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27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磁体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将压制成型后的毛坯涂抹石蜡油封装,并将涂抹后的毛坯采用油膜封装,而后将毛坯吊入等静压设备中,使毛坯密度增加,毛坯等静压后,拆除其油膜,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将钕铁硼磁体压制成型完毕后,通过采用石蜡油的涂抹,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能够隔绝外界空气对钕铁硼磁体的氧化作用,继而在将钕铁硼磁体送入真空烧结炉中后,利用真空烧结炉预升温将毛坯上的石蜡油融化,而后露出毛坯本体进行高温烧结工作,其能够有效的隔绝外界氧气的氧化影响,确保钕铁硼磁体的烧结稳定性,降低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形变情况。生的形变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磁体
,具体是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其常用于永磁电机、扬声器、磁选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磁共振成像设备仪表上,钕铁硼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粘结钕铁硼各个方向都有磁性,耐腐蚀;而烧结钕铁硼因易腐蚀,表面需镀层,一般有镀锌、镍、环保锌、环保镍等。
[0003]目前,常用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方法大多采用烧结工艺加工而成,例如现有专利技术所示: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3506624A),此类装置用耐高温粉料将钕铁硼生坯埋起来,隔绝了钕铁硼生坯和空气的接触,可以避免钕铁硼生坯在入炉前接触空气而氧化,从而减少烧结的变形,从而允许减少后续的工艺中对钕铁硼磁体毛坯的加工余量,使机加工变得方便。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其所采用的将耐高温粉料包裹钕铁硼生坯,而后一同输送至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成型的方式,其耐高温粉料包裹钕铁硼生坯的步骤,一方面具有较为繁琐的操作流程,且极易出现包裹不全面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耐高温粉料的包裹,导致真空烧结炉的烧结高温无法精准的调控,极易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不利于钕铁硼生坯的烧结工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合金熔炼,将重量比重为钕25%

35%、硼1.1

1.5%、镝1

9%、铌0.3

0.5%、铝0.2

0.6%、铜0.03

0.2%,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混合物,倒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熔炼前,首先对真空感应炉抽真空,真空环境≤0.08MPa,而后,充如氩气,氩气环境≥0.5MPa时,开启真空感应炉,对原料进行熔炼,待原料熔炼完毕后,将熔液浇铸至模具内形成薄片,待薄片低于50℃后出炉;
[0008]步骤二:氢碎,将薄片置于氢碎炉中,首先在氢气环境下,氢气沿富钕相薄层进入合金,使之膨胀爆裂而破碎,反复导氢后,直至薄片不再吸氢,使薄片变为粗粉,而后将氩气倒入氢碎炉中,与氢碎炉中氢气置换,直至内部气压恢复至正常气压,继而对氢碎炉边升温边抽真空,完成脱氢,最后脱氢后的粗粉冷却至30

50℃后出炉;
[0009]步骤三:制粉,将粗粉置于气流磨中,在高压气流撞击下,制成粒度≤5μm的微粉;
[0010]步骤四:压型,将微粉定量置于磁场压机的成型模腔中,在磁场测量与调整后,压制成毛坯;
[0011]步骤五:烧结,将毛坯置于真空烧结炉中,1000

1200℃下烧结4

5h后成为钕铁硼磁体;
[0012]步骤六:后加工,包括机加工和表面加工,机加工为机械尺寸加工,表面加工为化学镀层加工;
[0013]步骤七:质检,包括但不限于镀层测试、磁通测试、腐蚀测试、老化测试、高温高压测试、外观检测;
[0014]所述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油封、等静压工序,将压制成型后的毛坯涂抹石蜡油封装,其涂抹厚度≤10μm,并将涂抹后的毛坯采用油膜封装,而后将毛坯吊入等静压设备中,利用其内部介质各个方位所受到的等压力,使毛坯密度增加,毛坯等静压后,拆除其油膜,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工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与步骤三之间还包括粗粉搅拌粉碎工序,将氢碎后的粗粉置于搅拌罐中,喷入添加剂后进行均匀搅拌混合粉碎,粉碎后的粗粉粒度≤3mm。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六中真空烧结炉在升至指定高温时,预升温至60

