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51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属于艾奇逊炉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属于艾奇逊炉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年产量出现迅猛增长,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度攀升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负极材料基本上采用与电解液兼容性好

充放电性能优异的人造石墨微粉,以艾奇逊炉
(Acheson furnace)
为代表的石墨化炉,是生产这种人造石墨微粉最常用的设备

人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的温度通常达到
2800℃

3000℃
,炉中的物料在高温下产生大量的烟气,二氧化硫
(SO2)
是其中一种成分,并且含量较高
。SO2
直接呼入人体会影响呼吸道健康,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影响土壤环境,因此,石墨化炉产生的烟气必须脱硫之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

[0003]经过检索,公开号为
CN109621646A
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窑炉烟气脱氟脱硫除尘方法及设备,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依次串接的脱氟单元

脱硫单元

除尘单元,通过脱氟单元将烟气中的高浓度
SiF4
气体用水洗涤方法生成氟硅酸
(H2SiF6)
和硅胶
(SiO2)
,回收氟资源

脱氟单元设备包括:脱氟塔

工艺水箱

喷淋总管

脱氟塔喷嘴

脱氟工艺水泵

脱氟工艺水流量计

返料结晶槽

钢丝网填料;脱硫单元设备包括:脱硫塔

文丘里装置

文丘里扩散段

脱硫喷嘴

脱硫水泵

返料斜槽手动阀

消石灰输送装置;除尘单元设备包括:布袋除尘器

返料空气斜槽

循环灰流量调节阀

外排灰气动阀

仓泵

灰库

流化风机

烟气引风机

烟囱

[0004]上述方案通过对废气依次进行脱氟

脱硫

除尘,实现无污染排放的目标,如前述方案,现有的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湿式脱硫,并将除尘设置于脱硫工艺的下端,使得在湿式脱硫产生的废液中含烟尘颗粒较多,无法多废液进行直接回收利用,需要进一步处理,工艺步骤繁琐且成本较高,但是若将位于尾端的布袋除尘器直接移至前端,高温烟气容易烧坏布袋除尘器内的滤尘带,使用寿命极低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硫废液中烟尘颗粒较多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包括:除尘筒,所述除尘筒包括位于顶部的圆柱段

连接于所述圆柱段底部的圆锥段,所述除尘筒顶部穿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所述除尘筒呈同轴设置,所述除尘筒底部设有集尘箱;环形气管,套设于所述除尘筒外部,所述环形气管一侧连通有进烟管;进气组件,连通于所述除尘筒和所述环形气管之间,且绕除尘筒周向均匀设有若
干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压缩管,所述压缩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环形气管和所述除尘筒,所述压缩管内靠近所述除尘筒的一端均设有活塞块,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环形气管的一端设有止回机构,所述进气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管位于所述活塞块和所述止回机构之间的部分,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除尘筒;环形换热管,所述环形换热管套设于所述除尘筒外部且位于所述环形气管内侧,所述压缩管穿过所述环形换热管,所述环形换热管两侧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若干活塞块沿所述压缩管往复运动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进气管均沿所述除尘筒切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除尘筒的一端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套设于所述排烟管的转动套筒

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套筒外壁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周壁开设有绕其环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活塞块靠近所述除尘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除尘筒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均呈
T
型;所述转动套筒顶部穿出并延伸至所述除尘筒上方,所述转动套筒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除尘筒顶部通过轴座转动支承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连接有电机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上均设有用于启闭进气管与所述压缩管之间接口的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管外壁且位于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活塞块一侧的第一插接壳

固定连接于压缩管外壁且位于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止回机构一侧的第二插接壳

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壳内的封板

设置于所述封板和所述活塞块之间的联动件,所述第一插接壳和所述第二插接壳均连通于所述进气管,当所述封板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壳内时封闭所述进气管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管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壳

开设于所述压缩管内壁且连通于所述移动壳内部的移动槽

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块侧部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壳内的连接环

沿所述移动壳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壳内的驱动杆,所述连接环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杆,所述连接环内壁与所述驱动杆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移动壳和所述第一插接壳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封板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回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管内部的支撑环

