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跌倒检测及警报的智能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70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跌倒检测及警报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机构,其包括防毒面具、连接臂、插销、拉绳,以及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连接臂相互配合;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底端的检测机构,其包括平衡小球、失衡组件,以及回收组件;设置在所述回收组件一侧的警报机构,其包括旋转组件、声响组件,以及发光组件;通过平衡小球配合失衡组件,可以在佩戴者头部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下释放平衡小球,从而带动警报机构运行,从而发出声响与警示灯的同时下放防毒面具,对周围释放求救信号的同时自保佩戴者,为佩戴者争取最佳抢救时间。佩戴者争取最佳抢救时间。佩戴者争取最佳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跌倒检测及警报的智能安全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帽
,具体是一种跌倒检测及警报的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帽是工人在施工现场的重要防护工具,是工程施工、运维和生产中必备的装备。目前广泛使用的安全帽大部分只有基本的防护功能,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工地人身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减少工业生产中的事故率和伤亡人数,许多国家开展安全帽的功能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安全帽的智能,安全性等,市场上相继出现不同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
[0003]现有的安全帽技术基本解决了佩戴者与指挥者的实时联系问题,但对于环境恶劣的特定施工场所突发事件的救援尚有欠缺,对于佩戴者跌倒的突发事件缺乏一定的应急措施,导致意外发生时处理不及时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安全帽不能对突发事件采取应急措施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跌倒检测及警报的智能安全帽。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帽体机构,其包括防毒面具、与所述防毒面具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臂、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一侧的插销、与所述插销底端固定连接的拉绳,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底端的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连接臂相互配合;
[0008]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底端的检测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底端的平衡小球、与所述平衡小球相互配合失衡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失衡组件一侧的回收组件;
[0009]设置在所述回收组件一侧的警报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底端的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一侧的声响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另一侧的发光组件,其中所述警报机构能够与所述壳体组件相互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毒面具底端的保护外壳、开设在所述保护外壳表面的下降滑槽、开设在所述保护外壳一侧的出声孔、开设在所述保护外壳另一侧的玻璃罩,以及设置在保护外壳底端的保护内壳,其中所述下降滑槽与所述连接臂相互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失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平衡小球一侧的失衡管、开设在所述失衡管内部的单向阀、与所述单向阀一端连接的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内壳一侧的环形管,其中所述失衡管底端与所述保护内壳转动连接,所述环形管与所述接管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回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内壳一侧的发射筒、与所述发射筒顶端固定连接的回流管、设置在所述发射筒底端的弹射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弹射板底端的发射弹簧,其中所述回流管另一端与各个所述失衡管共同端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与所述环形管一端固定连接的压力腔、与所述压力腔底端转动连接的转筒、开设在所述转筒表面的限位槽、设置在所述转筒底端的第一齿牙、设置在所述转筒一次的滑动件、开设在所述滑动件一侧的第二齿牙,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件底端的复位弹簧,其中所述滑动件顶端与所述压力腔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限位槽相互配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声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齿牙啮合的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底端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与所述传动杆底端固定连接的扭力转盘、设置在所述扭力转盘一侧的擒纵件、设置在所述扭力转盘一端的滚筒、设置在所述滚筒一侧的音梳,以及设置在所述音梳一侧的扩音筒,其中所述擒纵件与所述扭力转盘相互配合,所述滚筒与所述扭力转盘相互啮合。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齿牙一侧的往返旋转件、与所述往返旋转件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齿轮与所述旋转齿轮一端转动连接的传动带、与所述旋转齿轮一端啮合的第一底色板、与所述旋转齿轮另一端啮合的第二底色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底色板两次的交替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色板一侧的发光件。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往返旋转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齿牙啮合的外齿轮筒、开设在所述外齿轮筒内部的内齿牙、设置在所述外齿轮筒一侧的半齿牙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内齿牙与所述半齿牙转盘中间的往复齿轮,其中所述往复齿轮与所述内齿牙和所述半齿牙转盘均啮合。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交替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底色板一端连接的滑杆、设置在所述滑杆一侧的滑板、开设在所述滑板表面的限位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色板一端的滑动柱,其中所述滑杆与所述限位滑槽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底色板与所述滑动柱相互配合。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发光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色板一侧的注射筒、与所述注射筒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注射筒顶端的螺纹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筒底端的反应腔,其中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一端固定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平衡小球配合失衡组件,可以在佩戴者头部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下释放平衡小球,从而带动警报机构运行,从而发出声响与警示灯的同时下放防毒面具,对周围释放求救信号的同时自保佩戴者,为佩戴者争取最佳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检测机构的剖析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检测机构的回收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警报机构的旋转组件和声响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警报机构的发光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的警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跌倒检测及警报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机构(100),其包括防毒面具(101)、与所述防毒面具(101)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臂(102)、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02)一侧的插销(103)、与所述插销(103)底端固定连接的拉绳(104),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02)底端的壳体组件(105),其中所述壳体组件(105)与所述连接臂(102)相互配合;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02)底端的检测机构(200),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5)底端的平衡小球(201)、与所述平衡小球(201)相互配合失衡组件(202),以及设置在所述失衡组件(202)一侧的回收组件(203);设置在所述回收组件(203)一侧的警报机构(300),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02)底端的旋转组件(301)、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301)一侧的声响组件(302),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301)另一侧的发光组件(303),其中所述警报机构(300)能够与所述壳体组件(105)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5)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毒面具(101)底端的保护外壳(105a)、开设在所述保护外壳(105a)表面的下降滑槽(105b)、开设在所述保护外壳(105a)一侧的出声孔(105c)、开设在所述保护外壳(105a)另一侧的玻璃罩(105d),以及设置在保护外壳(105a)底端的保护内壳(105e),其中所述下降滑槽(105b)与所述连接臂(102)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失衡组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平衡小球(201)一侧的失衡管(202a)、开设在所述失衡管(202a)内部的单向阀(202b)、与所述单向阀(202b)一端连接的接管(202c),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内壳(105e)一侧的环形管(202d),其中所述失衡管(202a)底端与所述保护内壳(105e)转动连接,所述环形管(202d)与所述接管(202c)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内壳(105e)一侧的发射筒(203a)、与所述发射筒(203a)顶端固定连接的回流管(203b)、设置在所述发射筒(203a)底端的弹射板(203c),以及设置在所述弹射板(203c)底端的发射弹簧(203d),其中所述回流管(203b)另一端与各个所述失衡管(202a)共同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301)包括与所述环形管(202d)一端固定连接的压力腔(301a)、与所述压力腔(301a)底端转动连接的转筒(301b)、开设在所述转筒(301b)表面的限位槽(301c)、设置在所述转筒(301b)底端的第一齿牙(301d)、设置在所述转筒(301b)一次的滑动件(301e)、开设在所述滑动件(301e)一侧的第二齿牙(301f),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件(301e)底端的复位弹簧(301g),其中所述滑动件(301e)顶端与所述压力腔(301a)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301e)与所述限位槽(301c)相互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响组件(302)包括与所述第一齿牙(301d)啮合的传动齿轮(302a)、与所述传动齿轮(302a)底端固定连接的传动杆(302b)、与所述传动杆(302b)底端固定连接的扭力转盘(302c)、设置在所述扭力转盘(302c)一侧的擒纵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效杰王文亮赵宇伦代晨曦周乐鹏周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