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伺服控制
,特别涉及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内高压成形是一种以管材作坯料,通过管材内部施加超高压液体和轴向进给补料把管坯压入到模具型腔使其成为所需要的工件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减轻重量、减少零件数量和模具数量、提高刚度与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但是内高压成型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管材进行冲压,在冲压过程中要将管材放置在指定区域进程冲压,在此过程中需要系统中各个器件高度配合,否则容易出现冲压错位、空压或者过度冲压的现象。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通过采集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在工作时的数据来分析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不同子系统的工作情况,在必要情况下,通过伺服控制的方式调节每一个子系统的工作进程,以保证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中的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集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实时数据,建立工作数据组;步骤2:解析所述工作数据组得到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中每一子系统对应的工作速度,根据所述工作速度建立每一子系统的子工作进程;步骤3:根据每一子系统对应的子工作进程建立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总工作进程,提取子工作进程与总工作进程不一致的目标子系统;步骤4:对所述目标子系统进行伺服控制,直到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进行同步工作为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在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工作时,采集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产生的实时数据;步骤12: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得到目标数据,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包含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数据节点在所述目标数据中的位置将所述目标数据划分为若干条工作数据;步骤13:分别获取每一工作数据对应的数据来源,根据所述数据来源对所述工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数据类;步骤14:分别获取每一数据来源对应的数据属性,建立属性标签,将所述属性标签标记在对应的数据类中,得到工作数据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21:获取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对应的系统型号,根据所述系统型号选取对应的第一系统模型,分别获取每一工作数据组对应的数据特征,根据所述数据特征建立目标模型特征,利用所述目标模型特征修正所述第一系统模型,得到第二系统模型;步骤22:将所述工作数据组输入到所述第二系统模型中得到第三系统模型,运行所述第三系统模型得到所述第三系统模型中不同的模型区域对应的运行结果;步骤23:获取每一模型区域对应的区域特征,根据所述区域特征确定每一模型区域对应的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子系统,解析所述运行结果,得到对应子系统的工作速度;步骤24:获取每一子系统对应的执行工作,结合所述工作速度得到建立每一子系统对应的工作进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智能伺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统计不同子系统对应的子工作进程,建立第一工作进程统计列表,在所述第一工作进程统计列表中标记工作进程最快的第一子系统和工作进程最慢的第二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对应的第一工作进程和第二子系统对应的第二工作进程建立总工作进程合理范围;步骤32:将所述第一工作进程统计列表中的子工作进程进行相互适应训练,得到训练工作进程,当所述训练工作进程不在总工作进程合理范围内时,获取所述训练工作进程与第一工作进程之间的第一进程差和所述训练工作进程与第二工作进程之间的第二进程差;
步骤33:当所述第一进程差大于第二进程差时,在所述第一工作进程统计列表中剔除所述第二工作进程,得到第二工作进程统计列表,对所述第二工作进程统计列表中的子进程进行相互适应训练得到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总工作进程;当所述第一进程差小于第二进程差时,在所述第一工作进程统计列表中剔除所述第一工作进程,得到第三工作进程统计列表,对所述第三工作进程统计列表中的子进程进行相互适应训练得到所述高精密内高压成型系统的总工作进程;步骤34:利用所述总工作进程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捷,陈小林,范绪彬,钟永彬,周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豪内高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