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击实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97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击实仪,通过设置缺失的轮齿控制击实杆击实高度,达到每层填料击实功一致,齿轮F转动带动齿轮G转动,主动轮的锥齿轮A与第二从动轮A的锥齿轮B垂直咬合转动带动从动轮A转动,从动轮A的齿轮C转动,带动从动轮B转动,当从动轮B转动同时,带动齿条及击实杆与竖向固定杆提升,击实板和击实锤同步提升,当从动轮B转动至缺失的轮齿时,击实杆上面齿条与从动轮B处于分离状态,击实杆自由落体对击实筒A内料击实,当从动轮B转动至轮齿时,击实杆上面的齿条与从动轮B的齿轮D重新咬合,带动齿条及击实杆与竖向固定杆提升,在转动平台设置三个击实筒,同时进行三个击实筒击实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击实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击实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击实仪。

技术介绍

[0002]室内击实试验过程是把某一含水量的试样分三或二层放入击实试模筒内,每放一层用击实锤打击致一定击数,对每一层土所做的击实功为锤体重量、锤体落距和打击次数三者的乘积,将土层分层击实至满筒后,测定击实后土的含水量和湿密度,算出干密度。用同样的方法将五个以上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击实,每一土样均可得到击实后的含水量与干密度。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干密度为纵坐标绘出这些数据点,连接各点绘出的曲线即为能反映土体击实特性的曲线,称为击实曲线。
[0003]CN115753281A提出一种电动击实仪,包括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方竖直设置有物料桶,所述物料桶的上方设置有击实锤,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击实锤升降的控制结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升降台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
[0004]现有的马歇尔击实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击实过程中需要设置一根固定长杆,让击实锤从设定高度自由落下,用以使松散的土料变密实,但是设备每次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数项检查工作:用来使击实锤上升的链条不能太松,否则会导致链条飞出;在长杆上涂抹润滑油,使击实锤尽量无摩擦的沿长杆自由下落;检查击实锤上的弹簧装置,使击实锤被链条带着上升时能恰好卡住、不掉锤;检查电机带动链条的传动装置,避免链条转速过快。即链轮链条与长杆的组合,使用时检查及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出现故障,同时根据击实功原理:单位体积击实功=(锤质量
×<br/>重力加速度
×
落锤高度
×
击实层数
×
击实次数)/击实材料体积,落锤高度在击实过程中对单位体积击实功的影响比较大。但是现有的击实试验仪,在进行击实的过程不能调节落锤高度,不能实现一台设备适用于多个工程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击实仪包括基础台座、下基座、支柱、上基座、转动平台、击实筒底座、击实筒、击实筒A、击实筒B、击实筒C、套筒、击实板、击实锤、击实杆、第一击实杆、第二击实杆、第三击实杆、竖向固定杆、第一竖向固定杆、第二竖向固定杆、第三竖向固定杆、固定柱、固定柱A、固定柱B、固定柱C、从动轮A、从动轮B、第一从动轮B、第二从动轮B、第三从动轮B、第四从动轮B、第五从动轮B、第六从动轮B、横向固定杆、横向固定杆A、横向固定杆B、转动轴A、第一转动轴A、第二转动轴A、电机A、主动轮、齿轮、锥齿轮A、锥齿轮B、齿轮C、齿轮D、齿轮E、齿轮F、齿轮G、齿轮固定轴、电机B、齿条、弧形齿条、转动轴C、电脑控制系统、开关、固定架、固定支柱,所述基础台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下基座,下基座顶面竖向安装有支柱,支柱顶面安装有上基座,上基座上面安装电脑控制系统,上基座侧面安装有开关,上基座顶面通过转动轴C与转动平台转动连接,转动平台上面竖向连接固定支柱,固定支柱外侧周向固定连接固定架,固定架内测与竖向固定杆固定连
接,转动平台顶面外缘设置电脑控制系统,转动平台上面固定连接固定柱A,固定柱A顶部侧面与横向固定杆垂直连接,固定柱A上面固定连接固定柱B,固定柱A上面固定连接固定柱C,固定柱C侧面固定连接电机A,电机A端部的齿轮F与主动轮顶面的齿轮G转动连接,主动轮顶面的齿轮G与主动轮同心同轴,主动轮与从动轮A垂直咬合转动连接,横向固定杆A和横向固定杆B之间设置第一转动轴A和第二转动轴A,第二转动轴A穿过从动轮A中心,第一转动轴A穿过从动轮B中心;下基座顶面固定连接击实筒底座,击实筒底座顶面为击实筒,击实筒顶面为套筒,击实筒内安装击实板,击实板顶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竖向固定杆,竖向固定杆外侧为击实杆,击实杆底端与击实锤固定连接,上基座侧面横向安装电机B和齿轮固定轴,电机B端部安装齿轮E,齿轮固定轴端部安装齿轮D。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从动轮B与第四从动轮B、第二从动轮B与第五从动轮B、第三从动轮B与第六从动轮B同轴同心同半径并通过第二转动轴A并列固定,第四从动轮B上缺失六个轮齿,第五从动轮B上缺失十二个轮齿,第六从动轮B上缺失十八个轮齿,第四从动轮B、第五从动轮B、第六从动轮B缺失的轮齿起点位置设置相同,第一从动轮B上齿轮转动六个轮齿时间与第一击实杆下落时间一致;第二从动轮B上齿轮转动十二个轮齿时间与第二击实杆下落时间一致;第三从动轮B上齿轮转动十八个轮齿时间与第三击实杆下落时间一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轮的齿轮C为锥齿轮,从动轮A的齿轮B为锥齿轮,齿轮C与齿轮B垂直咬合转动连接,齿轮A和齿轮B咬合转动连接,齿轮D、齿轮E咬合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击实杆中心为圆孔,竖向固定杆安装在圆孔内可以竖向滑动,竖向固定杆底端与击实板固定连接,在击实杆靠近从动轮B侧设置一开口,击实杆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与齿轮A协同工作。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从动轮A包括第一从动轮A和第二从动轮A,第一从动轮A和第二从动轮同轴同半径并列固定,第二从动轮A的齿轮为锥齿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平台底端设置环形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齿轮D协同工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柱设置为四根,呈现四边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种高效击实仪,所述第四从动轮B、第五从动轮B、第六从动轮B缺失的轮齿起点位置设置相同,第一从动轮B上齿轮转动六个轮齿时间与第一击实杆下落时间一致;第二从动轮B上齿轮转动十二个轮齿时间与第二击实杆下落时间一致;第三从动轮B上齿轮转动十八个轮齿时间与第三击实杆下落时间一致,保证了三个击实筒的同步作业,通过设置缺失的轮齿控制击实杆击实高度,达到每层填料击实功一致。
[0013]电机A启动转动,带动齿轮F转动,齿轮F带动齿轮G转动,主动轮同步转动,主动轮的锥齿轮A与第二从动轮A的锥齿轮B垂直咬合转动带动第一从动轮A转动,第一从动轮A的齿轮C同步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从动轮B、第二从动轮B、第三从动轮B、第四从动轮B、第五从动轮B、第六从动轮B转动,当第四从动轮B、第五从动轮B、第六从动轮B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及击实杆与竖向固定杆提升,击实板和击实锤同步提升,当第四从动轮B154转动至缺失的轮齿时,第一击实杆上面的齿条与第四从动轮B处于分离状态,第一击实杆自由落体对击
实筒A内料击实,当第四从动轮B转动至轮齿时,第一击实杆上面的齿条与第四从动轮B的齿轮D重新咬合,带动齿条及击实杆与竖向固定杆提升,在转动平台设置三个击实筒,同时进行三个击实筒击实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17]图4为图1中A

