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及挤压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26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包括机架、压铸装置和压射装置,压铸装置包括静模板、动模板和第一驱动件;压射装置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单向阀机构、射出机构和增压机构。还公开了一种挤压铸造工艺,该挤压铸造工艺基于上述的挤压铸造设备进行,至少包括压射、增压和复位等步骤。本挤压铸造设备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性强且增压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挤压铸造工艺基于上述的挤压铸造设备实现,具有可调整射出速度、射出压力和延迟增压等的功能。压力和延迟增压等的功能。压力和延迟增压等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及挤压铸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及挤压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机是一种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的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工业铸造机械。压铸机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卧式压铸机和立式压铸机。
[0003]因为一般的压铸工艺要求在充型过程中需要有一段高速充型,而且到压射末端的时候要求瞬间增加压射力,从而使保证填充完整,保证产品的合格率。现在一般实现以上要求的方法有:1、加大压射油缸,从而提高压射力,但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压射速度会降低,所以此时要达到同样速度是要加大油泵排量,2、在不加大油缸的基础上要瞬间增压就需要重新配置一套增压系统,这样结构就复杂了,而且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及挤压铸造工艺,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压铸装置和压射装置,压铸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动模板和静模板,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动模板活动连接,用于带动动模板靠近或者远离静模板,压射装置与静模板相配合,用于将压射料压射至静模板与动模板之间;
[0006]压射装置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单向阀机构、射出机构和增压机构,射出机构包括压射腔、压射杆和第一活塞,增压机构包括增压腔、增压杆和第二活塞,压射杆通过第一活塞可活动地套装于压射腔内,增压杆通过第二活塞可活动地套装于压射腔内且能够将压射腔和增压腔分隔开,单向阀机构安装于增压机构,第二进油口开设于单向阀机构,第一进油口能够与第二进油口相连通,第一出油口与压射腔相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增压腔相连通。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挤压铸造设备,该铸造机采用了全新的压射装置,该压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都处于初始位置,需要压射杆工作时,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进入,再经过第二进油口进入至压射腔,使压射杆在第一活塞的作用下沿轴向方向动作,压射杆工作时第一出油口处于打开状态,液压油可以跑出,到设定行程(射出停止)时,第一出油口关闭;当射出行程结束时,增压杆依预先设定的行程或时间开始动作,在第一出油口关闭状态下,打开第二出油口,位于增压腔内的液压油会使得第二活塞运动,带动增压杆开始动作。
[0008]本专利技术的挤压铸造设备的压射装置集压射机构和增压机构为一体,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性强且增压效果好。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射装置还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一密封圈组和第二密
封圈组,压射腔开设于第一缸体,增压腔开设于第二缸体,第一密封圈组安装于第一活塞的外周且与压射腔内壁密封配合,第二密封圈组安装于第二活塞的外周且与增压腔内壁密封配合。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射装置还包括连接头、第一紧固件和第三密封圈组,连接头安装于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之间且三者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增压杆可活动地套装于连接头,连接头能够将压射腔和增压腔分隔开,第二出油口开设于连接头。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射装置还包括第三进油口,连接头、压射缸以及增压缸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三进油口设置于连接头且第三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分别位于连接头的两侧,连接头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限位配合。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压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S1、射出动作:需要压射杆工作时,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进入,再经过第二进油口进入至压射腔,使压射杆在第一活塞的作用下沿轴向方向动作,此时,第一出油口打开,让液压油可以跑出,到设定行程(射出停止)时第一出油口关闭;S2、增压动作:需要进行增压工作时,液压油从第三进油口进入至增压腔,使增压杆在第二活塞的作用下沿轴向方向动作,此时,第二出油口打开,让液压油可以跑出,到设定行程(增压停止)时第二出油口关闭;可以先进行步骤S1,再进行步骤S2,也可以视需求同时进行步骤S1和步骤S2。S3、复位动作:射退时,第一出油口及第二出油口打开开始进油,第一进油口、第三进油口此时变成出油口,位于压射腔内的液压油带动压射杆压复位,位于增压腔内的液压油带动增压杆复位。本专利技术的压射装置集压射机构和增压机构为一体,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性强且增压效果好;更为重要地是,该装置的压射机构和增压机构能够独立运作,可在射出动作开始同时进行增压工作,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适用性强。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射装置还包括第四密封圈组,第四密封圈组套装于增压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且与连接头密封配合,第一进油口设置于第三密封圈组和第四密封圈组之间。由此,可有效将增压腔与压射腔分隔开,防止增压腔内的液压油与压射腔内的液压油的混合。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向阀机构包括阀头、阀座、弹簧和顶杆,阀座固定套装于增压杆内,阀头可活动地套装于增压杆内,弹簧设置于阀头与阀座之间且两端部分别与阀头、阀座相抵,第二进油口开设于阀头,阀头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增压杆或者第二活塞密封配合,顶杆与阀头远离弹簧的一端相配合且两者相接触时能够使得阀头与增压杆或者第二活塞解除密封配合状态。由此,单向阀机构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倒流。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向阀机构还包括第五密封圈组,增压杆内开设有通道,第五密封圈组套装于顶杆的外周且与通道的内壁密封配合。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铸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屈臂、导向机构和锻压机构,安装架安装于机架,动模板通过导向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安装架,第一驱动件安装于安装架且驱动端与屈臂的一端铰接,屈臂的另一端与动模板铰接,锻压机构安装于动模板远离静模板的一端且与静模板相配合,用于实现局部锻压;
