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成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内高压成型也叫做液压成型或者液力成型,内高压成形的原理是通过内部加压和轴向加力补料把管坯压入到模具型腔使其成形为所需要的工件。内高压成型机即为完成内高压成型工艺的设备。内高压成形的原理是通过内部加压和轴向加力补料把管坯压入到模具型腔使其成形为所需要的工件。对于轴线为曲线的零件,需要把管坯预弯成接近零件形状,然后加压成形。
[0003]现有技术中的内高压成型机通过挤压使得管坯与模具型腔接触,从而形为工件,但是若挤压力过大,工件会与模具型腔内壁压紧,从而造成取出困难,人工取出时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其次,当工件制作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人工取出并搬运,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的至少一种。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上下分设有上合模组件(5)和下合模组件(10),壳体(1)上安装有驱动件(2),驱动件(2)用于驱动上合模组件(5)上下移动,壳体(1)左右两侧还安装有驱动缸(13),驱动缸(13)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挤压杆(7),挤压杆(7)内设置有进水通道,且驱动缸(13)上连接有进水管(12),壳体(1)内还安装有升降件(8),升降件(8)用于驱动挤压杆(7)上下移动,壳体(1)前侧还安装有智能机械手(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挤压杆(7)设置为阶梯状,壳体(1)内还安装有若干导杆(4),导杆(4)上滑动设有移动板(14),移动板(14)上端固定设有移动杆(3),驱动件(2)的下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移动杆(3)向下延伸进壳体(1)内,且移动杆(3)与壳体(1)延伸位置滑动连接,移动板(14)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上合模组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壁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固定设有下合模组件(10),上合模组件(5)和下合模组件(10)上设有上下配合的模槽(16),壳体(1)下端还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杆(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缸(13)滑动设置于壳体(1)左右两侧外壁上,壳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提升箱(6),提升箱(6)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壳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提升箱(6)内固定设有升降件(8);两根挤压杆(7)相互靠近的一侧穿过壳体(1)和提升箱(6),壳体(1)上设有第一通槽,提升箱(6)上设有第二通槽,挤压杆(7)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挤压杆(7)上设有凹槽,升降件(8)的上侧输出端延伸进凹槽内,且升降件(8)的上侧输出端与凹槽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合模组件(5)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凸起条(18),下合模组件(10)上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二凸起条(22);挤压杆(7)上前后对称固定设有辅助杆(19),辅助杆(19)前后端固定设有空心块(17),空心块(17)与第一凸起条(18)和第二凸起条(22)相配合,且空心块(17)靠近提升箱(6)的一侧固定设有点控按钮(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智能上下料的内高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水箱(20),第一水箱(20)上侧与提升箱(6)固定连接,第一水箱(20)上表面设有开口,第一水箱(20)下端贯通设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向下穿过壳体(1),且出水管(26)与壳体(1)延伸位置固定连接,出水管(26)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二水箱(25),第二水箱(25)上安装有第二水泵(23),第二水泵(23)两侧还贯通连接有进水管(12),第二水箱(25)上还设有排水口(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捷,吴小群,郑小波,陈小林,钟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豪内高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