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35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导鱼组件,设有导鱼通道、支撑装置和驱鱼件,导鱼通道的一端为进鱼端,另一端为出鱼端,导鱼通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道;支撑装置设于进鱼端的端口处;驱鱼件的一端设有滑块,驱鱼件通过滑块与滑道滑动配合连接,导鱼组件设于船舶本体底部,进鱼端设置诱鱼灯;集鱼箱组件,集鱼箱组件设于船舶本体底部,一端与出鱼端相连通,另一端设有放鱼端,驱鱼件能沿导鱼通道滑动并将鱼群驱赶至集鱼箱组件中;控制中心,用于控制驱鱼件的移动以及放鱼端的开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船舶与导鱼组件的组合方式,促使鱼类借助船舶过坝实现洄游,从而提高船闸的辅助过鱼效率。从而提高船闸的辅助过鱼效率。从而提高船闸的辅助过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

技术介绍

[0002]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通常要在河道中修建挡水建筑物。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常需要进行洄游。但挡水建筑物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造成鱼类栖息地的丧失或改变,导致鱼类的减少。
[0003]为了满足鱼类过坝的需求,人们通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设置鱼道。由于鱼类洄游能力有限,因此鱼道主要适合于较低的堰和坝。当遇到高水头建筑物时,需增加鱼道的修建长度来保证坡度适用于鱼类的洄游能力,此时修建成本耗费较高,且鱼类的上升距离变长。通过在已建船闸基础上扩建过鱼装置能够实现过鱼,但船舶过闸时,过鱼装置需要收起,因此过船和过鱼不能同时进行,进而影响过鱼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以解决船闸不能同时进行过船和过鱼以及船闸的辅助过鱼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包括:
[0006]船舶本体;
[0007]导鱼组件,设有导鱼通道、支撑装置和驱鱼件,所述导鱼通道的一端为进鱼端,另一端为出鱼端,所述导鱼通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道;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进鱼端的端口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将所述进鱼端分隔为多个进鱼口;所述驱鱼件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驱鱼件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鱼组件设于所述船舶本体的底部,所述进鱼端设有朝向所述船舶本体行进方向的诱鱼灯;
[0008]集鱼箱组件,设于所述船舶本体的底部,一端与所述出鱼端相连通,另一端设有放鱼端,所述驱鱼件能够沿所述导鱼通道滑动从而将鱼群驱赶至所述集鱼箱组件中;
[0009]控制中心,设于所述船舶本体上,分别与所述驱鱼件和所述集鱼箱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鱼件的移动以及所述放鱼端的开闭。
[0010]有益效果:通过支撑装置能够将进鱼端撑开,形成多个进鱼口,便于鱼群进入导鱼通道中,在进鱼端设置诱鱼灯,能够有效地将鱼群引导至进鱼端,进而便于进入导鱼通道内,通过控制中心控制驱鱼件沿滑道移动,起到驱赶鱼群的作用,使鱼群顺利地从导鱼通道进入到集鱼箱组件内,提高集鱼效率。进一步地,当船舶通过船闸后,控制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启集鱼箱组件的放鱼端,从而完成运鱼。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船舶与集运鱼装置的组合方式,促使鱼类借助船舶过坝实现洄游,从而提高船闸的辅助过鱼效率。
[00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船舶本体内并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适于控制所
述伸缩杆的伸长及收缩,在所述伸缩杆伸长的情况下,所述进鱼端被撑开,在所述伸缩杆收缩的情况下,所述进鱼端被关闭。
[0012]有益效果:通过控制伸缩杆的伸长和收缩,能够调整导鱼通道进鱼端的端口大小,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鱼群;进一步地,当集鱼完成后,通过控制伸缩杆收缩使导鱼通道覆盖在船舶本体的底部,减少导鱼通道与水流的接触面积,降低水流对船舶产生的阻力。此外,驱动机构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可以实现对伸缩杆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智能地控制伸缩杆的伸长及收缩,减轻人工操作的负担。
[00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鱼件包括气泵、通过输气管路与所述气泵连接的缩放气囊以及设于输气管路上的电磁阀;所述气泵、所述输气管路和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船舶本体内,所述气泵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缩放气囊与所述滑块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装置远离所述进鱼端的一侧。
[0014]有益效果: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气泵和电磁阀开启或关闭,使气体输入或排出缩放气囊,进而完成进鱼端的关闭或开启。
[00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所述进鱼端至所述出鱼端,所述导鱼通道的尺寸由大变小,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导鱼通道的尺寸变化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动作,以控制所述缩放气囊充放气。
[0016]有益效果:导鱼通道采用由大变小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鱼类从进鱼端游到出鱼端,有助于控制鱼类的流动方向,提高鱼类的集中度和捕获效率。进一步地,导鱼通道采用由大变小的设计能够减少导鱼通道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水流对船舶产生的阻力。此外,通过电磁阀实现对缩放气囊充放气的精确控制,能够使缩放气囊更好地适应导鱼通道的形状变化,减少缩放气囊与导鱼通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缩放气囊移动过程的流畅性。
