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63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自动化设备,属于数控专用电工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设备采用长度可调的“一夹一顶”定位夹紧方案,并设置移动可调中心架。所述设备通过主轴传动系统配合视觉检测控制工件及执行元件运动,实现转子定位及实时调整滚压力。所述设备设计有两套对称布置的滚压系统,可实现从不同角度同时对转子两根铜条进行连续滚压涨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不同铜条数(无论奇偶)、不同尺寸规格转子的全自动涨铜条加工。涨铜条的精度高,涨紧均匀,涨紧过程的力度可控,加工效率高,操作简单,极大改善了人工涨铜条的作业环境,同时降低加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自动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专用电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异步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其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转子通常由堆叠在一起的圆形电导体组成,其中的铜条是用来导电的。铜条与转子的其余部分之间通常通过涨紧装置进行固定,以保证转子的稳定运转。因此,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在异步电机的运转过程中,铜条会受到一定的机械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导致铜条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变化。这种间隙变化可能会导致铜条松动、发热、变形甚至断裂,进而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异步电机来说,铜条的涨紧非常关键。
[0003]目前,常见的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技术包括人工涨紧、液压涨紧和机械涨紧等。人工涨紧是最传统的涨铜条方法,采用风镐、扁铲和专用工装进行人工涨铜条。存在涨铜条不均匀、精度差;涨铜条力度不受控;人工效率低、耗时费力;人工操作各项技术指标不可控、不良率高等问题。液压涨紧则是采用压力油液控制涨铜条的力,但需要使用复杂的液压系统,并且油液容易泄漏,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机械涨紧则是使用机械结构控制涨铜条的力,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需要手动调整和维护,且精度不高。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高精度、可编程、可靠性高、适用性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的涨铜条设备,实现涨铜条力的高精度控制和稳定性、涨铜条力施加角度可控,以应对不同铜条数转子的加工需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减少人工操作和调整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不同型号尺寸、不同铜条数的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加工涨铜条不均匀、精度差;涨铜条力度不受控;效率低、耗时费力;不良率高等问题来设计一种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自动化设备,其目的是在能实现涨铜条力的高精度控制和稳定性、涨铜条力施加角度可控,以应对不同铜条数转子的加工需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减少人工操作和调整的需求,提高铜条涨紧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化设备至少包括:支撑装夹系统、主轴传动系统、电气控制柜、滚压加工系统1、滚压加工系统2。所述支撑装夹系统包括:总支撑平台、三爪卡盘、可调中心架1、导轨、尾座电机、滚珠丝杠、尾座、可调中心架2;所述主轴传动系统包括:主轴电机、减速装置、联轴器、主轴支撑平台、视觉检测装置、主轴箱;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包括:轴向电机、滚压支撑平台、滚压基底、手摇丝杆、滚珠丝杠、导轨、电动缸、弧形导向块、电动缸连接板、滚压轮组件;所述滚压加工系统2与滚压加工系统1相同。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装夹系统的总支撑平台上有主轴传动系统支撑凸台、滚压加工系统支撑凸台1、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滚压加工系统支撑凸台2;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有两个,中间有凹槽,其上连接有导轨;可调中心架1、可调中心架2、尾座分别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的末端凹槽处安装有尾座电机;尾座电机输出轴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的螺母与尾座底部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轴传动系统的主轴电机与减速装置连接;减速装置通过联轴器与主轴箱的主轴连接;主轴箱与三爪卡盘连接;减速装置底部、主轴箱底部分别与主轴支撑平台上表面连接;主轴支撑平台底部与主轴传动系统支撑凸台连接;视觉检测装置与总支撑平台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的滚压轮组件与电动缸)顶端连接;电动缸与电动缸连接板连接;电动缸连接板与弧形导向块连接;弧形导向块与滚压基底连接;电动缸与手摇丝杆连接;手摇丝杆与滚压基底连接;滚压支撑平台上分别安装有轴向电机、滚珠丝杠、导轨;轴向电机输出轴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的螺母与滚压基底连接;滚压基底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滚压支撑平台与滚压加工系统支撑凸台1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压加工系统2与滚压加工系统1相同。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装夹系统完成对主轴传动系统、滚压加工系统1、滚压加工系统2的支撑安装,完成对转子的装夹定位以及支撑功能,限制转子的5个自由度,保留转子绕其轴向旋转的自由度。所述装夹定位功能的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一夹一顶”的定位方式,即转子前端采用三爪卡盘装夹,转子后端采用尾座顶尖顶紧。尾座电机可以通过滚珠丝杠和导轨控制尾座在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上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规格的转子铜条涨紧功能。所述支撑装夹系统设有可调中心架1、可调中心架2,可提高转子加工时的刚度,同时也作为辅助支承机构,便于安装。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轴传动系统通过主轴电机、减速装置、联轴器、主轴箱与三爪卡盘、尾座配合实现对转子旋转运动的控制。所述主轴传动系统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用于确保转子加工过程的周向定位精度,保证滚压轮)与转子铜条凹槽相对位置精确。所述主轴传动系统具有分度旋转功能,可实现转子的等角度旋转运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可实时检测转子铜条涨紧压痕,并与标准图像库校对,将信息实时反馈给电气控制柜,实时调整滚压力大小,实现滚压力的闭环控制。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相对转子运动完成对转子铜条的连续滚压涨紧,电动缸伸出控制滚压轮压入转子铜条并自锁,在铜条表面产生V形压痕,实现铜条的定点涨紧;轴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杠、导轨控制滚压基底在滚压支撑平台上进行轴向水平运动,进而带动滚压轮完成对整根铜条的连续滚压涨紧。所述滚压加工系统2与滚压加工系统1相同。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滚压加工系统2对称布置在转子的两侧,可同时对转子的两根铜条涨紧,且可实现往复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减小转子加工时所产生的变形。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滚压加工系统2的滚压轮可从不同周向角度指向转子轴心压入,从而实现对不同铜条数(无论奇偶)转子的两侧同时
加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导向块轮廓弧线与转子同轴心;电动缸连接板沿弧形导向块弧线运动,从而带动电动缸及滚压轮绕转子轴心旋转,实现滚压轮周向角度调整;周向角度的控制通过手摇丝杆实现。
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转子固定,滚压轮移动的方式对转子铜条进行涨紧,具有设备功耗低,节能环保的优点。
[0018]2.本专利技术中,滚压加工系统对称布置在转子两侧,滚压轮压入角度可调,可实现对不同铜条数(无论奇偶)转子从两侧同时往复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适用性广的优点。
[0019]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视觉检测的方法对转子进行周向定位,具有高精度、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0020]4.本专利技术中,所有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步电机转子涨铜条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设备至少包括:支撑装夹系统(1)、主轴传动系统(2)、电气控制柜(3)、滚压加工系统1(4)、滚压加工系统2(5)。所述支撑装夹系统(1)包括:总支撑平台(1

