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199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外壳,还包括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导热金属头、RFID阅读器和传输构件,导热金属头与安装外壳连接,并位于安装外壳的一侧,RFID阅读器与导热金属头通过传输构件连接,传输构件与安装外壳连接,实现了能够在保持同等测温精度的同时,利用RFID远程识别和读写技术,可以提升温度监测效率,实现持续地无接触温度监控,既降低了人员接触引起的感染概率,又为医疗诊断提供更高维度的数据支撑。供更高维度的数据支撑。供更高维度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体温监测方法常用水银温度计,含有有害物质汞,安全性差,且操作效率低下。基于NFC的近距离RFID测温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干预,需要对应录入用户身份和温度数据,仅能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对人体温度进行监测,无法实现无接触持续监测。同时,以上体温监测方法还需要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近距离接触,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保持同等测温精度的同时,利用RFID远程识别和读写技术,可以提升温度监测效率,实现持续地无接触温度监控,既降低了人员接触引起的感染概率,又为医疗诊断提供更高维度的数据支撑。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外壳,还包括测量组件;
[0005]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导热金属头、RFID阅读器和传输构件,所述导热金属头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导热金属头通过所述传输构件连接,所述传输构件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
[0006]其中,所述传输构件包括第一标签芯片和PCB天线,所述第一标签芯片与所述导热金属头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PCB天线与所述RFID阅读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标签芯片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
[0007]其中,所述传输构件包括第二标签芯片、RFID微控制器、UHF天线和供能部件,所述第二标签芯片与所述导热金属头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RFID微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标签芯片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UHF天线与所述RFID阅读器连接,并与所述RFID微控制器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供能部件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
[0008]其中,所述供能部件包括纽扣电池和显示屏,所述纽扣电池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二标签芯片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外界是否提供电源来进行对应的类型选择,当外界提供电源时便可使用装配有源结构对应所述传输构件的温度计,有源结构的温度计在使用时,先将所述安装外壳设有的所述导热金属头放置在待测人体的腋窝或口腔中,然后通过所述导热金属头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第一标签芯片,然后所述第一标签芯片通过设有的所述PCB天线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RFID阅读器,从而完成整个远程测温,在外界不提供电源时,则需要选用无源结构的温度计,无源结构的温度计在使用时,也需要先将所述安装外壳设有的所述导热金属头放置在待测人体的腋窝或口腔中,然后通过所述RFID微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标签芯片传递过来的温度信息,然后通过所述UHF天线
传递给远端的所述RFID阅读器,同时所述RFID微控制器还可以将温度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屏直接显示出来,无源、有源根据有无安装电池来切换,无源读取距离较近一般能达到十几米,但无电池设计对环境更友好;有源读取距离更远可以达到几十米,从而实现了能够在保持同等测温精度的同时,利用RFID远程识别和读写技术,可以提升温度监测效率,实现持续地无接触温度监控,既降低了人员接触引起的感染概率,又为医疗诊断提供更高维度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电子温度计的有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电子温度计的无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中:1

安装外壳、2

导热金属头、3

RFID阅读器、401

第一标签芯片、402

PCB天线、411

第二标签芯片、412

RFID微控制器、413

UHF天线、414

纽扣电池、415

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人体电子温度计的有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人体电子温度计的无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外壳1和测量组件,所述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导热金属头2、RFID阅读器3和传输构件,所述传输构件包括第一标签芯片401和PCB天线402,所述传输构件包括第二标签芯片411、RFID微控制器412、UHF天线413和供能部件,所述供能部件包括纽扣电池414和显示屏415,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传统的体温监测方法常用水银温度计,含有有害物质汞,安全性差,且操作效率低下。基于NFC的近距离RFID测温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干预,需要对应录入用户身份和温度数据,仅能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对人体温度进行监测,无法实现无接触持续监测。同时,以上体温监测方法还需要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近距离接触,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
[0018]其中,所述导热金属头2与所述安装外壳1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外壳1的一侧,所述RFID阅读器3与所述导热金属头2通过所述传输构件连接,所述传输构件与所述安装外壳1连接,所述导热金属头2内部设有对应的温度传感器以便于可以更精准的对人体对应部位的温度进行感应检测,所述导热金属头2通过设有的所述传输构件可以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直接传递给远端的所述RFID阅读器3,从而完成整个测温的远程操作。
[0019]其次,所述传输构件根据有无自身供能可分为无源结构和有源结构,无源结构的所述传输构件主要包括第一标签芯片401和PCB天线402,所述第一标签芯片401与所述导热金属头2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1内;所述PCB天线402与所述RFID阅读器3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标签芯片401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1内,所述第一标签芯片401为测温UHF RFID标签芯片,所述第一标签芯片401与所述导热金属头2紧密接触并且与所述PCB天线402
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标签芯片401将所述导热金属头2所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PCB天线402,然后通过所述PCB天线402传输给远端的所述RFID阅读器3。
[0020]同时,有源结构的所述传输构件则包括第二标签芯片411、RFID微控制器412、UHF天线413和供能部件,所述供能部件包括纽扣电池414和显示屏415,所述第二标签芯片411与所述导热金属头2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1内;所述RFID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包括安装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导热金属头、RFID阅读器和传输构件,所述导热金属头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导热金属头通过所述传输构件连接,所述传输构件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电子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构件包括第一标签芯片和PCB天线,所述第一标签芯片与所述导热金属头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PCB天线与所述RFID阅读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标签芯片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电子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构件包括第二标签芯片、RFID微控制器、UHF天线和供能部件,所述第二标签芯片与所述导热金属头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RFID微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标签芯片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UHF天线与所述RFID阅读器连接,并与所述RFID微控制器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内;所述供能部件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电子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部件包括纽扣电池和显示屏,所述纽扣电池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二标签芯片连接,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5.一种人体电子温度计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人体电子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涛杨俊梅崔小平祝顺宇黎光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御芯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