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系统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48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6
用于可扩展植入物和支架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包括可调节张紧构件,其控制植入物沿植入物长度的扩展。张紧构件缠绕到位于输送系统的远端分段上的一个或多个转子上,转子旋转以解开张紧构件并递增扩展植入物。还提供定位机构以在输送期间调整植入物的位置和取向。在输送期间调整植入物的位置和取向。在输送期间调整植入物的位置和取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送系统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1)要求2022年4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63/178,390的美国临时申请、2021年2月1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63/150,518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2021年4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63/178,390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以及本申请(2)是2021年2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17/179,308的美国申请的部分延续。本申请涉及2021年2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63/148,124的美国临时申请、2020年10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63/106,871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2020年10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17/083,266的美国申请,出于任何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申请总体上涉及可扩展和支架装置的输送,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可扩展或支架植入物微创输送到例如心血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心脏瓣膜置换术。
[0003]心脏瓣膜疾病是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的重大负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2

3%,并且在老龄化人群中患病率不断增加。瓣膜疾病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自身免疫、感染和退行性原因。瓣膜疾病的流行病学也随瓣膜受累而变化,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是全球原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狭窄的原因,但在发达国家,左心室功能障碍继发性二尖瓣疾病更为常见。
[0004]尽管在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当前临床指南中,手术修复和瓣膜置换仍然是许多二尖瓣疗法的主要手段,但建议某些患者人群使用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在2017重点更新和2014瓣膜疾病患者管理的指南中,AHA/ACC建议经皮二尖瓣球囊联合切开术治疗严重的二尖瓣狭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治疗某些症状严重的原发性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这些患者有合理预期寿命,由于合并症而成为非手术治疗的候选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与更成熟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治疗相比,二尖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困难挑战了经导管二尖瓣治疗的进一步发展。远程解剖位置和目标解剖位置之间的曲折解剖路径通常会对输送系统施加应力和应变,这可能影响输送系统近端上的控制与装置远端上的效应器之间的一致性。
[0006]为了促进在目标位置处的扩展和释放,输送系统可以包括可调节的径向张紧系统,该张紧系统通过张紧构件的延伸来提供对植入物扩展的控制。张紧构件包含在输送系统的远端区域内,因此不会在输送系统的近端控制区域和远端区域之间的距离上受到拉伸或滑动,或也不会受到仅通过固定鞘管保持在塌缩构造中的可扩展心脏瓣膜的弹出效应的影响。
[0007]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向或定位机构,以便于在植入物扩展和释放之前和/或期间将植入物最终定位和定向在目标位置处。定位机构可以包括延伸机构,其被配置为调整输送系统的远端分段的纵向位置,而不相对于患者
的解剖结构重新定位整个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单轴和多轴转向机构,以便于输送系统通过解剖结构的插入和导航,以及在输送过程期间调整输送系统的远端分段和植入物的姿态。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第一致动器;联接到所述手柄的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包括远端部分、近端部分和其间的中间部分;联接至所述第一致动器并位于所述导管主体中的可旋转驱动轴;附接至所述导管主体的第一定子壳体,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附接至所述可旋转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中的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张紧线(张力线)附接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导管主体上的可移动鞘管。所述输送系统还可包括自扩展植入物,所述植入物包括收缩构造和扩展构造,以及第一张紧构件,其可释放地联接至自扩展植入物并固定地联接至第一转子的附接部位。第一张紧构件可以进一步围绕第一转子缠绕,并且可以围绕第一转子至少缠绕三次。输送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定子壳体,所述第二定子壳体附接至所述导管主体并与第一定子壳体间隔开,所述第二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附接至所述可旋转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二定子壳体中,所述第二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张紧线附接部位。输送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定子壳体,所述第三定子壳体附接至所述导管主体并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和第二定子壳体间隔开,所述第三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第三转子,所述第三转子附接至所述可旋转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三定子壳体中,所述第三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张紧线附接部位。第一定子壳体可以大于第二定子壳体,并且第一转子大于第二转子。第一定子壳体可以大于第二定子壳体和第三定子壳体两者,并且第一转子大于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所述近端手柄还可以包括第一致动器锁,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锁包括锁定构造和解锁构造,并且被偏置到所述锁定构造。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导管延伸组件,所述导管延伸组件被配置为可逆地调节导管主体的远端部分和中间部分之间的纵向间距。所述导管延伸组件包括具有近端螺纹内腔的近端壳体、远端壳体和位于所述近端螺纹内腔中并联接至所述远端壳体的螺纹延伸轴。所述近端壳体和远端壳体包括位于其间的狭槽接口,以抵抗它们之间的旋转位移。近端手柄还可以包括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联接到所述螺纹延伸轴。