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及电芯包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1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及电芯包膜方法,包括膜片成型装置、循环输送装置、成型膜片转移机构、电芯供料机构、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转运机械手、包膜装置、熔接机构、贴胶机构、质量检测机构、下料机械手及多个包膜载具,膜片成型装置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的一侧,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位于电芯供料机构与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之间,熔接机构、贴胶机构和质量检测机构沿着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本申请自动化地实现成型膜片的上料、电芯的上料、电芯的顶盖翻折和套装隔圈、电芯转移、电芯包膜、熔接、贴胶带、质量检测和成品电芯的下料,不但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还保证了生产电芯的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及电芯包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及电芯包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再电芯的外表面包覆绝缘膜片,再贴胶带进行固定。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201710548305.X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芯包膜、热熔及贴胶的自动流水线,其包括托片上料膜组、托片移载模组、绝缘膜上料及热熔模组、托片绝缘膜移载模组、电芯上料模组、包膜模组、贴胶模组、转运模组和下料模组,所述托片移载模组在托片上料模组和绝缘膜上料及热熔模组之间运动,所述绝缘膜上料及热熔模组用于实现绝缘膜的上料和热熔操作,所述托片绝缘膜移载模组在绝缘膜上料及热熔模组和包膜模组之间运动,所述包膜模组用于实现电芯的包膜,所述转运模组在包膜模组、贴胶模组和下料模组之间运动,所述贴胶模组用于实现电芯的贴胶,绝缘膜热熔之后运动至包膜模组并对电芯进行包膜,包膜完成后的电芯运动至贴胶模组进行贴胶,贴胶完成后的电芯由所述下料模组进行下料操作。该专利文件虽然实现了电芯的上料、包膜和贴胶,以及成品料的下料,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物料无需的多次取放、周转、储存等,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和生产辅料,有利于电芯的高效高质量生产,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但是在包膜之后,无法先对包膜后的接口进行固定后再贴胶带,不利于胶带的粘贴,难以保证贴胶带的质量,且无法实现对电芯进行质量检测。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及电芯包膜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包括膜片成型装置、循环输送装置、成型膜片转移机构、电芯供料机构、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转运机械手、包膜装置、熔接机构、贴胶机构、质量检测机构、下料机械手及多个包膜载具,多个包膜载具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循环输送装置用于驱动多个包膜载具循环移动,膜片成型装置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的一侧,成型膜片转移机构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膜片成型装置与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之间,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位于电芯供料机构与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之间,转运机械手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电芯供料机构、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之间,包膜装置用于对包膜载具所承载的电芯进行包膜,熔接机构、贴胶机构和质量检测机构沿着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下料机械手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质量检测机构和循环输送装置的下料位上方。
[0006]进一步地,膜片成型装置包括供底托机构、供膜机构、热熔平台、热熔机构及热熔
驱动机构,供膜机构和供底托机构呈夹角设置并形成接料区域,热熔驱动机构与热熔平台驱动连接,热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热熔平台在接料区域、热熔机构和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之间往复移动,成型膜片转移机构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热熔平台与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之间。
[0007]进一步地,包膜装置包括装设于包膜载具的第一承托板、装设于包膜载具并与第一承托板间距设置的第二承托板、位于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之间并升降设置于包膜载具的承接吸板、装设于包膜载具并用于驱动承接吸板升降的承接升降驱动器、设置于第一承托板的顶面的侧折边块、设置于第二承托板的顶面的定膜块、移动设置于侧折边块的上方的顶推膜板、装设于包膜载具并与顶推膜板驱动连接的顶推膜驱动机构、升降设置于第二承托板的上侧的上插膜侧折边件、升降设置于第二承托板的下侧的下插膜侧折边件及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的一侧并用于驱动上插膜侧折边件与下插膜侧折边件彼此靠近或远离的上下插膜驱动机构,上插膜侧折边件与下插膜侧折边件上下对应设置,侧折边块、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和定膜块围设成具有顶部开口的包膜空间,顶推膜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顶推膜板靠近或远离包膜空间的顶部开口,第二承托板设置有与包膜空间连通的侧折边槽,侧折边槽用于供下插膜侧折边件插入。
[0008]进一步地,上下插膜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循环输送装置的一侧的上下插膜架、装设于上下插膜架的上插膜驱动器、装设于上下插膜架的下插膜驱动器及装设于下插膜驱动器的驱动端的侧压膜单元,上插膜驱动器的驱动端与上插膜侧折边件连接,下插膜侧折边件装设于侧压膜单元的压膜端。
[0009]进一步地,包膜装置还包括装设于包膜载具的压膜机构,压膜机构的压膜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承托板的一侧外。
[0010]进一步地,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包括座体、设置于座体的纠偏载台、设置于座体并位于纠偏载台的一端外的顶盖翻折机构、设置于座体并位于纠偏载台的另一端外的套隔圈机构及设置于套隔圈机构的一侧外的供隔圈机构;套隔圈机构包括装设于座体的套隔圈架、装设于套隔圈架的极耳夹持定位模组、装设于套隔圈架的套隔圈移动模组、装设于套隔圈移动模组的移动端的旋转模组及装设于旋转模组的旋转端的隔圈夹持模组,供隔圈机构位于隔圈夹持模组远离纠偏载台的一侧,供隔圈机构用于向隔圈夹持模组供应隔圈,极耳夹持定位模组用于将纠偏载台所承载的电芯的极耳进行夹持定位,套隔圈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旋转模组靠近或远离纠偏载台的端部,旋转模组用于驱动隔圈夹持模组旋转,顶盖翻折机构用于对纠偏载台所承载的电芯的顶盖进行翻折。
