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64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探测目标场地内的裂缝与空洞;2)预夯消除目标场地内的裂缝与空洞;3)对预夯后的目标场地进行注水增湿;4)对增湿后的目标场地进行强夯施工至达到要求。解决了现有无序高填方土场地强夯地基处理时面临的增湿不均匀、加固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上下部地层不均匀造成的注水增湿不均匀问题,具有处理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和剩余沉降小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平地较少,受地形和空间的限制,建设用地紧缺,许多地区采取挖填造地方式开发建设用地,形成了大量黄土高填方工程。黄土高填方工程是“三面、两体、二水”构成的特殊地质体,“两体”中的“原地基体”中存在大厚度的湿陷性黄土,“填筑体”的填料绝大部分为就地开挖的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具有水敏性、大孔性和结构性等特殊性质,在天然含水率条件下,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一旦受水浸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承载力急剧降低,随之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从而使位于黄土场地上的建(构)筑物出现开裂甚至破坏。为此,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地基的湿陷变形。目前已经形成的高填方场地中,一类是经过专项勘察与设计,填土经过分层碾压或强夯处理的有序高填方工程,填土的结构紧密,基本消除了湿陷性;另一类是指未经过专项勘察与设计,填土未经过分层碾压或强夯处理,填土的结构松散,未消除湿陷性,一旦浸水后还会产生较大的湿陷变形,因此工程建设前必须重新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确保地基的均匀、密实和稳定。
[0003]强夯法因具有施工简单、效率高、工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处理。强夯法处理效果的好坏与地基土的含水率密切相关,在西北干旱地区,黄土填方料源黄土的含水率通常较低(天然含水率常出现低于8%的情况),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

2010)的规定,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宜低于塑限含水率1%~3%,在拟夯实的土层内,土的天然含水率低于10%时应增湿,宜对其增湿至接近最优含水率。因此,为保证强夯处理效果,强夯施工前需对低含水率黄土进行增湿处理。西北干旱地区无序高填方场地黄土填料的含水率低,填土因未经压(夯)实处理,内部结构松散,裂缝与空洞发育。当采用注水孔对低含水率填土进行增湿时,水沿裂缝与空洞等优势通道下渗,而远离优势通道的区域无水可渗,出现局部含水达到饱和、局部含水仍较低,不利于强夯处理。为此,亟待研发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解决无序填方场地因裂缝与空洞发育导致的注水增湿不均匀、强夯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0004]公开号为CN113463609A,公开日为2021年4月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进行施工准备,详细了解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拟置换处理饱和软弱土的范围、厚度以及地下水位,配备能满足强夯置换深度的起重机、夯锤;准备满足要求的置换材料。S200~场地平整并铺填1.5~2.0m厚垫层,垫层材料与强夯置换材料相同,满足施工设备的施工要求。S300~进行单点强夯置换墩夯击试验。S400~按照单点强夯置换墩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强夯置换墩施工。解决了采用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难以达到预期处理效果且代价巨大的问题,但
是该文献仍然没有解决无序填方场地因裂缝与空洞发育导致的注水增湿不均匀、强夯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无序高填方土场地强夯地基处理时面临的增湿不均匀、加固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探测目标场地内的裂缝与空洞;
[0008]2)预夯消除目标场地内的裂缝与空洞;
[0009]3)对预夯后的目标场地进行注水增湿;
[0010]4)对增湿后的目标场地进行强夯施工至达到要求。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0012]101)对目标场地进行清理及整平至平整场地;
[0013]102)在平整场地上布设高密度电法测线;
[0014]103)将高密度电法测线连接监测电极,测量目标区域的电阻率数据;
[0015]104)解译电阻率剖面图;
[0016]105)根据电阻率剖面图确定目标区域填土内裂缝与空洞的分布范围与深度;