[0016]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架的第二导向杆以及套装于动模板且与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套筒;
[0017]锻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锻压杆,第二驱动件安装于动模板,锻压杆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静模板上开设有与锻压杆相配合的锻压孔。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挤压铸造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压射装置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第一驱动件、屈臂、动模板和静模板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压射装置垂直于机架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横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滑动座和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安装于机架,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机架且驱动端与压射装置连接,滑动座安装于压射装置且与第一导向杆滑动配合;
[0019]滑动座为一体式滑动座或者分体式滑动座;
[0020]压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增压机构顶端且与增压杆相配合的挤压油缸,静模板的底部开设有可供挤压油缸的上端部通过的避让孔。
[0021]由此,横向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压射装置横向移动,以实现压射装置在射料位置(即静模板的内侧)和给汤位置(即静模板的背面外侧)两个位置的切换;滑动座可以为一体式滑动座或者分体式滑动座,一体式滑动座结构紧凑,适用于500吨以下机台,采用双滑杆移动,稳定性好,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压铸装置(2)和压射装置(3),所述压铸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件(23)、动模板(22)和静模板(21),所述第一驱动件(23)的驱动端与所述动模板(22)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动模板(22)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模板(21),所述压射装置(3)与所述静模板(21)相配合,用于将压射料压射至所述静模板(21)与所述动模板(22)之间;所述压射装置(3)包括第一进油口(A)、第二进油口(B)、第一出油口(C)、第二出油口(D)、单向阀机构(35)、射出机构(31)和增压机构(32),所述射出机构(31)包括压射腔(310)、压射杆(312)和第一活塞(313),所述增压机构(32)包括增压腔(320)、增压杆(322)和第二活塞(323),所述压射杆(312)通过所述第一活塞(313)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压射腔(310)内,所述增压杆(322)通过所述第二活塞(323)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压射腔(310)内且能够将所述压射腔(310)和所述增压腔(320)分隔开,所述单向阀机构(35)安装于所述增压机构(32),所述第二进油口(B)开设于所述单向阀机构(35),所述第一进油口(A)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油口(B)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C)与所述压射腔(310)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D)与所述增压腔(32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装置(3)还包括第一缸体(311)、第二缸体(321)、第一密封圈组(36)和第二密封圈组(37),所述压射腔(310)开设于第一缸体(311),所述增压腔(320)开设于第二缸体(321),所述第一密封圈组(36)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塞(313)的外周且与所述压射腔(310)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组(37)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塞(323)的外周且与所述增压腔(320)内壁密封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装置(3)还包括连接头(30)、第一紧固件(33)和第三密封圈组(38),所述连接头(30)安装于所述第一缸体(311)与所述第二缸体(321)之间且三者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33)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杆(322)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连接头(30),所述连接头(30)能够将所述压射腔(310)和所述增压腔(320)分隔开,所述第二出油口(D)开设于所述连接头(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装置(3)还包括第三进油口(E),所述连接头(30)、所述压射缸以及所述增压缸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进油口(E)设置于所述连接头(30)且所述第三进油口(E)、所述第二进油口(B)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头(30)的两侧,所述连接头(30)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313)、第二活塞(323)限位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装置(3)还包括第四密封圈组(39),所述第四密封圈组(39)套装于所述增压杆(322)远离所述第一活塞(313)的一端且与所述连接头(30)密封配合,所述第一进油口(A)设置于第三密封圈组(38)和第四密封圈组(39)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机构(35)包括阀头(351)、阀座(352)、弹簧(353)和顶杆(354),所述阀座(352)固定套装于所述增压杆(322)内,所述阀头(351)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增压杆(322)内,所述弹簧(353)设置于所述阀头(351)与所述阀座(352)之间且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阀头(351)、所述阀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兆辉庄惟成王青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崇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