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荷包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50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荷包钳,它包括夹头和杆部,夹头包含上钳仓和下钳仓,上下钳仓的中部均横向设置有导向槽,上下两个导向槽中均连接有推钉板,上下钳仓相互背离的一侧沿导向槽两侧对称分布有贯穿各自钳仓的推钉槽,推钉槽用于容纳缝钉且推钉槽中安装有推钉块,推钉块与缝钉相抵,杆部包括筒体,筒体内滑动设有推刀杆,推刀杆的一端连接有刀片,刀片与导向槽连接且刀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各自的推钉板相抵,使用杆部更易使得钳仓到达缝合部位,将缝钉打入组织后将缝线与组织固定,通过拉动缝线就能使荷包成型,操作难度小。操作难度小。操作难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荷包钳


[0001]本申请涉及荷包钳
,尤其涉及一次性使用荷包钳。

技术介绍

[0002]手术时使用荷包钳需要先用钳口把组织夹住,然后锁紧槽口,人体组织会自然地被夹紧并有一部分组织挤入槽口空隙内。同时缝钉将缝线压在组织上,此时松开槽口,提拉器械,缝线会沿着缝钉所钉出的轨道随器械提出一段长度,然后形成荷包。
[0003]然而传统的荷包钳在拉出缝线的过程中,需要缝针穿入到缝针孔中寻找并钩住缝线,这样势必会增加荷包钳的加工精度和操作难度,采用这种传统器械对医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进而会影响手术的完成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次性使用荷包钳,采用上下钳仓夹紧组织后闭合,利用推钉块将缝钉快速打入组织,缝钉成型后缝线便能与组织实现连接,无需缝针寻找缝线的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次性使用荷包钳,包括夹头和杆部,夹头包含上钳仓和下钳仓,上下钳仓的中部均横向设置有导向槽,上下两个导向槽中均连接有推钉板,上下钳仓相互背离的一侧沿导向槽两侧对称分布有贯穿各自钳仓的推钉槽,推钉槽用于容纳缝钉且推钉槽中安装有推钉块,推钉块与缝钉相抵,所述杆部包括筒体,筒体内滑动设有推刀杆,所述推刀杆的一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与导向槽连接且刀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各自的推钉板相抵,所述刀片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块,上下壳体相互背离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连接的限位槽,刀片沿着限位槽移动时,两个限位块将上下壳体闭合后锁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钳仓的钉槽中安装有推缝钉,缝钉在推钉块推动下打入组织,再由刀片对组织进行切割,由于埋线槽与推钉槽是相交的,通过杆部更易使得钳仓到达缝合部位,缝钉打入组织后将缝线与组织固定,此时通过拉动缝线就能使荷包成型,操作难度小,且利用钳仓可以很好的把握伤口的位置,缝钉是被压入组织后并与组织固定,因此荷包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0008]所述上钳仓和下钳仓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导向槽两侧对称分布有多排埋线槽,相邻的埋线槽之间形成凸筋,凸筋的顶部设有多组挤压柱,所述挤压柱两个为一组分布在推钉槽的两侧,上下钳仓的推钉槽错开布置,且每组挤压柱均有一一对应的推钉槽,当上下钳仓闭合,推钉槽位于同一排的两个挤压柱之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挤压柱能够牢牢抓住皮肤,避免钳仓滑脱,并且组织被压紧在挤压柱之间,使得组织能够快速形成鼓包,方便缝钉的压入,提高缝钉的缝合效果。
[0010]上下所述钳仓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有推板槽,推板槽位于导向槽的两侧,所述推
钉板包括与导向槽相连的导向块以及位于导向块两侧与推板槽相连的推钉片,所述推钉板的侧面设为鱼鳍状,所述推板槽与推钉槽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槽中安装推钉板,由于推板槽与推钉槽垂直且相互连通,在推钉板运动时,推钉板能够将推钉块压入推钉槽中,能够快速地压完缝钉,提高荷包钳的使用效果。
[0012]所述推钉槽为扁平结构且其与埋线槽相互垂直,所述推钉块相互背离的一侧为斜切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钉块上的斜切面与推钉板上鱼鳍状所形成的斜面相契合,以便推钉板推动推钉块更加顺畅,减少使用该荷包钳时的阻力,使用不费力。
[0014]所述上钳仓的顶部连接有上壳体,下钳仓的底部连接有下壳体,上下壳体的尾部绕Z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末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沿XZ平面对称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杆部前端的外立面沿XZ平面对称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连接柱插入连接孔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钳仓均安装有壳体,杆部与下壳体相连,使得钳仓可以在筒体一端实现多角度运动。
[0016]所述筒体内还滑动设有拉杆,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Y轴旋转轴,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旋转轴活络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钳仓可以利用杆部中的拉杆实现左右摇摆。
[0018]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9]在本申请中,使用杆部更易使得钳仓到达缝合部位,将缝钉打入组织后将缝线与组织固定,通过拉动缝线就能使荷包成型,操作难度小,且利用钳仓可以很好的把握伤口的位置,缝钉是被压入组织后并与组织固定,因此荷包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中的下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中的上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中的上下钳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2、上钳仓;3、下钳仓;4、筒体;5、下壳体;6、连接片;601、连接孔;7、推钉块;8、缝钉;9、埋线槽;10、推钉板;11、挤压柱;12、导向槽;13、凸筋;14、推板槽;15、刀片;1501、限位块;16、连接柱;17、连接块;18、旋转轴;19、拉杆;20、推刀杆;21、推钉槽;2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
[0025]如图1