输送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转向组件,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包括第一分段管状主体和第一多根细长转向线。第一转向组件可位于所述导管延伸组件的近端。第一分段管状主体可以包括激光切割的管状主体。所述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转向组件,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包括第二分段管状主体和第二多根转向线。第二操纵组件可以位于所述导管延伸组件的远端。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和第二转向组件可以包括不同的弯曲构造。例如,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可以包括双向转向组件,并且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可以包括四向转向组件。第一分段管状主体可以包括通过活动铰链附接的分段。第二分段管状主体可以包括多个离散的分段。所述多个离散分段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非平面端开口。非平面端开口包括双曲抛物面形状。多个离散分段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周边缓冲器,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导管主体的远端部分的内腔内可滑动。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上的第一引导结构。第一引导结构可以是第一引导环。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管主体上的第二引导结构。所述第二引导结构包括第二引导环和环支撑件。所述第一引导环和所述第二引导环具有相同的内径。
[000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第一致动器;联接至所述手柄的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包括第一可旋转驱动轴,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轴联接至第一致动器并且位于所述导管主体内,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轴包括在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轴的远端处的第一机械相互配合接口;和联接至所述导管主体的第一锁定结构;植入物输送主体,所述植入物输送主体包括第一定子壳体,所述第一定子壳体附接至所述植入物输送主体,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以及第二可旋转驱动轴,所述第二可旋转驱动轴位于所述植入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第一致动器;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联接到所述手柄,所述导管主体包括远端部分、近端部分和其间的中间部分;可旋转驱动轴,所述可旋转驱动轴联接至所述第一致动器并且位于所述导管主体中;第一定子壳体,所述第一定子壳体附接至所述导管主体,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附接至所述可旋转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中,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张紧线附接部位;和可移动鞘管,所述可移动鞘管位于所述导管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扩展植入物,所述植入物包括收缩构造和扩展构造;和第一张紧构件,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可释放地联接至自所述扩展植入物并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转子的所述附接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构件进一步缠绕在所述第一转子周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围绕所述第一转子缠绕至少三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定子壳体,所述第二定子壳体附接至所述导管主体并与第一定子壳体间隔开,所述第二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附接至所述可旋转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二定子壳体中,所述第二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张紧线附接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定子壳体,所述第三定子壳体附接至所述导管主体并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定子壳体间隔开,所述第三定子壳体包括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第三转子,所述第三转子附接至所述可旋转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三定子壳体中,所述第三转子包括至少一个张紧线附接部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大于所述第二定子壳体,并且所述第一转子大于所述二转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壳体大于所述第二定子壳体和所述第三定子壳体,并且所述第一转子大于所述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手柄还包括第一致动器锁,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锁包括锁定和解锁构造,并且被偏置到所述锁定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延伸组件,所述导管延伸组件被配置为可逆地调节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远端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之间的纵向间距。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延伸组件包括具有近端螺纹内腔的近端壳体、远端壳体和位于所述近端螺纹内腔中并联接至所述远端壳体的螺纹延伸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壳体和所述远端壳体包括位于其间的狭槽接口,以抵抗它们之间的旋转位移。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手柄还包括联接至所述螺纹延伸轴的第二致动器。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向组件,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包括第一分段管状主体和第一多根细长转向线。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位于所述导管延伸组件的近端。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管状主体包括激光切割管状主体。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转向组件,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包括第二分段管状主体和第二多根转向线。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组件位于所述导管延伸组件的远端。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包括不同的弯曲构造。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包括双向转向组件,并且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包括四向转向组件。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管状主体包括通过活动铰链附接的分段。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管状主体包括多个离散分段。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输送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开普斯坦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