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98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将加纱组的纱线与相邻的非加纱列的纱线进行挪位操作,在挪位时,除去外表面和内表面层的对应纱,其余隔层的经纱相间进行挪位操作,形成挪位层和非挪位层,经纱挪位后,再进行引纬和打纬操作,可重复进行加纱操作,直至编织完成。与现有加纱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加纱处新加入的经纱,与原经纱、纬纱的交织结点更多,与相邻的非加纱经线形成交织,与纬纱形成交织,整体交织更为紧密。将实际编织产品与传统的加纱层连织物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纱方法编织的得到的经纬纱结构更紧密,同时,避免了织物加纱处出现明显贯穿孔洞。避免了织物加纱处出现明显贯穿孔洞。避免了织物加纱处出现明显贯穿孔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连织物的编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层连织物,如果产品的幅宽有变大的话,则需要在编织过程中进行加纱操作,以增加经纱列数,达到增加层连织物幅宽的效果。而若在编织过程中,有进行加列(加纱)的话,层连织物表面对应的加纱位置通常会存在明显的贯穿孔洞。
[0003]这是由于:现有加纱方式通常是在编织到纤维织物变尺寸的位置时,设置机台为平综状态,于加纱处直接加入对应列数的经纱,而后改变机台状态,分层后绕纬纱,直接通过纬纱固定经纱,梳理后再继续进行编织。而经纱的梳理,会不可避免的对经纱造成拉扯,即使经纱的左右方向位置能够调整好,经纱在高度方向上的偏移是无法避免的,且会影响纬纱平齐度,最终造成加纱处孔洞明显。
[0004]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解决传统上层连织物加纱后表面贯穿孔洞较明显的问题。r/>[0006]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连织物的加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连织物包括外表层和内表层,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内表层之间形成有若干隔层,所述层连织物有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各所述经纱挂置于相应的综眼上;所述加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以加纱之前的状态为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设定有若干的加纱位置,各所述加纱位置对应设有经纱线,形成若干的加纱组;所述层连织物包括若干列非加纱列,所述加纱组相间布设于所述非加纱列之间,所述非加纱列于各所述加纱组的两侧形成有第一非加纱列和第二非加纱列,所述第一非加纱列与所述第二非加纱列均为分别与所述加纱组之间相邻设置的单一列经纱;各所述加纱组包括一列或两列的加纱列,各所述加纱列包括外表层纱和内表层纱,以及位于所述外表层纱与所述内表层纱之间的隔层纱,所述隔层纱包括相间交错设置的第一挪钩纱和第一非挪钩纱;所述第一非加纱列包括相间交错设置的第二挪钩纱和第二非挪钩纱,所述第二非加纱列与所述第一非加纱列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挪钩纱与所述第二挪钩纱位于同一层经纱,形成挪钩层;所述第一非挪钩纱与所述第二非挪钩纱位于同一层经纱,形成非挪钩层,所述挪钩层与所述非挪钩层相间设置;步骤S2:进行挪钩操作,将第一挪钩纱绑固于相邻设置的第二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雷谢显斌任江海吴信锟陈鑫张淑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军翔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