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泽正弘专利>正文

液体喷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69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收容液体的容器一起使用的液体喷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切换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的液体的喷出方式的液体喷出器。在液体喷出器中,能够将从容器的内部供给的液体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向前方侧喷出,与喷嘴头部一体或固定的收纳壳体部从外周侧覆盖喷嘴头部。在收纳壳体部中,贯通孔从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可动套筒以能够沿着喷嘴头部的轴向移动的状态设置于喷嘴头部的外周面与收纳壳体部的内周面之间。喷嘴头部的喷出口位于可动套筒的内部,与喷嘴头部的移动对应地,切换喷出口与通气孔之间的收纳壳体部的内部的连通状态。通气孔之间的收纳壳体部的内部的连通状态。通气孔之间的收纳壳体部的内部的连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出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与收容液体的容器一起使用的液体喷出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9251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与收容液体的容器一起使用的液体喷出器。在该液体喷出器中,从容器的内部供给的液体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向前方侧喷出。另外,在液体喷出器中,喷嘴头部的喷出口配置在可动套筒的内部,可动套筒能够在喷嘴头部的轴向上移动。在液体喷出器中,与可动套筒的移动对应地,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的液体的扩散范围(喷出范围)发生变化。
[0003]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器中,要求不仅能够利用一个液体喷出器切换喷出的液体的扩散范围,还能够利用一个液体喷出器切换以雾喷出及泡沫喷出中的哪一个喷出等液体的喷出方式。并且,要求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切换以雾喷出及泡沫喷出中的哪一个喷出等液体的喷出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切换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的液体的喷出方式的液体喷出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与容器一起使用的液体喷出器,具备:喷嘴头部,所述喷嘴头部在前方端形成有喷出口,能够将从所述容器的内部供给的液体从所述喷出口向前方侧喷出;收纳壳体部,所述收纳壳体部以与所述喷嘴头部一体的状态或固定于所述喷嘴头部的状态设置并从外周侧覆盖所述喷嘴头部,从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通气孔相对于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形成于后方侧;以及可动套筒,所述可动套筒以能够沿着所述喷嘴头部的轴向移动的状态设置于所述喷嘴头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内周面之间,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位于所述可动套筒的内部,所述可动套筒与沿着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轴向的移动对应地切换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与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通气孔之间的所述收纳壳体部的内部的连通状态。
[0007]根据上述液体喷出器,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对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的液体的喷出方式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概略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及与液体喷出器一起使用的容器的剖视图。
[0009]图2是概略地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中喷嘴单元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0]图3是概略地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中喷嘴单元的可动套筒的结构的
一例的剖视图。
[0011]图4是概略地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的喷嘴单元中可动套筒位于最后方位置的情况下的、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液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2]图5是概略地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的喷嘴单元中可动套筒位于最后方位置与最前方位置之间的中途位置的情况下的、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液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3]图6是概略地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的喷嘴单元中可动套筒位于最前方位置的情况下的、从喷嘴头部的喷出口喷出液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4]图7是概略地示出在第一变形例的液体喷出器中喷嘴单元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8是概略地示出第二变形例的液体喷出器及与液体喷出器一起使用的容器的剖视图。
