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758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包括骨架和装配于骨架的上轭磁芯、下轭磁芯和三个中柱磁芯,以及每个中柱磁芯对应的线圈,磁芯均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骨架包括两个骨架板和连接于两骨架板之间的空心筒、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确保性能的同时简化了结构,组装方便,耗时小,适用于自动化生产。适用于自动化生产。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磁集成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三相差模电感的磁集成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骨架、上轭磁芯1、下轭磁芯2、三个中柱磁芯3、三个线圈4。上轭磁芯1、下轭磁芯2、三个中柱磁芯3为硅钢片层叠组装构成。骨架包括两个相对的骨架板5,两个骨架板5彼此相对的内侧板面之间设置有三个空心筒6,每个骨架板5对应空心筒6端部位置分别设有贯通骨架板的镂空窗口5.1,每个空心筒6两端分别对齐接触两个骨架板5对应位置的镂空窗口5.1。相邻空心筒6之间插入有隔板7,三个中柱磁芯3一一对应设于三个空心筒6内部,三个线圈4一一对应绕于三个空心筒6外,由隔板7隔开相邻空心筒6上的线圈4。上轭磁芯1固定于其中一个骨架板5的外侧板面,下轭磁芯2固定于另外一个骨架板的外侧板面,每个镂空窗口5.1中分别设有气隙片8,由气隙片8在对应中柱磁芯3与上轭磁芯1、下轭磁芯2之间形成气隙。上轭磁芯1、下轭磁芯2相同方向的一侧侧面分别通过固定板9连接,并且两个骨架板5相同方向的一侧侧边之间连接有底板10,底板10用于定位线圈引出PIN脚。
[0003]现有技术的三相差模电感存在组装难度大、耗时多、成本高的问题,其原因是磁芯由硅钢片层叠组装构成,硅钢片材料不易获取因此成本高,并且硅钢片层叠时组装难度大、耗时多;同时骨架部件较多,由于采用硅钢片作为磁芯材料必须在骨架中安装气隙片,也导致整个三相差模电感的组装存在难度大、耗时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存在的组装难度大、耗时多、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包括骨架和装配于骨架的上轭磁芯、下轭磁芯和三个中柱磁芯,以及每个中柱磁芯对应的线圈,各个磁芯均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磁芯材料为金属粉芯磁性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磁芯材料为硅钢磁性材料。
[0009]进一步的,所述磁芯材料为非晶态磁性材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骨架板,两骨架板彼此相对的内侧板面之间连接有三个空心筒,每个骨架板对应空心筒位置分别设有贯通骨架板的镂空窗口,每个镂空窗口分别与对应的空心筒内连通,相邻空心筒之间还分别设有隔板,每个隔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骨架板的内侧板面,三个中柱磁芯一一对应装配于三个空心筒内,三个线圈一一对应绕于三个空心筒外,由隔板隔开相邻空心筒上的线圈,所述上轭磁芯装配于其中一个骨架板的外侧板面,下轭磁芯装配于另外一个骨架板的外侧板面,每个中柱磁芯的一端穿过对应的镂空窗口并与上轭磁芯接触,每个中柱磁芯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位置的镂空
窗口并与下轭磁芯接触。
[0011]进一步的,每组空心筒分别分为两段分筒,两段分筒通过各自一端相互对合连通形成完整空心筒,其中一段分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骨架板内侧板面的镂空窗口位置,另一段分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另外一个骨架板内侧板面的镂空窗口位置。
[0012]进一步的,每个隔板均分为两段分板,两段分板通过各自一端相互对接形成完整隔板,其中一段分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骨架板内侧板面,另一段分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另外一个骨架板内侧板面。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底板连接于两个骨架板相同方向侧边之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为:
[0015]1.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磁芯不局限于采样硅钢磁性材料,还可以采用常见的包括铁硅、铁硅铝在内的金属粉芯磁性材料,以及非晶态磁性材料,因此可降低磁芯的成本。
[0016]2、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磁芯均为块状结构,因此更容易组装,减少了叠硅钢片的时间。
[0017]3、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磁芯为磁性材料的块状体,特别是为金属粉芯磁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时,利用金属粉芯磁性材料自身结构材料颗粒间有间隙的特点,因此整个结构中可以取消气隙片,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和组装工序。
