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能源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但是近年来,我国非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非矿山地质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对非矿山的顺利开采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更对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非矿山本身稳定性和外界环境的监测对矿山地质坍塌监测显得尤为必要。
[0003]目前,非矿山以建设企业自控系统和视频监控、人员定位、应急通讯等信息化系统,但是无法满足非矿山日常监管网格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工作需要,只能依靠视频的方式记录矿工对非矿山的操作,只能在发生事故后进行事故分析,却无法进行安全检测。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建立三维场景,然后对三维场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集非矿山的第一视角图和第二视角图;步骤2:根据所述第一视角图和第二视角图之间的视图差,建立三维投影模型,并将所述第一视角图和第二视角图输入到所述三维投影模型中进行投影,得到三维非矿山;步骤3:解析所述三维非矿山得到所述非矿山的山体数据,分析所述山体数据得到所述非矿山的风险预警结果;步骤4:实时显示所述风险预警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拍摄所述非矿山的第一视角图;步骤12:拍摄所述非矿山的第二视角图;步骤13:获取拍摄第一视角图所在的第一位置,以及拍摄第二视角图所在的第二位置,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得到所述第一拍摄单元和第二拍摄单元之间的视图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21:根据所述视图差建立三维投影模型;步骤22:分别将所述第一视角图和第二视角图输入到所述三维投影模型中进行投影,得到所述第一视角图包含的若干第一坐标以及所述第二视角图包含的若干第二坐标,对所述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进行投影得到若干坐标配对组;步骤23:根据所述坐标配对组生成对应的三维坐标,建立三维非矿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在所述三维非矿山上标记山体高度以及山体宽度,构建山体轮廓,基于所述山体轮廓绘制所述非矿山的山体数据;步骤32:获取所述非矿山所在位置的天气预报,建立降水数据;步骤33:获取所述非矿山的历史数据,结合所述山体数据建立山体变化数据集,根据所述山体数据变化集得到所述非矿山的不同区域对应的山体变化特征;基于所述山体变化特征,对所述非矿山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所述非矿山不同区域对应的受力特征;解析所述降水数据,得到所述非矿山不同区域对应的湿度特征;步骤34:根据同一区域对应的受力特征和湿度特征分析所述非矿山的山体承受力,基于所述山体承受力对所述非矿山的风险评估,得到风险预警结果。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矿山安全监测平台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包括:步骤221:分别将所述第一视角图和第二视角图调节至预设规格,并将调节后的第一视角图和调节后的第二视角图分别输入到预设坐标系中,获取每一单位坐标对应的目标像素点,建立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每一目标像素点在对应视角图上的位置,建立第二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分别在所述第一视角图和第二视角图上标记坐标;步骤222:将所述第一视角图中包含的坐标记作第一坐标以及将第二视角图中包含的
坐标记作第二坐标,将标记坐标后的第一视角图和标记坐标后的第二视角图输入到所述三维投影模型中,将所述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进行投影,得到所述第一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搏涛,付士根,魏杰,梁玉霞,韩路鹏,邓建龙,李钢,陈华斌,陈涛,覃璇,张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