位于所述支撑环靠近所述活塞块一侧的封块

设置于所述封块和所述压缩管内壁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支撑环内径朝向远离所述活塞块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封块呈锥台状,所述封块直径朝向远离所述活塞块的方向逐渐增大且与所述支撑环内壁相配合;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环远离所述活塞块一侧的固定环

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外壁和所述压缩筒内壁之间的若干固定杆

滑动插接于固定环内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块的限位柱

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柱另一端的限位块

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限位块和固定环的复位弹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筒
(1)
,所述除尘筒
(1)
包括位于顶部的圆柱段
(6)、
连接于所述圆柱段
(6)
底部的圆锥段
(7)
,所述除尘筒
(1)
顶部穿设有排烟管
(9)
,所述排烟管
(9)
与所述除尘筒
(1)
呈同轴设置,所述除尘筒
(1)
底部设有集尘箱
(8)
;环形气管
(2)
,套设于所述除尘筒
(1)
外部,所述环形气管
(2)
一侧连通有进烟管
(10)
;进气组件
(3)
,连通于所述除尘筒
(1)
和所述环形气管
(2)
之间,且绕除尘筒
(1)
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组;所述进气组件
(3)
包括进气管
(11)
和压缩管
(12)
,所述压缩管
(12)
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环形气管
(2)
和所述除尘筒
(1)
,所述压缩管
(12)
内靠近所述除尘筒
(1)
的一端均设有活塞块
(13)
,所述进气管
(11)
靠近所述环形气管
(2)
的一端设有止回机构
(14)
,所述进气管
(11)
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管
(12)
位于所述活塞块
(13)
和所述止回机构
(14)
之间的部分,所述进气管
(11)
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除尘筒
(1)
;环形换热管
(4)
,所述环形换热管
(4)
套设于所述除尘筒
(1)
外部且位于所述环形气管
(2)
内侧,所述压缩管
(12)
穿过所述环形换热管
(4)
,所述环形换热管
(4)
两侧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驱动机构
(5)
,用于驱动若干活塞块
(13)
沿所述压缩管
(12)
往复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进气管
(11)
均沿所述除尘筒
(1)
切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
(11)
靠近所述除尘筒
(1)
的一端朝向下方倾斜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
(5)
包括转动套设于所述排烟管
(9)
的转动套筒
(15)、
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套筒
(15)
外壁的偏心轮
(16)
,所述偏心轮
(16)
周壁开设有绕其环向延伸的滑槽
(17)
,所述活塞块
(13)
靠近所述除尘筒
(1)
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除尘筒
(1)
内的连接杆
(18)
,所述连接杆
(18)
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17)
内的滑块
(19)
,所述滑块
(19)
和所述滑槽
(17)
均呈
T
型;所述转动套筒
(15)
顶部穿出并延伸至所述除尘筒
(1)
上方,所述转动套筒
(15)
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
(20)
,所述除尘筒
(1)
顶部通过轴座转动支承有蜗杆
(21)
,所述蜗杆
(21)
一端连接有电机
(22)。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
(11)
上均设有用于启闭进气管
(11)
与所述压缩管
(12)
之间接口的阀机构
(31)
,所述阀机构
(31)
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管
(12)
外壁且位于所述进气管
(11)
靠近所述活塞块
(13)
一侧的第一插接壳
(32)、
固定连接于压缩管
(12)
外壁且位于所述进气管
(11)
靠近所述止回机构
(14)
一侧的第二插接壳
(33)、
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壳
(32)
内的封板
(34)、
设置于所述封板
(34)
和所述活塞块
(13)
之间的联动件
(35)
,所述第一插接壳
(32)
和所述第二插接壳
(33)
均连通于所述进气管
(11)
,当所述封板
(34)
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壳
(33)
内时封闭所述进气管
(11)。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
(35)
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管
(12)
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壳
(36)、
开设于所述压缩管
(12)
内壁且连通于所述移动壳
(36)
内部的移动槽
(37)、
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块
(13)
侧部且
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壳
(36)
内的连接环
(38)、
沿所述移动壳
(36)
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壳
(36)
内的驱动杆
(39)
,所述连接环
(38)
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杆
(39)
,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通李跃午高顺宾张结实余志国庞川赵向民邱世尧
申请(专利权)人:五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