[0017]106)对步骤105)的裂缝与空洞区域进行检验。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0019]201)沿着裂缝与空洞位置的正上方处设置夯点,根据测得的裂缝与空洞的范围和深度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0020]202)在裂缝与空洞范围的水平方向范围内设置夯点,要求该夯点位于裂缝与空洞位置的正上方处,在夯点上进行夯击,当夯沉量达到停夯标准后停夯,将夯坑填平;
[0021]203)对步骤202)夯击范围内的表层松土进行满夯,将满夯后的场地进行清理整平;
[0022]204)对裂缝与空洞范围再次进行探测,对比夯击前后填土内相同深度处的电阻率变化,判定夯击施工对裂缝及空洞的消除情况,若裂缝及空洞未消除,重复步骤201)至步骤203)直至全部裂缝及空洞消除为止。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0024]301)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增湿参数;
[0025]302)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增湿深度;
[0026]303)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注水孔参数;
[0027]304)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单孔注水量;
[0028]305)在预夯后目标场地内钻探注水孔;
[0029]306)监测步骤305)目标场地土壤的含水率;
[0030]307)向注水孔中注水;
[0031]308)当监测到注水孔中含水率达到目标范围时,停止注水。
[0032]优选的,所述步骤102)在平整场地上布设高密度电法测线的方法为:在平整场地
上沿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分别布设多条等距、平行分布的高密度电法测线,纵向和横向的高密度电法测线形成方形测网,在高密度电法测线上设置等距高密度电法测点,将测量电极垂直插入高密度电法测点处土体,将测量电极通过电极转换装置连接位置检测仪。
[0033]优选的,所述步骤103)采用温纳装置形式测量目标区域的电阻率数据,测量时,隔离系数为1~10。
[0034]优选的,所述步骤105)根据电阻率剖面图确定目标区域填土内裂缝与空洞的分布范围与深度的具体方法为:将无裂缝与空洞分布区域填土电阻率测量值的平均值设置为电阻率阈值,在每一个被探测区域的电阻率剖面图上查找电阻率值大于电阻率阈值的图像封闭区域,当存在电阻率值大于电阻率阈值的图像封闭区域时,则此图像封闭区域为该被探测区域上的裂缝与空洞待定层,当不存在阻率值大于电阻率阈值的图像封闭区域时,则此被探测区域不存在裂缝或空洞。
[0035]优选的,所述步骤106)对步骤105)的裂缝与空洞区域进行检验的方法为:对裂缝与空洞区域进行钻探和静力触探,钻探和静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探测目标场地内的裂缝与空洞;2)预夯消除目标场地内的裂缝与空洞;3)对预夯后的目标场地进行注水增湿;4)对增湿后的目标场地进行强夯施工至达到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101)对目标场地进行清理及整平至平整场地;102)在平整场地上布设高密度电法测线;103)将高密度电法测线连接监测电极,测量目标区域的电阻率数据;104)解译电阻率剖面图;105)根据电阻率剖面图确定目标区域填土内裂缝与空洞的分布范围与深度;106)对步骤105)的裂缝与空洞区域进行检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201)沿着裂缝与空洞位置的正上方处设置夯点,根据测得的裂缝与空洞的范围和深度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202)在裂缝与空洞范围的水平方向范围内设置夯点,要求该夯点位于裂缝与空洞位置的正上方处,在夯点上进行夯击,当夯沉量达到停夯标准后停夯,将夯坑填平;203)对步骤202)夯击范围内的表层松土进行满夯,将满夯后的场地进行清理整平;204)对裂缝与空洞范围再次进行探测,对比夯击前后填土内相同深度处的电阻率变化,判定夯击施工对裂缝及空洞的消除情况,若裂缝及空洞未消除,重复步骤201)至步骤203)直至全部裂缝及空洞消除为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301)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增湿参数;302)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增湿深度;303)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注水孔参数;304)确定预夯后目标场地的单孔注水量;305)在预夯后目标场地内钻探注水孔;306)监测步骤305)目标场地土壤的含水率;307)向注水孔中注水;308)当监测到注水孔中含水率达到目标范围时,停止注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序高填方场地预夯与增湿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2)在平整场地上布设高密度电法测线的方法为:在平整场地上沿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分别布设多条等距、平行分布的高密度电法测线,纵向和横向的高密度电法测线形成方形测网,在高密度电法测线上设置等距高密度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茉韩文斌梁谊于永堂薄峰吴朋郑建国王小勇闫励夏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