别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棉花打顶作业。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打顶是棉花整枝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的消除棉花的顶端生长优势,使棉花侧枝上的棉铃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和营养,减少无效的营养供应,更有利于棉花早结铃,多结铃。
[0003]目前,棉花打顶的方式主要有:化学打顶、人工打顶和机械打顶。化学打顶方式的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已被广泛使用,但其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人工打顶能够准确识别棉花顶芽,准确打顶,对棉花的伤害较小,但人工打顶的效率较低,棉农劳动强度大,易错过最佳打顶期,影响棉花产量;机械打顶优势明显,是实现高效棉花打顶的主要趋势,其作业手段较多,主要是通过施加剪、切、拽、夹、打等作用力方式分离棉花顶芽。但由于棉花顶芽高度不一,现有技术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单一机构打顶需快速浮动整个装置,惯性力过大,容易出现装置抖动、打顶动作滞后等现象,导致打顶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棉花分层打顶装置,在棉花顶芽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棉花分层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行走装置、分层打顶装置、输送带驱动装置、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后置高度识别装置,分层打顶装置安装在行走装置中部,输送带驱动装置安装在分层打顶装置后方拐角处,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安装在分层打顶装置前方,镜头朝后采集分层打顶装置棉杆喂入口的图像信息,后置高度识别装置安装在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对面,镜头朝前采集分层打顶装置棉杆喂入口的图像信息,前置高度识别装置和后置高度识别装置固连在行走装置上;所述的分层打顶装置包含有左侧支架、左侧电控箱、棉杆喂入输送带、对切刀动力装置、对切刀组件、右侧电控箱、右侧支架、拨禾软齿、带轮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呈梯形,对称安装在行走装置内部,形成锥形喂入口,对切刀组件位于锥形喂入口后方,对切刀动力装置位于对切刀组件两侧,分别安装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上,带轮组分别安装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拐角处,置于外侧,棉杆喂入输送带环绕在带轮组外侧,拨禾软齿定向固连在棉杆喂入输送带上,左侧电控箱安装在左侧支架内侧,右侧电控箱安装在右侧支架内侧;所述的左侧电控箱内安装有图像处理装置、信号收发装置、电源、接线端子、换向阀组和气压控制阀,右侧电控箱内安装有接线端子、换向阀组和气压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分层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切刀组件包含有刃切刀支板、刃切刀导向支臂、刃切刀导向块、圆盘刃切刀、圆盘槽切刀、槽切刀导向块、槽切刀导向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长杰夏广宝尤佳徐阳袁盼盼刘子源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