[0018]4、本专利技术中的骨架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得线圈、磁芯、骨架组装更简单,在确保线圈与中柱磁芯之间、线圈之间完全隔离具有足够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了部件,也就减少了组装工序,从而减少了工时。
[0019]5、本专利技术结构变得简单,品质也更可靠,降低了组装不良的风险;骨架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得从物理上线圈与磁芯,线圈与线圈完全隔离,使用更安全;
[0020]6.在制造上,本专利技术磁集成结构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三相差模电感整体结构装配图。
[0022]图2是现有技术三相差模电感结构分解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装配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骨架结构装配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磁芯共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包括骨架、上轭磁芯1、下轭磁芯2和三个中柱磁芯3,以及每个中柱磁芯3对应的线圈4。
[0029]上轭磁芯1、下轭磁芯2和三个中柱磁芯3均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磁性材料为硅钢磁性材料,或者为金属粉芯磁性材料,或者为非晶态磁性材料。当磁性材料为硅钢磁性材料时,通过机器将硅钢磁性材料铆压叠成块状体作为磁芯,或者通过激光焊/氩焊等将硅钢磁性材料叠装焊接一起成块状体作为磁芯,或者通过粘接将硅钢磁性材料叠装粘接一起成块状体作为磁芯。当磁性材料为包括铁硅、铁硅铝在内的金属粉芯磁性材料时,或者非晶
态磁性材料时,可将多段金属粉芯磁性材料或者非晶态磁性材料粘接组合成块状体作为磁芯。
[0030]如图4、图5所示,骨架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骨架板5,两骨架板5彼此相对的内侧板面之间连接有三个空心筒6,每个空心筒6分为上下两段分筒,每个空心筒6中下段分筒6.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方的骨架板5,每个空心筒6中上段分筒6.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方的骨架板,每个空心筒6中上段分筒6.2的下端、下段分筒6.1的上端对合连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空心筒6筒体结构。两个骨架板5相同方向的一侧侧边之间通过底板10连接。
[0031]下方的骨架板5对应各个下段分筒6.1下端位置分别设有上下贯通下方的骨架板5的镂空窗口5.1,上方的骨架板对应各个上段分筒6.2上端位置分别设有上下贯通上方的骨架板的镂空窗口,下方骨架板5的镂空窗口5.1与对应的下段分筒6.1内连通,上方骨架板的镂空窗口与对应的上段分筒6.2内连通。骨架5采用绝缘材料一体成型。
[0032]相邻空心筒6之间还分别设有隔板7,每个隔板7分为上、下两段分板,每个隔板7中下段的分板7.1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包括骨架和装配于骨架的上轭磁芯、下轭磁芯和三个中柱磁芯,以及每个中柱磁芯对应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各个磁芯均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所述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骨架板,两骨架板彼此相对的内侧板面之间连接有三个空心筒,三个中柱磁芯一一对应装配于三个空心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骨架板对应空心筒位置分别设有贯通骨架板的镂空窗口,每个镂空窗口分别与对应的空心筒内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空心筒之间还分别设有隔板,每个隔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骨架板的内侧板面,三个线圈一一对应绕于三个空心筒外,由隔板隔开相邻空心筒上的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轭磁芯装配于其中一个骨架板的外侧板面,下轭磁芯装配于另外一个骨架板的外侧板面。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相差模电感磁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中柱磁芯的一端穿过对应的镂空窗口并与上轭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国曾海峰贾希凌吴远思马桂林杨志刚黄超龄肖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安远县美景电子有限公司安徽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