1)、三爪卡盘(1

2)、可调中心架1(1

3)、导轨(1

4)、尾座电机(1

5)、滚珠丝杠(1

6)、尾座(1

7)、可调中心架2(1

8);所述主轴传动系统(2)包括:主轴电机(2

1)、减速装置(2

2)、联轴器(2

3)、主轴支撑平台(2

4)、视觉检测装置(2

5)、主轴箱(2

6);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4)包括:轴向电机(4

1)、滚压支撑平台(4

2)、滚压基底(4

3)、手摇丝杆(4

4)、滚珠丝杠(4

5)、导轨(4

6)、电动缸(4

7)、弧形导向块(4

8)、电动缸连接板(4

9)、滚压轮组件(4

10);所述滚压加工系统2(5)与滚压加工系统1(4)相同。所述支撑装夹系统(1),其特征在于:总支撑平台(1

1)上有主轴传动系统支撑凸台(1

1(1))、滚压加工系统支撑凸台1(1

1(2))、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1

1(3))、滚压加工系统支撑凸台2(1

1(4));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1

1(3))有两个,中间有凹槽,其上连接有导轨(1

4);可调中心架1(1

3)、可调中心架2(1

8)、尾座(1

7)分别通过滑块与导轨(1

4)连接;支撑装夹系统支撑凸台(1

1(3))的末端凹槽处安装有尾座电机(1

5);尾座电机(1

5)输出轴与滚珠丝杠(1

6)连接;滚珠丝杠(1

6)的螺母与尾座(1

7)底部连接。所述主轴传动系统(2),其特征在于:主轴电机(2

1)与减速装置(2

2)连接;减速装置(2

2)通过联轴器(2

3)与主轴箱(2

6)的主轴连接;主轴箱(2

6)与三爪卡盘(1

2)连接;减速装置(2

2)底部、主轴箱(2

6)底部分别与主轴支撑平台(2

4)上表面连接;主轴支撑平台(2

4)底部与主轴传动系统支撑凸台(1

1(1))连接;视觉检测装置(2

5)与总支撑平台(1

1)连接。所述滚压加工系统1(4),其特征在于:滚压轮组件(4

10)与电动缸(4

7)顶端连接;电动缸(4

7)与电动缸连接板(4

9)连接;电动缸连接板(4

9)与弧形导向块(4

8)连接;弧形导向快(4

8)与滚压基底(4

3)连接;电动缸(4

7)与手摇丝杆(4

4)连接;手摇丝杆(4

4)与滚压基底(4

3)连接;滚压支撑平台(4

2)上分别安装有轴向电机(4

1)、滚珠丝杠(4

5)、导轨(4

6);轴向电机(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舞雩张鹏飞高宏力邓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高瓴智造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