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38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属于通风管道清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柔性除污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风管道清理
,具体是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风管道是为了使室内外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

[0003]目前,通风管道因其内流通的空气中大多含有灰尘等杂物,这些灰尘杂物粘附在通风管道内壁上,一方面容易造成通风管道的堵塞,另一方面容易滋生细菌,而滋生的细菌随着后续空气的流动进入室内,进而威胁室内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对通风管道内壁进行定期清洁除污

[0004]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清洁机器人沿通风管道内部自行行走的方式对通风管道内壁进行清洁除污,然而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大多是借助行走轮沿通风管道内壁滚动的方式行走,由于通风管道内壁含有灰尘杂物,使得行走轮与通风管道内壁的摩擦阻力较小,导致行走不便,进而影响通风管道内壁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包括第一柔性除污组件

注气组件

驱动组件以及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间隔分布,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沿通风管道内部以交替行进的方式移动,所述注气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相连,当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沿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行进时,所述注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内部注入空气,以驱使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膨胀并抵接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进而对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的行进提供支撑,当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沿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行进时,所述注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内部注入空气,以驱使第一柔性除污组件膨胀并抵接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进而对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的行进提供支撑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外壁的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环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外壁的第二
柔性层,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管道,所述支撑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并连接有端块,所述端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

不完全齿轮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第二齿条安装在所述支撑管道侧壁上并能够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层内侧连通,另一端通过柔性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远离所述柔性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层内侧连通,所述注气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管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气管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注气组件包括柱塞杆

第一齿条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柱塞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内部,所述第一气管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柱塞杆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柱塞杆的一端自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第一气管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齿条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条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齿条提供弹性拉力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者金属弹片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柔性层以及所述第二柔性层为橡胶层或者硅胶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管道一端还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支撑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风管道外部并与装有清洗液的容器通过水泵连接,所述支撑管道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需要对通风管道内壁进行清洁以及除污时,可将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以及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共同置于通风管道内部,随后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在通风管道内部以交替行进的方式移动,进而对通风管道内壁上附着的杂物进行清理,在第一柔性除污组件沿通风管道内部行进时,利用注气组件向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内部注入空气,使得第二柔性除污组件膨胀并抵接于通风管道内壁,进而对第一柔性除污组件的行进提供支撑,以提高第一柔性除污组件对于通风管道内壁上杂物的清理效果,在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沿通风管道内部行进时,利用注气组件向第一柔性除污组件内部注入空气,使得第一柔性除污组件膨胀并抵接于通风管道内壁,进而对第二柔性除污组件的行进提供支撑,以提高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对于通风管道内壁上杂物的清理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柔性除污组件,并配合驱动组件以及注气组件带动两组柔性除污组件沿通风管道内部稳定的交替行进,从而提高通风管道内壁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中第一除污组件与第二除污组件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图1中
A
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
B
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
10

第一柔性除污组件
、101

第一支撑板
、102

第一柔性层
、103

第一气管
、104

支撑板
、105

滑槽
、20

注气组件
、201

柱塞杆
、202

连杆
、203

第一齿条
、204

第一弹性件
、30

驱动组件
、301

转轴
、302

不完全齿轮
、303

第二齿条
、40

柔性气管
、50

第二柔性除污组件
、501

第二支撑板
、502

第二柔性层
、503

第二气管
、504

支撑管道
、505

喷嘴
、506

第二弹性件
、50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除污组件

注气组件

驱动组件以及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间隔分布,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沿通风管道内部以交替行进的方式移动,所述注气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相连,当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沿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行进时,所述注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内部注入空气,以驱使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膨胀并抵接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进而对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的行进提供支撑,当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沿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行进时,所述注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内部注入空气,以驱使第一柔性除污组件膨胀并抵接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进而对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的行进提供支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管道表面清洁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除污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外壁的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除污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环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外壁的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管道,所述支撑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并连接有端块,所述端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

不完全齿轮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第二齿条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平蒿志强黄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点夺机电工程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