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60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9
车辆用灯具包括第1灯具单元、第2灯具单元、以及第3灯具单元。第1灯具单元在近光模式及远光模式下,对第1区域(PA1)进行照射,该第1区域(PA1)是以水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第2灯具单元在近光模式及远光模式下,对第2区域(PB1)进行照射,该第2区域(PB1)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第3灯具单元在远光模式下,对第3区域(PC1)进行照射,该第3区域(PC1)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下端缘与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平行。下端缘与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平行。下端缘与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灯具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车辆用灯具的构成,已知一种具有灯具单元的构成,该灯具单元被构成为: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介由透光构件向灯具前方照射。
[0003]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种车辆用灯具的灯具单元中的透光构件的构成,记载了一种构成,其包括:直射光控制部,其使入射到透光构件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向灯具前方直接出射;以及全反射控制部,其在使入射到透光构件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全反射后,使其向灯具前方射出。
[0004]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这种透光构件的构成,记载了一种如下的构成:其全反射控制部的全反射面在直射光控制部的周围被沿周向划分为多个反射区域。
[0005]通过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灯具单元那样,采用包括直射光控制部和全反射控制部作为其透光构件的构成,从而能够使大多数来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从透光构件向灯具前方射出,由此,能够谋求光源光束的利用效率提高。
[0006]此时,通过采用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透光构件,能够使由来自构成其全反射控制部的全反射面的各反射区域的反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上端位置对齐,由此,能够将在上端缘具有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形成为由来自全反射控制部的出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
[0007][现有技术文献][0008][专利文献][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14666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283299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0

1705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0013]本公开在上述状况下完成,其一个方案的例示性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远光与近光进行切换的车辆用灯具。
[0014][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0015]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能够对近光模式与远光模式进行切换的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包括:第1灯具单元,其在近光模式及远光模式下,对第1区域进行照射,该第1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第2灯具单元,其在近光模式及远光模式下,对第2区域进行照射,该第2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以及第3灯具单元,其在远光模式下,对第3区域进行照射,该第3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为长度
方向的区域,其下端缘与倾斜明暗截止线平行。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可对远光与近光进行切换的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0019]图2的(a)、图2的(b)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灯具所形成的近光配光及远光配光的图。
[0020]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
[0021]图4是第1灯具单元的立体图。
[0022]图5是第1灯具单元的剖视图(图3的II-II线剖视图)。
[0023]图6是第1灯具单元的剖视图(图3的III-III线剖视图)。
[0024]图7是第2灯具单元的剖视图。
[0025]图8的(a)、图8的(b)是表示近光用配光图案及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图。
[0026]图9的(a)~图9的(c)是用于对图8的(a)所示的配光图案PA1的成立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0027]图10的(a1)~图10的(a4)及图10的(b1)~图10的(b4)是用于对图8的(a)所示的配光图案PA1的成立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0028]图11的(a)、图11的(b)是用于对图8的(a)所示的配光图案PA1的成立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0029]图12的(a1)、图12的(a2)、图12的(b1)、图12的(b2)是用于对图8的(a)所示的配光图案PB1的成立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0030]图13是表示车辆用灯具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14的(a)、图14的(b)是光学系统单元的剖视图及主视图。
[0032]图15是表示车辆用灯具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16的(a)~图16的(c)是表示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方式的概要)
[0035]以下,对本公开的几个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该概要作为后述的详细说明的前置,以实施方式的基本理解为目的,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几个概念简化并对其进行说明,并不会限定专利技术或公开的广度。该概要并非可考虑的全部实施方式的总括性的概要,也并非意在对全部实施方式的重要要素进行确定或划分一部分或全部方案的范围。方便起见,“一个实施方式”有时用于指代本说明书所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或变形例)或多个实施方式(实施例或变形例)。
[0036]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对近光模式与远光模式进行切换,包括:第1灯具单元,其在近光模式及远光模式下,对第1区域进行照射,该第1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第2灯具单元,其在近光模式及远光模式下,对第2区域进行照射,该第2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以及第3灯具单元,其在远光模式下,对第3区
域进行照射,该第3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下端缘与倾斜明暗截止线平行。
[0037]在近光模式下,通过第1灯具单元,对比水平明暗截止线靠下侧大范围地进行照射,通过第2灯具单元,对沿着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进行照射,由此能够形成适于近光的配光。
[0038]此外,在远光模式下,通过第3灯具单元,主要追加照射占据比倾斜明暗截止线靠上侧处的第3区域,由此能够形成远光的配光。
[0039]“发光元件”的种类并不被特别地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
[0040]也可以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3区域的下端缘与倾斜明暗截止线一致。第3区域的下端缘也可以位于比倾斜明暗截止线靠下侧处,第2区域与第3区域也可以重叠。
[0041]也可以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第2区域及第3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更长。
[0042]也可以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灯具单元及第2灯具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远光模式下的照度低于近光模式下的照度。通过在远光模式下,使第1灯具单元及第2灯具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变暗,从而能够在远光模式下,将使第3灯具单元追加点亮所导致的消耗电力及发热的増加抵消。
[0043]也可以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灯具单元~第3灯具单元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光学构成。
[0044]也可以是,在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能够对近光模式与远光模式进行切换;该车辆用灯具包括:第1灯具单元,其在上述近光模式及上述远光模式下,对第1区域进行照射,该第1区域是以水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第2灯具单元,其在上述近光模式及上述远光模式下,对第2区域进行照射,该第2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上端缘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以及第3灯具单元,其在上述远光模式下,对第3区域进行照射,该第3区域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区域,其下端缘与上述倾斜明暗截止线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区域的下端缘与上述倾斜明暗截止线一致,或位于比上述倾斜明暗截止线靠下侧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区域及上述第3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更长。4.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灯具单元及上述第2灯具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在上述远光模式下的照度比在上述近光模式下的照度更低。5.如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灯具单元~上述第3灯具单元具有在光学上实质相同的构成。6.如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灯具单元~上述第3灯具单元分别包括:发光元件,以及透光构件,其使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知幸藤田翔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