[0011]进一步地,顶盖翻折机构包括翻折架、翻折伸缩模组、翻折移动模组及两个翻折模组,翻折架装设于座体,翻折移动模组装设于翻折架,翻折伸缩模组装设于翻折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两个翻折模组分别装设于翻折伸缩模组的两个伸缩端,两个翻折模组相对设置,两个翻折模组位于纠偏载台的一端两侧,翻折伸缩模组用于驱动两个翻折模组彼此靠近或远离,翻折移动模组用于驱动翻折伸缩模组靠近或远离纠偏载台。
[0012]进一步地,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还包括装设于纠偏载台靠近顶盖翻折机构的一端的顶盖压平机构,顶盖压平机构位于两个翻折模组之间。
[0013]进一步地,熔接机构包括沿着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边位熔接模组和第二边位熔接模组;质量检测机构包括沿着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边位熔
接检测模组和第二边位熔接和胶带检测模组。
[0014]进一步地,电芯供料机构与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之间设置有上料中转台;质量检测机构或/和循环输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下料中转台或/和不合格储存台。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芯包膜方法,基于对上述的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16]A、循环输送装置输送多个包膜载具循环转动,膜片成型装置供应成型膜片,随着多个包膜载具的循环移动,成型膜片转移机构将成型膜片拾取至处于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的包膜载具上,与此同时,电芯供料机构供应电芯,转运机械手拾取电芯并放置在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上,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对电芯上的顶盖进行翻折和将隔圈套装在电芯上,且转运机械手将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所承载的已经翻折顶盖和套隔圈的电芯拾取至处于循环输送装置的上料位的包膜载具的成型膜片上;
[0017]B、包膜装置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片成型装置(1)、循环输送装置(2)、成型膜片转移机构(3)、电芯供料机构(4)、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5)、转运机械手(6)、包膜装置(7)、熔接机构(8)、贴胶机构(9)、质量检测机构(91)、下料机械手(92)及多个包膜载具(93),多个包膜载具(93)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2),循环输送装置(2)用于驱动多个包膜载具(93)循环移动,膜片成型装置(1)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2)的一侧,成型膜片转移机构(3)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膜片成型装置(1)与循环输送装置(2)的上料位之间,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5)位于电芯供料机构(4)与循环输送装置(2)的上料位之间,转运机械手(6)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电芯供料机构(4)、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5)和循环输送装置(2)的上料位之间,包膜装置(7)用于对包膜载具(93)所承载的电芯进行包膜,熔接机构(8)、贴胶机构(9)和质量检测机构(91)沿着循环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下料机械手(92)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质量检测机构(91)和循环输送装置(2)的下料位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膜片成型装置(1)包括供底托机构(11)、供膜机构(12)、热熔平台(13)、热熔机构(14)及热熔驱动机构(15),供膜机构(12)和供底托机构(11)呈夹角设置并形成接料区域(16),热熔驱动机构(15)与热熔平台(13)驱动连接,热熔驱动机构(15)用于驱动热熔平台(13)在接料区域(16)、热熔机构(14)和循环输送装置(2)的上料位之间往复移动,成型膜片转移机构(3)的输出端活动设置于热熔平台(13)与循环输送装置(2)的上料位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膜装置(7)包括装设于包膜载具(93)的第一承托板(71)、装设于包膜载具(93)并与第一承托板(71)间距设置的第二承托板(72)、位于第一承托板(71)和第二承托板(72)之间并升降设置于包膜载具(93)的承接吸板(73)、装设于包膜载具(93)并用于驱动承接吸板(73)升降的承接升降驱动器(74)、设置于第一承托板(71)的顶面的侧折边块(75)、设置于第二承托板(72)的顶面的定膜块(76)、移动设置于侧折边块(75)的上方的顶推膜板(77)、装设于包膜载具(93)并与顶推膜板(77)驱动连接的顶推膜驱动机构(78)、升降设置于第二承托板(72)的上侧的上插膜侧折边件(79)、升降设置于第二承托板(72)的下侧的下插膜侧折边件(791)及设置于循环输送装置(2)的一侧并用于驱动上插膜侧折边件(79)与下插膜侧折边件(791)彼此靠近或远离的上下插膜驱动机构(792),上插膜侧折边件(79)与下插膜侧折边件(791)上下对应设置,侧折边块(75)、第一承托板(71)、第二承托板(72)和定膜块(76)围设成具有顶部开口的包膜空间(793),顶推膜驱动机构(78)用于驱动顶推膜板(77)靠近或远离包膜空间(793)的顶部开口,第二承托板(72)设置有与包膜空间(793)连通的侧折边槽(794),侧折边槽(794)用于供下插膜侧折边件(791)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上下插膜驱动机构(792)包括位于循环输送装置(2)的一侧的上下插膜架(795)、装设于上下插膜架(795)的上插膜驱动器(796)、装设于上下插膜架(795)的下插膜驱动器(797)及装设于下插膜驱动器(797)的驱动端的侧压膜单元(798),上插膜驱动器(796)的驱动端与上插膜侧折边件(79)连接,下插膜侧折边件(791)装设于侧压膜单元(798)的压膜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膜装置(7)还包括装设于包膜载具(93)的压膜机构(70),压膜机构(70)的压膜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承托板(72)的一侧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顶盖翻折和套隔圈装置(5)包括座体(51)、设置于座体(51)的纠偏载台(52)、设置于座体(51)并位于纠偏载台(52)的一端外的顶盖翻折机构(53)、设置于座体(51)并位于纠偏载台(52)的另一端外的套隔圈机构(54)及设置于套隔圈机构(54)的一侧外的供隔圈机构(55);套隔圈机构(54)包括装设于座体(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焱许明懿贺于波龙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