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Fe基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Fe基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制备的软磁材料及所述软磁材料在磁敏传感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1992年,K.Mohri等人首次在CoFeSiB软磁非晶丝中发现巨磁阻抗(GMI)效应,紧接着,人们在非晶带、纳晶带、薄膜、三明治/多层膜中相继发现巨磁阻抗效应。GMI效应是指磁性导体的交流阻抗在外磁场下发生巨大变化的一种现象。GMI效应具有响应快、弱场灵敏度高的优点,在新型磁传感元件目标检测、过程控制、生物检测和高密度信息存储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力。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优点,为研究GMI效应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因此,GMI效应在不同形式的软磁材料如薄带、丝、薄膜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这些材料的磁阻抗(MI)效应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Fe基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照Fe
73.5
Cu1Nb3Si
13.5
B9中各金属元素的配比分别称取Fe、Cu、Nb、Si、B金属单质,采用熔融快淬方式制备得到Fe基非晶薄带,将所述非晶薄带置于400℃~550℃热处理1.5~3h后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Fe基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磁阻抗曲线关于零场非对称,在最大外磁场
±
90Oe条件下,GMI效应为34%,非对称程度84%。3.如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Fe基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温度为500℃~550℃。4.如权利要求3所述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Fe基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斌,王忠民,徐文清,李羿璋,李珂,刘陵玉,杨真,赵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