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杆塔基础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震作用下输电杆塔基础容易发生倾斜甚至倾覆,给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严重影响正常输电,因此保证输电杆塔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是确保输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此外,由于地基土层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输电杆塔基础倾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地基土层进行加固,现有技术采用抬高输电杆塔塔脚进行纠偏,若地基土层继续沉降,还需要经常调节,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采取直接加固地基土层则可保证输电杆塔体系的长期稳定性,而传统加固地基土层需要进行大范围开挖和回填,造成维修成本高昂。因此,在提高维修可靠性与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保证输电杆塔基础在地震作用和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下的安全稳定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修可靠性低、维修成本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维修可靠性高、维修成本低的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座(1)、碳酸盐土层(2)、连接装置(3)和脲酶混合液盒(4);所述碳酸盐土层(2)设置在输电杆塔基础(5)的正下方,所述碳酸盐土层(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混凝土底座(1),两个所述混凝土底座(1)与所述输电杆塔基础(5)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外套管(301)、回顶杆(302)、一号弹簧(303)、液压顶升装置(304)和保护罩(305),所述保护罩(305)安装在所述混凝土底座(1)上,所述保护罩(305)内安装有所述液压顶升装置(304),所述外套管(301)的一端与所述输电杆塔基础(5)铰接,所述外套管(30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一号弹簧(303)与所述液压顶升装置(304)外表面连接,所述回顶杆(302)插装在所述外套管(301)内,所述回顶杆(302)位于所述保护罩(305)的一端与所述液压顶升装置(304)的伸缩杆(306)连接;所述脲酶混合液盒(4)安装在所述输电杆塔基础(5)内,所述脲酶混合液盒(4)的内部设置有三个仓室(401),三个所述仓室(401)分别装有脲酶溶液、尿素溶液和膨胀剂,三个所述仓室(401)的底部都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设置有控制出口开闭的开关(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402)包括滑杆(403)和二号弹簧(404),所述滑杆(403)呈工字型结构,所述滑杆(403)的竖向部滑动插装在所述出口中,所述滑杆(403)的一横向部位于所述仓室(401)内,且所述滑杆(403)的一横向部与所述仓室(40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所述二号弹簧(404),所述滑杆(403)的另一横向部位于仓室(401)外,且所述滑杆(403)的另一横向部与所述碳酸盐土层(2)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装有所述脲酶溶液的所述仓室(401)中设置有流量计(405),装有所述尿素溶液和所述膨胀剂的所述仓室(401)中设置有用于推动滑杆(403)的电动推杆(406),所述电动推杆(406)通过导线(407)与所述流量计(40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杆塔基础(5)内部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孔洞(501),所述孔洞(501)的侧壁设置有导轨,所述脲酶混合液盒(4)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滑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自动扶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包括固定部(101)与支撑部(102),所述固定部(101)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固定部(101)位于所述支撑部(102)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蠡,周英博,舒东胜,全江涛,李靖,余宏桥,刘涛,李吕满,谢宗喜,李鹏,陈然,陈航,张洪,殷建刚,乔诗慧,熊川羽,蔡杰,李智威,高晓晶,马莉,孙利平,廖晓红,张赵阳,王巍,熊一,段志强,赵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