3所示,本申请的一次性使用荷包钳包括夹头和杆部,夹头包含上钳仓2和下钳仓3,上下钳仓3的中部均横向设置有导向槽12,上下两个导向槽12中分别连接挤推块,上下钳仓相互背离的一侧沿导向槽12两侧对称分布有贯穿各自钳仓的推钉槽21,推钉槽21中同时安装有推钉块7和缝钉8,推钉块7用于将缝钉8打入组织,上钳仓2和下钳仓3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导向槽12两侧对称分布有四排埋线槽9,相邻的埋线槽9之间形成凸筋13,凸筋
13的顶部设有多组挤压柱11,且挤压柱11两个为一组分布在推钉槽21的两侧,上下钳仓的推钉槽21错开布置,每组挤压柱11均有一一对应的推钉槽21,且当上钳仓2和下钳仓3闭合时,推钉槽21位于两个挤压柱11之间,由上可知,荷包钳的两个钳仓可以容纳缝钉8,埋线槽9用于放置缝线,上下两个钳仓闭合后可以将组织收缩后聚集在两个挤压柱11之间,组织受到挤压后,增大缝钉8与组织的接触面,有利于推钉板10推动推钉块7将所有缝钉8依次进入组织,再由刀片15对组织进行切割,缝钉8成型后将缝线拉出形成荷包。
[0026]进一步地,上下钳仓3上还设置有推钉槽21,推钉板10包括与导向槽12相连的导向块以及位于导向块两侧与推钉槽21相连的推钉片,挤推块的侧面设为鱼鳍状且其倾斜的一面朝向推钉块7,而推钉槽21为扁平结构,其与埋线槽9相互垂直且相交,便于缝钉8将缝线打在组织上,推钉块7靠近挤推块的一端设为斜切面,通过推钉板10的斜面与推钉块7的斜切面相配合,可以提高推板推动的顺畅性,减少阻力,使用起来更加省力。另外,推钉槽21与推板槽14也是相互连通的,由于推钉槽21与推板槽14连通,上下两个挤推块的推钉片在推板槽14中移动时可以将推钉块7压进推钉槽21中使缝钉8快速成型,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0027]进一步地,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荷包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和杆部,夹头包含上钳仓(2)和下钳仓(3),上下钳仓的中部均横向设置有导向槽(12),上下两个导向槽(12)中均连接有推钉板(10),上下钳仓(3)相互背离的一侧沿导向槽(12)两侧对称分布有贯穿各自钳仓的推钉槽(21),推钉槽(21)用于容纳缝钉(8)且推钉槽(21)中安装有推钉块(7),推钉块(7)与缝钉(8)相抵,所述杆部包括筒体(4),筒体(4)内滑动设有推刀杆(20),所述推刀杆(20)的一端连接有刀片(15),所述刀片(15)与导向槽(12)连接且刀片(1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各自的推钉板(10)相抵,所述刀片(15)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块(1501),上下壳体(5)相互背离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1501)连接的限位槽(22),刀片(15)沿着限位槽(22)移动时,两个限位块(1501)将上下壳体(5)闭合后锁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荷包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仓(2)和下钳仓(3)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导向槽(12)两侧对称分布有多排埋线槽(9),相邻的埋线槽(9)之间形成凸筋(13),凸筋(13)的顶部设有多组挤压柱(11),所述挤压柱(11)两个为一组分布在推钉槽(21)的两侧,上下钳仓(3)的推钉槽(21)错开布置,且每组挤压柱(11)均有一一对应的推钉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