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96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设有棘轮底座,使所述固定杆只可绕转轴单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消除最上层铜杆在牵引上升过程中受惯性甩动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多为拉丝、绞制两步,拉丝工序的原材料为直径8mm的电工用无氧圆铜杆,铜杆的生产多采用连铸连轧的方式,其生产工艺流程为:电解铜

加料机

竖炉

上流槽

保温炉

下流槽

浇堡

铸造机

夹送辊

剪切机

坯锭预处理设备

轧机

清洗冷却管道

涂蜡

成圈机

包装机

成品,连铸连轧铜杆成圈机,采用梅花式紧密排列将连铸连轧生产出的铜杆收成卷,然后用于导体单丝拉制生产。
[0003]对于梅花式紧密排列的电工圆铜杆,在拉丝生产过程中铜杆放线时,经常会出现最上层铜杆在牵引上升过程中受惯性甩动,而与下层铜杆相交错的现象,从而使拉丝生产放线(放杆)过程中乱杆,导致铜杆被拉断。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消除最上层铜杆在牵引上升过程中受惯性甩动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及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出现在拉丝生产过程中铜杆放线时,最上层铜杆在牵引上升过程中受惯性甩动而与下层铜杆相交错的现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设有棘轮底座,使所述固定杆只可绕转轴单向转动。
[0007]优选的,所述棘轮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内接有方孔轴,所述方孔轴内安装所述转轴。固定底座用于安装轴套,以及将整个棘轮底座进行安装固定。轴套内用于安装单向轴承,达到单向转动的效果。方孔轴的外周面呈圆柱形,可与单向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方孔轴的内部设置的非圆孔与转轴配合,这样转轴可以相对于方孔轴固定,并且与方孔轴一起相对于单向轴承的外圈单向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单向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设有衬圈。通过设置两个轴承,可以避免转轴在转动时的晃动,保证转动的平稳,防止卡滞。衬圈用于分离和固定两个轴承。
[0009]优选的,所述方孔轴外套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下端相抵的轴用弹性挡圈,轴用弹性挡圈可以起到锁紧、支撑和缓冲等功能。
[0010]优选的,所述轴套内接设有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上端相抵的孔用弹性挡圈,同样,孔用弹性挡圈可以起到锁紧、支撑和缓冲等功能。
[0011]优选的,所述轴套的一端内接于所述固定底座内,轴套和固定底座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法兰,在轴套和固定底座上可通过螺钉进行加固,并且还可以将固定底座通过固定法兰进行安装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方孔轴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的上端开设有方形孔,所述轴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方形孔连通的柱形孔,所述方形孔的边长小于所述柱形孔的直径。所述转轴为方轴,所述方形孔与所述方轴配合。这样可以在需要松动固定杆的时候,直接将方轴从方形孔中向上抬起取出,方便快捷。
[0013]优选的,所述方孔轴的上端设有外凸的限位挡圈,所述限位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直径为50~70mm,优选60mm;固定杆的长度为1000~1400mm,优选1100mm。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16]1)提供一偏心轴,使偏心轴通过被限制仅可单向旋转;
[0017]2)将三个所述偏心轴均匀固定在铜杆线圈的外周,并使每个偏心轴同向向铜杆线圈单向转动,使三个偏心轴接触铜杆线圈时(三点固定一个圆),将铜杆线圈夹紧。同时由于偏心轴通过被限制仅可单向旋转,与铜杆线圈接触后不会回弹后退,有较强的支撑性,在放线过程中可牢牢的将铜杆固定住。
[0018]在拉丝生产过程中,根据铜杆放置的位置,合理的调节偏心轴的旋转角度,使该装置始终与铜杆外圈相接处,有效的消除了出现最上层铜杆在牵引上升过程中受惯性甩动,与下层铜杆相交错现象,有效的解决了放线过程中乱杆后,铜杆被拉断的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通过设置棘轮底座,使得固定杆只可绕转轴单向转动,这样可以用本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通过单向转动压向铜杆。再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例如在铜杆的外圈外设置三组本固定装置,三组固定装置围绕铜杆卷呈120
°
夹角均匀分布,同时每组固定装置的底部固定。每组固定装置通过支撑杆的连接,形成偏心轴式固定杆,即可使固定杆外绕着棘轮底座逆时针或顺时针360
°
单方向旋转,从而在固定杆接触铜杆时将其夹紧,达到三个点固定一个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的棘轮底座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的棘轮底座的拆分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棘轮底座的方孔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的夹紧铜杆的示意图。
[0027]上述附图中:1、支撑杆;2、固定杆;3、转轴;4、棘轮底座;41、固定底座;42、轴套;421、固定法兰;431、第一轴承;432、第二轴承;44、方孔轴;441、轴体;442、方形孔;443、柱形孔;444、限位挡圈;45、衬圈;46、轴用弹性挡圈;47、孔用弹性挡圈;5、铜杆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固定杆2,支撑杆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转轴3,转轴3外设有棘轮底座4,使固定杆2只可绕转轴3单向转动。进一步的,固定杆2的直径为50~70mm,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2),支撑杆(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外设有棘轮底座(4),使所述固定杆(2)只可绕转轴(3)单向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底座(4)包括固定底座(41),所述固定底座(41)上固定有轴套(42),所述轴套(42)内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内接有方孔轴(44),所述方孔轴(44)内安装所述转轴(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包括第一轴承(431)和第二轴承(432),所述第一轴承(431)和第二轴承(432)之间设有衬圈(4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孔轴(44)外套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承(431)的下端相抵的轴用弹性挡圈(46)。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2)内接设有与所述第二轴承(432)的上端相抵的孔用弹性挡圈(47)。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用圆铜杆放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毕远明沈联新李储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