A截面俯视图。
[0018]图5为图1中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击实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台座(1)、下基座(2)、支柱(3)、上基座(4)、转动平台(5)、击实筒底座(6)、击实筒(7)、击实筒A(71)、击实筒B(72)、击实筒C(73)、套筒(8)、击实板(9)、击实锤(10)、击实杆(11)、第一击实杆(111)、第二击实杆(112)、第三击实杆(113)、竖向固定杆(12)、第一竖向固定杆(121)、第二竖向固定杆(122)、第三竖向固定杆(123)、固定柱(13)、固定柱A(131)、固定柱B(132)、固定柱C(133)、从动轮A(14)、从动轮B(15)、第一从动轮B(151)、第二从动轮B(152)、第三从动轮B(153)、第四从动轮B(154)、第五从动轮B(155)、第六从动轮B(156)、横向固定杆(16)、横向固定杆A(161)、横向固定杆B(162)、转动轴A(17)、第一转动轴A(171)、第二转动轴A(172)、电机A(18)、主动轮(19)、齿轮(20)、锥齿轮A(201)、锥齿轮B(202)、齿轮C(203)、齿轮D(204)、齿轮E(205)、齿轮F(206)、齿轮G(207)、齿轮固定轴(21)、电机B(22)、齿条(23)、弧形齿条(24)、转动轴C(25)、电脑控制系统(26)、开关(27)、固定架(28)、固定支柱(29)、竖向固定杆开关(30),所述基础台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下基座(2),下基座(2)顶面竖向安装有支柱(3),支柱(3)顶面安装有上基座(4),上基座(4)上面安装电脑控制系统(26),上基座(4)侧面安装有开关(27),上基座(4)顶面通过转动轴C(25)与转动平台(5)转动连接,转动平台(5)上面竖向连接固定支柱(29),固定支柱(29)外侧周向固定连接固定架(28),固定架(28)内测与竖向固定杆(12)固定连接,转动平台(5)顶面外缘设置电脑控制系统(26),转动平台(5)上面固定连接固定柱A(131),固定柱A(131)顶部侧面与横向固定杆(16)垂直连接,固定柱A(131)上面固定连接固定柱B(132),固定柱A(131)上面固定连接固定柱C(133),固定柱C(133)侧面固定连接电机A(18),电机A(18)端部的齿轮F(206)与主动轮(19)顶面的齿轮G(207)转动连接,主动轮(19)顶面的齿轮G(207)与主动轮(19)同心同轴,主动轮(19)与从动轮A(14)垂直咬合转动连接,横向固定杆A(161)和横向固定杆B(162)之间设置第一转动轴A(171)和第二转动轴A(172),第二转动轴A(172)穿过从动轮A(14)中心,第一转动轴A(171)穿过从动轮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魏功槐邢洋田继龙钱浩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