80℃,升温时长5

10min,以将毛坯上的石蜡油融化,露出毛坯本体进行高温烧结工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六中的机加工按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无心磨、立磨、打孔、套孔、切片、线切割、掏瓦磨瓦、倒角加工,表面加工按需求包括但不限于镀锌、镀镍、化学镍、电泳环氧、磷化加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七中的镀层测试、磁通测试、腐蚀测试、老化测试、高温高压测试、外观检,依次为镀层测试仪、标准磁通仪、烟雾腐蚀试验箱、高温老化试验箱、高温高压试验箱、影像测试仪。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充磁工序,按照需求对质检后的钕铁硼磁体进行单级充磁、多级充磁或不充磁处理。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在将钕铁硼磁体压制成型完毕后,通过采用石蜡油的涂抹,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能够隔绝外界空气对钕铁硼磁体的氧化作用,而后在等静压的等介质压力紧压下,能够提高钕铁硼磁体的紧实、稳定性,继而在将钕铁硼磁体送入真空烧结炉中后,利用真空烧结炉预升温将毛坯上的石蜡油融化,而后露出毛坯本体进行高温烧结工作,其能够有效的隔绝外界氧气的氧化影响,确保钕铁硼磁体的烧结稳定性,降低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形变情况。
[0022]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合金熔炼、氢碎、制粉、油封等静压、压型、烧结、后加工以及质检工序,其具有严格合理的生产流程,生产流程合理高效的同时,所制备的钕铁硼磁体又具有良好的磁体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步骤一:合金熔炼,将重量比重为钕25%、硼1.1、镝1%、铌0.3%、铝0.2%、铜0.03%,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混合物,倒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熔炼前,首先对真空感应炉抽真空,真空环境≤0.08MPa,而后,充如氩气,氩气环境≥0.5MPa时,开启真空感应炉,对原料进行熔炼,待原料熔炼完毕后,将熔液浇铸至模具内形成薄片,待薄片低于50℃后出炉;
[0026]步骤二:氢碎,将薄片置于氢碎炉中,首先在氢气环境下,氢气沿富钕相薄层进入合金,使之膨胀爆裂而破碎,反复导氢后,直至薄片不再吸氢,使薄片变为粗粉,而后将氩气倒入氢碎炉中,与氢碎炉中氢气置换,直至内部气压恢复至正常气压,继而对氢碎炉边升温边抽真空,完成脱氢,最后脱氢后的粗粉冷却至30

50℃后出炉;
[0027]步骤三:制粉,将粗粉置于气流磨中,在高压气流撞击下,制成粒度≤5μm的微粉;
[0028]步骤四:压型,将微粉定量置于磁场压机的成型模腔中,在磁场测量与调整后,压制成毛坯;
[0029]步骤五: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钕铁硼磁体的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合金熔炼,将重量比重为钕25%

35%、硼1.1

1.5%、镝1

9%、铌0.3

0.5%、铝0.2

0.6%、铜0.03

0.2%,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混合物,倒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熔炼前,首先对真空感应炉抽真空,真空环境≤0.08MPa,而后,充如氩气,氩气环境≥0.5MPa时,开启真空感应炉,对原料进行熔炼,待原料熔炼完毕后,将熔液浇铸至模具内形成薄片,待薄片低于50℃后出炉;步骤二:氢碎,将薄片置于氢碎炉中,首先在氢气环境下,氢气沿富钕相薄层进入合金,使之膨胀爆裂而破碎,反复导氢后,直至薄片不再吸氢,使薄片变为粗粉,而后将氩气倒入氢碎炉中,与氢碎炉中氢气置换,直至内部气压恢复至正常气压,继而对氢碎炉边升温边抽真空,完成脱氢,最后脱氢后的粗粉冷却至30

50℃后出炉;步骤三:制粉,将粗粉置于气流磨中,在高压气流撞击下,制成粒度≤5μm的微粉;步骤四:压型,将微粉定量置于磁场压机的成型模腔中,在磁场测量与调整后,压制成毛坯;步骤五:烧结,将毛坯置于真空烧结炉中,1000

1200℃下烧结4

5h后成为钕铁硼磁体;步骤六:后加工,包括机加工和表面加工,机加工为机械尺寸加工,表面加工为化学镀层加工;步骤七:质检,包括但不限于镀层测试、磁通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展豪李姝阅卢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佰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