[0016]图9是概略地示出第三变形例的液体喷出器及与液体喷出器一起使用的容器的剖视图。
[0017]图10是概略地示出第四变形例的液体喷出器及与液体喷出器一起使用的容器的剖视图。
[0018]图11是概略地示出第五变形例的液体喷出器及与液体喷出器一起使用的容器的剖视图。
[0019]图12是概略地示出第六变形例的液体喷出器及与液体喷出器一起使用的容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1](第一实施方式)
[0022]首先,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器1及与液体喷出器1一起使用的容器2。在容器2的内部收容有液体L。作为液体L,可列举杀菌用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以及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金属腐蚀性的液体等。另外,作为构成液体喷出器1及容器2的材料,要求耐药品性高、且具有柔软性、并且长寿命。液体喷出器1及容器2的构成要素各自只要没有特别图示,例如可由聚乙烯系的合成树脂形成。
[0023]在液体喷出器1及容器2中,规定高度方向(箭头V1及箭头V2所示的方向)、相对于高度方向交叉(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横向(箭头X1及箭头X2所示的方向)、以及相对于高度方向及横向这双方交叉(正交或大致正交)的进深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液体喷出器1及容器2中,高度方向的一侧成为上侧(箭头V1侧),在高度方向上与上侧相反的一侧成为下侧(箭头X2侧)。
[0024]在容器2形成有开口3,开口3朝向上侧开口。液体喷出器1具备喷出器主体5及形成于喷出器主体5的下侧的连接帽6。通过连接帽6从上侧与容器2连接,液体喷出器1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容器2。在图1的一例中,连接帽6的内周面的内螺纹7与在容器2的外周面处形成于开口3的附近的外螺纹8螺纹结合,由此将连接帽6与容器2连接。
[0025]在液体喷出器1中,在连接帽6的内部配置有筒状的支承构件10。在图1的一例中,
支承构件10的外周面的外螺纹11与连接帽6的内周面的内螺纹12螺纹结合,由此将支承构件10安装于连接帽6。另外,在液体喷出器1中,吸引管13的上端与支承构件10连接。吸引管13从与支承构件10连接的连接位置朝向容器2的内部向下侧延伸设置。吸引管13的下端例如插入到收容于容器2的内部的液体L中。另外,在吸引管13的内部形成有流路15。在支承构件10的内部形成球阀16。球阀16相对于吸引管13与支承构件10连接的连接位置、即相对于吸引管13的流路15的上端,与上侧相邻地形成。
[0026]在喷出器主体5的内部形成有流路17。流路17相对于球阀16配置在上侧,球阀16配置在流路15、17之间。流路17能够经由球阀16与吸引管13的内部的流路15连通。在图1的一例中,在流路17形成有弯曲部分18,流路17在弯曲部分18处从朝向上侧的状态弯曲成朝向横向的一侧(箭头X1侧)的状态。
[0027]另外,在喷出器主体5形成有空腔20。空腔20朝向横向的一侧(箭头X1侧)相对于喷出器主体5的外部开口。空腔20相对于吸引管13及球阀16位于上侧,相对于流路17的弯曲部分18位于下侧。在空腔20配置有缸体21,缸体21具备缸筒22及活塞23。缸筒22例如由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形成,耐药品性高。在缸体21中,活塞23从横向的一侧(箭头X1侧)插入到缸筒22的内部,能够相对于缸筒22沿着横向移动。如上所述,活塞23能够移动,因此,缸体21能够在空腔20中伸缩。
[0028]缸体21能够在最伸长的最大伸长状态与最收缩的最大收缩状态之间伸缩。在缸体21中,在最大伸长状态下,活塞23从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喷出器,所述液体喷出器与容器一起使用,其中,所述液体喷出器具备:喷嘴头部,所述喷嘴头部在前方端形成有喷出口,能够将从所述容器的内部供给的液体从所述喷出口向前方侧喷出;收纳壳体部,所述收纳壳体部以与所述喷嘴头部一体的状态或固定于所述喷嘴头部的状态设置并从外周侧覆盖所述喷嘴头部,从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通气孔相对于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形成于后方侧;以及可动套筒,所述可动套筒以能够沿着所述喷嘴头部的轴向移动的状态设置于所述喷嘴头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内周面之间,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位于所述可动套筒的内部,与所述可动套筒沿着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轴向的移动对应地,切换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与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通气孔之间的所述收纳壳体部的内部的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器,其中,在所述可动套筒位于最靠所述后方侧的最后方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内部,所述喷嘴头部的所述喷出口与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通气孔之间不连通,通过使所述可动套筒从所述最后方位置向所述前方侧移动,在所述收纳壳体部的所述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泽正弘
申请(专利权)人:古泽正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