[00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鱼箱组件包括集鱼箱本体、设于所述集鱼箱本体上方的电磁组件以及围设于所述集鱼箱本体外的夹爪;所述电磁组件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夹爪的运行状态包括夹持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所述夹持状态,所述控制中心使所述电磁组件通电产生磁场,使所述夹爪在磁场作用下相互吸合;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控制中心使所述电磁组件断电,使所述夹爪展开,开启所述放鱼端。
[0018]有益效果:控制中心与电磁组件电连接能够实现对夹爪状态的精准控制,从而能够根据集运鱼过程中的需求,对夹爪的状态作出相应的调整。
[00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组件与所述集鱼箱本体之间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夹爪铰接连接。
[0020]有益效果:固定块的存在可以增强电磁组件与集鱼箱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夹爪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00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组件为铁芯电磁线圈。
[002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磁线圈内设置铁芯,能够增强磁场的强度,提高电磁组件的工作效率,降低磁场的能量损耗。
[00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夹爪相铰接。
[002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别与固定块和夹爪相铰接的连接杆,能够增加夹爪
的展开角度范围,从而加快集鱼箱组件放鱼时的放鱼速度。
[00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还包括适于安装所述滑道的底座和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电机和挡壁,所述底座、所述电机和所述挡壁设于所述船舶本体内,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滑道设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挡壁围设成的空间内。
[0026]有益效果:在滑道两侧设置挡壁能够防止滑块从滑道上脱落,且避免滑块与集鱼箱组件发生碰撞,提高了滑块与滑道配合滑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控制中心与电机电连接,能够通过控制中心轻松控制电机的启停以及电机内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进而改变滑块在滑道上的运行状态。
[00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设于所述船舶本体的底部。
[0028]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支撑杆竖直设于船舶本体的底部,使进鱼端的端口与船舶本体垂直设置,进而在水流的作用下能够提高鱼类进入导鱼通道的概率,提高导鱼组件的集鱼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舶本体(1);导鱼组件(2),设有导鱼通道、支撑装置(202)和驱鱼件,所述导鱼通道的一端为进鱼端,另一端为出鱼端,所述导鱼通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道(201);所述支撑装置(202)设于所述进鱼端的端口处,包括第一支撑杆(202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021)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022),所述第一支撑杆(20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022)将所述进鱼端分隔为多个进鱼口;所述驱鱼件的一端设有滑块(2031),所述驱鱼件通过所述滑块(2031)与所述滑道(20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鱼组件(2)设于所述船舶本体(1)的底部,所述进鱼端设有朝向所述船舶本体(1)行进方向的诱鱼灯(205);集鱼箱组件(3),设于所述船舶本体(1)的底部,一端与所述出鱼端相连通,另一端设有放鱼端,所述驱鱼件能够沿所述导鱼通道滑动从而将鱼群驱赶至所述集鱼箱组件(3)中;控制中心(4),设于所述船舶本体(1)上,分别与所述驱鱼件和所述集鱼箱组件(3)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鱼件的移动以及所述放鱼端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021)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与驱动机构(2023)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23)设于所述船舶本体(1)内并与所述控制中心(4)电连接,适于控制所述伸缩杆的伸长及收缩,在所述伸缩杆伸长的情况下,所述进鱼端被撑开,在所述伸缩杆收缩的情况下,所述进鱼端被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鱼件包括气泵(2041)、通过输气管路(2042)与所述气泵(2041)连接的缩放气囊(2043)以及设于输气管路(2042)上的电磁阀(2044);所述气泵(2041)、所述输气管路(2042)和所述电磁阀(2044)设于所述船舶本体(1)内,所述气泵(2041)和所述电磁阀(2044)均与所述控制中心(4)电连接,所述缩放气囊(2043)与所述滑块(2031)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装置(202)远离所述进鱼端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进鱼端至所述出鱼端,所述导鱼通道的尺寸由大变小,所述控制中心(4)根据所述导鱼通道的尺寸变化控制所述电磁阀(2044)的动作,以控制所述缩放气囊(2043)充放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集运鱼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箱组件(3)包括集鱼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会超戎贵文蒋定国贺甜梁犁丽毛劲乔翟然邓逸凡杨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