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193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油菜选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采用绿花菜与彩色油菜种间杂交,配制杂交组合;将绿花菜的矮秆基因和彩色花油菜基因在分离世代经多年多代定向聚合育种,选育出特矮秆彩色花油菜的不育系;以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为母本与相应不育系统的恢复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杂交和自交的育种方法,选育出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利用特矮秆彩色花油菜不育系A与相应的保持系B、恢复系C三系杂交,选育得到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杂交种并应用于生产。菜杂交种并应用于生产。菜杂交种并应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
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油菜选育
,尤其涉及一种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
二、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菜是我国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作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10147.1万亩,总产量1404.91万吨。我国油菜生产上主要栽培的是甘蓝型油菜,约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目前我国推广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全身是宝,油菜籽可以榨油,其饼粕富含蛋白质是较好的精饲料来源,菜苔可以作蔬菜食用,油菜花可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育种家们越来越重视油菜品种的改良研究。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油菜功能不断拓展,油菜已成为集油用、菜用、观光用、饲用和肥用于一体的作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菜籽油可保障市场供给,满足庞大人口不断增长的食用油及蛋白质消费需求;其榨油后的饼粕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源,可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油菜与水稻合理轮作、油菜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落花落叶和秸秆可以培肥地力,有利于后茬作物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美丽的油菜花是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最好的作物,可让油菜既卖产品又卖风景,又可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0004]目前我国生产上种植的油菜品种,无论是主栽的油用油菜,还是功能拓展后的菜用油菜、饲用油菜和观光用彩色油菜品种,株高都在150~200厘米左右。高秆油菜品种的最大问题是中后期容易倒伏,倒伏不仅影响产量,还会给机械收获带来损失率高。高秆油菜通风透光差,后期菌核病易发生,严重影响产量。
[0005]作物矮化育种是以选育矮秆或半矮秆农作物品种为主要目标的育种工作。通过矮化育种,降低植株高度,不仅使作物耐肥抗倒,而且改变了株型,可提高收获指数。水稻产量的增加与育种工作分不开。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稻育种第一次突破是矮化育种;第二次突破是“三系法杂交水稻”也是中国率先取得成功的,并至今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当前我国的油菜生产正在从手工作业向机械播种机械收获转变,油菜的抗倒性显得至关重要,油菜矮化育种是油菜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6]目前国内外油菜育种在亲本选择上,大部分都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菜品种为亲本配制组合,育种方法以杂交育种为基础,结合分子标记、基因工程技术,加速育种进程。由于三大油菜品种资源中没有特矮秆种质资源,故特矮秆性状创新难,很难获得突破性的特矮秆品种。
[0007]目前我国长江流域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株高都在150厘米以上,高的达200厘米以上。高秆油菜在山区梯田和海涂种植由于风大更容易倒伏。高秆的彩色油菜在观光农业中应用,由于枝条长影响图案制作效果和大地景观图案的造型。油菜与冬季落叶果树套种,植株高易造成果园郁闭,影响通风透光,易发病害,使用受阻。
[0008]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高,油菜机械化收获急需解决株高、抗
倒伏和抗裂角问题。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油菜品种普遍植株偏高,已经成为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上急需株高较矮,耐肥抗倒适宜机收的品种,因此开展油菜矮化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9]矮化育种以选育矮秆或半矮秆农作物品种为主要目标的育种工作。通过矮化育种,降低植株高度,不仅使作物耐肥抗倒,而且改变了株型,可提高了收获指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稻育种第一次突破就是矮化育种;第二次突破则是“三系法杂交水稻”,并至今处于世界领导地位。
[0010]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11](1)现有的油菜品种,由于植株高,需肥量大,中后期容易倒伏,不仅影响产量,还给机械收获带来损失率高的问题;高秆油菜田间通风透光差,后期菌核病易发生,严重影响产量。
[0012](2)油菜在观光农业和果园套种中,高秆油菜由于枝条长影响图案的制作效果,也不能用于景观造型,使其在观光农业中使用效果受阻;与冬季落叶果树套种,植株高易造成果园郁闭,影响通风透光,应用面积受阻。
[0013](3)油菜矮化和半矮化育种是当前油菜生产机械化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油菜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间没有特矮秆种质资源,因此油菜矮秆育种见效其微,很难获得突破性的特矮秆性状。
[0014](4)作物种间杂交育种技术难度大,种间杂交由于受染色体不配对影响存在着生殖隔离,配制的杂交组合往往都不结实,即使采用花粉诱导和胚挽救的方法,也难以收到足够的种子。因此,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在育种界数量其微。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1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包括:特矮秆亲本的选择、种间杂交组合的配制、特矮秆油菜和彩色花性状油菜的聚合育种。
[0017]进一步,所述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一,特矮秆亲本的选择;
[0019]步骤二,绿花菜与彩色油菜种间杂交,配制杂交组合;
[0020]步骤三,将绿花菜的矮秆基因和彩色花油菜基因在分离世代经多年多代定向聚合育种,从而育成特矮秆彩色花油菜的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
[0021]步骤四,采用杂交和自交的育种方法,将不育系的特矮彩色花性状转育到相应的恢复系中。创造出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相应的恢复系;
[0022]步骤五,以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为母本与相应不育系统的保持系杂交,繁育不育系,再以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为母本与相应系统的恢复系为父本,配制出杂交组合,
[0023]步骤六,利用特矮秆彩色花油菜不育系A与相应的保持系B、恢复系C,实现三系配套,得到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0024]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从十字花科作物中经大量种质资源收集、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和评价,获得特矮秆甘蓝种质绿花菜不育系。
[0025]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以绿花菜不育系A为母本,以不同彩色油菜品种B为父本,分别配制F1组合。
[0026]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在分离世代选育中,从F2代开始,各组合初花期选择植株长势长相优、带有特矮秆目标性状的单株,进行不育株和彩色花可育株成对套袋保纯选留种;每年在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一年二代交替选留种进行,直至目标性状稳定。
[0027]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将绿花菜的矮秆基因和彩色花油菜基因聚合育种,从绿花菜与彩色油菜种间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特矮秆彩色油菜的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
[0028]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将特矮秆彩色花油菜不育系为母本,以油菜萝卜质恢复系为父本,配制F1组合。
[0029]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得到的F1自交,F2代开始定向选育特矮秆彩色花油菜不育株,再与相应的可育株广泛测交,同时可育株自交留种,直至可育株目标性状稳定,从中筛选出特矮秆彩色花油菜的恢复系。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的甘蓝型特矮秆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包括:特矮秆亲本选择、种间杂交组合配制、特矮秆和彩色花性状的聚合育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特矮秆亲本的选择;步骤二,绿花菜与彩色油菜种间杂交,克服生殖隔离,配制杂交组合;步骤三,将绿花菜的矮秆基因和彩色花油菜基因在分离世代经多年多代定向聚合育种,从而育成特矮秆彩色花油菜的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步骤四,以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为母本与相应不育系统的恢复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将不育系的特矮彩色花性状转育到相应的恢复系中;步骤五,采用杂交和自交的育种方法,创造特矮秆彩色油菜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步骤六,利用特矮秆彩色花油菜不育系A与相应的保持系B、恢复系C三系杂交,得到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杂交种并应用于生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以绿花菜不育系A为母本,以不同彩色油菜B为父本,分别配制组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蓝型特矮秆彩色油菜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分离世代选育中,从组合F2代开始,各组合初花期选择植株长势长相优、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青王娟潘菊明颜伯霖
申请(专利权)人:湘湖实验室农业浙江省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