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推动绿色施工,实现节能环保的建造方式,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桩因其施工快捷、方便,质量可控、环保等特点,在交通建设、工民建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软土地基区域,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0003]现有的基础防沉降措施,大都是通过对基础底部地基加固,注入水泥浆等措施,但是这些防沉降措施施工复杂,质量没有保证,容易造成桩基不均匀沉降,造成道路或桥梁因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断裂,基桩的柱体结构在桩基重力的作用下,与软土层之间的摩擦系数相对较低,对桩基的整体支撑效果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预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筑机构(2),所述浇筑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预沉降机构(3),所述预沉降机构(3)的外壁与基底(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预沉降机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测机构(4),所述浇筑机构(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5);所述监测机构(4)包括盛放台(401),所述盛放台(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402),所述防护圈(40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403),所述弹簧(403)的外壁与盛放台(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03)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405),所述导向柱(405)的外壁与盛放台(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404),所述承载板(4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测量组件(406),所述盛放台(401)的底部勾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07),所述支撑座(407)的内部设置有千斤顶(408),所述千斤顶(408)的外壁与盛放台(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4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机构(2)包括加固壳体(201),所述加固壳体(201)的顶部与基底(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壳体(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组件(202),所述加固壳体(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浆管(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202)包括防护壳(2021),所述防护壳(2021)的外壁与加固壳体(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2021)内壁远离加固壳体(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22),所述第一伸缩杆(2022)远离防护壳(20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0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降机构(3)包括支柱(301),所述支柱(301)的底部与基底(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柱(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壳体(302),所述隔离壳体(3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流台(305),所述隔离壳体(3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沉降组件(303),所述隔离壳体(302)的内壁远离第一沉降组件(30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沉降组件(3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软土地区高架桥沉降的基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降组件(303)包括第一固定台(3031),所述第一固定台(3031)的外壁与过滤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