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186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防腐板,所述防腐板为高分子聚合物,还包括叠合模板、模板和木方,所述叠合模板由多点锚固防腐板与常规木质模板加工叠合而成,在构筑物壁板内侧;所述模板为常规木质模板,在构筑物壁板外侧,所述木方用于支撑叠合模板和模板,竖向布置在叠合模板与模板外侧,位于构筑物壁板内竖向布置有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用于平衡混凝土浇筑是的侧向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且其工作环境均在水下,紫外线照射少,高分子聚合物老化速度慢,使用年限较长,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与贮水构筑物的混凝土同步施工,减少了对混凝土基层处理等工序,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贮水构筑物防水防腐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及其施工方法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出现了许多具有腐蚀性的混凝土贮水构筑物,例如游泳池、污水处理池等。对于长期暴露在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需在设计阶段充分分析其储存液体的腐蚀性,选用合理的防腐蚀措施。
[0003]现阶段,各类混凝土贮水构筑物中采用的防腐蚀措施主要有:池体内壁铺贴瓷砖、池体内壁抹灰、池体内壁涂刷防腐涂料等措施。上述措施中,存在防腐措施脱落的风险,即在后期池体使用过程中,瓷砖、抹灰砂浆、涂料等容易脱落。使用瓷砖、抹灰砂浆、涂料等,都需要在主体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增加了工序,加长了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包括防腐板,所述防腐板为高分子聚合物,还包括叠合模板、模板和木方,所述叠合模板由多点锚固防腐板与常规木质模板加工叠合而成,在构筑物壁板内侧;所述模板为常规木质模板,在构筑物壁板外侧,所述木方用于支撑叠合模板和模板,竖向布置在叠合模板与模板外侧,位于构筑物壁板内竖向布置有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用于平衡混凝土浇筑是的侧向压力。
[0005]优选地,所述防腐板由锚固体和面板组成,所述锚固体呈蘑菇状,所述锚固体与面板为一体成型;均为高分子聚合物。
[0006]优选地,所述锚固体在面板上的相邻间距为50mm~80mm,锚固体呈矩形或梅花形,高度不低于50mm。
[0007]优选地,所述木方的外侧布置有钢管,用于平衡混凝土浇筑是的侧向压力。
[0008]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在池体底部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板材裁剪:防腐板裁剪适合的大小,裁剪为矩形,裁剪后每块的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步骤二、混凝土浇筑:贮水构筑物底板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步骤三、板材敷设: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在表面抹平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将腐板材敷设于混凝土上,敷设时,锚固体应向混凝土一侧,并将锚固体完全压入混凝土内,同时敷设时,沿贮水构筑物边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铺设,两块板材之间的缝隙,控制在5mm以内,不叠合;步骤四、板缝焊接:混凝土终凝之后,对裁剪后的板材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处理,焊接时,将电热熔焊机控制温度在220℃至250℃之间,将焊缝补材加热软化后,贴至接缝处,粘贴时,需控制焊缝补材位置,使之位于板缝中间,两侧搭接宽度不小于30mm。
[0009]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在池体壁板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板材裁剪:为方便施工,将防腐板裁剪为木质模板大小;步骤二、叠合模板制作:将裁剪好的防腐板材,用气钉枪固定在木质木板上,固定时,面板与模板贴合,锚固体向外,固定好之后,用刮刀,刮去螺杆眼处的锚固体,并用钻机钻孔,以便螺杆可以顺利传入;步骤三、模板施工;步骤四、混凝土浇筑步骤五、模板拆除及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处理步骤六、接缝焊接及螺杆眼处理:混凝土终凝之后,对裁剪后的板材之间的缝隙和螺杆眼进行焊接处理,焊接时,将电热熔焊机控制温度在220℃至250℃之间,将焊缝补材加热软化后,贴至接缝处,粘贴时,需控制焊缝补材位置,使之位于板缝中间,两侧搭接宽度不小于30m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整体性好。本专利技术板材通过锚固体,锚入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形成整体,不会脱落,整体性好。
[0011]2、使用年限长。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且其工作环境均在水下,紫外线照射少,高分子聚合物老化速度慢,使用年限较长。
[0012]3、减少工序,缩短施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专利技术与贮水构筑物的混凝土同步施工,减少了对混凝土基层处理等工序,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壁板施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池体底部板材补缝焊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池体池壁板材补缝焊接示意图。
[0014]图中:a

锚固体;b

面板;1

防腐板;2

叠合模板;3

模板,4

木方,5

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6

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6]参照图1至5,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包括:多点锚固防腐板,所述防腐板1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叠合模板2,所述叠合模板2由多点锚固防腐板1与常规木质模板加工叠合而成,在构筑物壁板内侧;模板3,所述模板3为常规木质模板,在构筑物壁板外侧;木方4,所述木方4用于支撑叠合模板和模板,竖向布置在叠合模板与模板外侧;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5,所述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5置于构筑物壁板内,用于平衡混凝土浇筑是的侧向压力;钢管6,所述钢管6置于木方外侧,用于支撑木方,平衡混凝土
侧向压力。
[0017]所述防腐板由锚固体和面板组成,所述锚固体(a)呈蘑菇状,间距50mm~80mm,矩形或梅花形布置,高度不低于50mm;面板(b),所述面板(b),厚度不少于3mm;锚固体(a)与面板(b)为一整体;均为高分子聚合物。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及其在贮水构筑物工程中的施工工艺,贮水构筑物底板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板材裁剪。为施工方便,根据构筑物平面尺寸,将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裁剪适合的大小,通常裁剪为矩形,裁剪后每块的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0019]步骤2:混凝土浇筑。贮水构筑物底板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
[0020]步骤3:板材敷设。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在表面抹平后,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即混凝土浇筑出料后的45分钟至3小时内,具体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特性确定,防腐板材敷设于混凝土上。敷设时,一锚固体应向混凝土一侧,并将锚固体完全压入混凝土内,使面板与混凝土充分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敷设时,沿贮水构筑物边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铺设。两块板材之间的缝隙,控制在5mm以内,但不可叠合。
[0021]步骤4:板缝焊接。混凝土终凝之后,对裁剪后的板材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处理。焊接时,将电热熔焊机控制温度在220℃至250℃之间,将焊缝补材加热软化后,贴至接缝处。粘贴时,需控制焊缝补材位置,使之位于板缝中间,两侧搭接宽度不小于30mm。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及其在贮水构筑物工程中的施工工艺,贮水构筑物壁板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板材裁剪。为方便施工,将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裁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腐板,所述防腐板为高分子聚合物,还包括叠合模板、模板和木方,所述叠合模板由多点锚固防腐板与常规木质模板加工叠合而成,在构筑物壁板内侧;所述模板为常规木质模板,在构筑物壁板外侧,所述木方用于支撑叠合模板和模板,竖向布置在叠合模板与模板外侧,位于构筑物壁板内竖向布置有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用于平衡混凝土浇筑是的侧向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板由锚固体和面板组成,所述锚固体呈蘑菇状,所述锚固体与面板为一体成型;均为高分子聚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体在面板上的相邻间距为50mm~80mm,锚固体呈矩形或梅花形,高度不低于5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方的外侧布置有钢管,用于平衡混凝土浇筑是的侧向压力。5.一种新型多点锚固防腐板材在池体底部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板材裁剪:防腐板裁剪适合的大小,裁剪为矩形,裁剪后每块的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步骤二、混凝土浇筑:贮水构筑物底板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步骤三、板材敷设: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在表面抹平后,在混凝土初凝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熔陈刚唐世威全有维王安顺光凯孔维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