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及发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13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活垃圾发酵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及发酵方法,包括:加氧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及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垃圾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及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餐厨垃圾发酵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生活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肥料的过程

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反应,需要微生物参与

生活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食物残渣

剩菜剩饭

果皮等,这些有机物质在适宜的温度

湿度和氧气条件下,会被微生物分解

微生物包括细菌

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酶,通过酶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0003]发酵过程需要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

温度一般控制在
40

60
摄氏度之间

氧气供应也很重要,通常通过定期翻动垃圾或增加通风设施来提供足够的氧气

在餐厨垃圾发酵的过程中,有机物质逐渐被微生物分解为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可以用来加热或发电

[0004]生活餐厨垃圾在进行发酵时,需要使用发酵装置,但是现有的发酵装置在使用时,只是对发酵罐内部进行搅拌,使得空气自然流入,这种加氧方式无法将氧气在搅拌的同时输送到发酵罐的最底部,导致底部的生活餐厨垃圾外表面的菌无法充分接触氧气,从而造成局部区域缺氧,导致发酵罐内部的发酵物不均匀发酵,使得生活餐厨垃圾残渣初级发酵阶段通常需要1‑2周的时间,次级发酵阶段通常需要2‑4周的时间,所以总的一般需要4‑8周的时间,从而降低发酵罐内部发酵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及发酵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如何在发酵罐内部搅拌的同时,将空气添加到发酵罐内部底端,使得发酵物均匀发酵缩短时间提高发酵罐的发酵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包括:加氧部件

封挡部件

发酵部件和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固定安装在发酵部件的底部,所述封挡部件转动安装在发酵部件的一端内部,所述加氧部件固定安装在发酵部件的一端顶部外表面;所述加氧部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中心转动卡接有齿轮轴,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且位于齿轮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转动卡接有加速轴,所述防护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加氧喷嘴;所述封挡部件的内部设置有封挡板,所述封挡板的顶部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封挡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封挡板的底部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堵架

[0007]所述发酵部件的内部设置有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底部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发酵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发酵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
轴,所述发酵罐的一端顶部边缘外表面焊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内部对称转动卡接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盘;所述传动齿盘的侧面中心焊接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链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传动链条的中部内表面啮合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侧面中心焊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料斗的内部底端倾斜焊接有过滤板,所述发酵罐的中部外表面以及发酵罐的一端底部外表面均转动安装有密封盖板,所述发酵罐的一端外表面且位于料斗的底端焊接有排液筒,所述排液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

[0008]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在发酵罐的底部中心,且所述导管外表面的加氧喷嘴与发酵罐的底端内部贯通插接,所述防护罩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发酵罐的一端顶部外表面,所述扇叶通过齿轮轴与加速轴啮合连接

[0009]所述清堵架在排液筒内部顶端与过滤板的底面活动插接,所述封挡板转动卡接在料斗的内部底端且位于过滤板的上表面边缘,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加速轴的一端外表面啮合连接

[0010]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发酵罐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挡板通过顶部一端的传动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破碎辊一端之间通过传动齿盘转动连接

[0011]所述料斗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连接绳在料斗的内部搭接在限位杆外表面,所述料斗的内部底端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

[0012]所述清堵架通过限位滑槽滑动卡接在料斗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与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料斗内部底端与发酵罐的一端内部贯通连接

[0013]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发酵方法:步骤一

先启动生活垃圾发酵装置,然后将生活餐厨垃圾倒入料斗的内部,转动的破碎辊会将下落的生活餐厨垃圾粉碎下落到过滤板上表面,同时封挡板会对粉碎的生活餐厨垃圾进行阻挡;步骤二

粉碎产生的水分会通过过滤板向下排放,最后通过导液管排放到收集箱的内部进行收集,然后再驱动电机转动时,会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第二传动链轮同步转动,而第二传动链轮会通过扇形齿轮带动封挡板偏转,同时过滤板上表面过滤后的餐厨垃圾下滑到发酵罐的内部即可;步骤三

在扇形齿轮与传动齿轮分离时,封挡板会在顶部两端的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翻转,从而对料斗的内部底端进行封堵;步骤四

在第一传动链轮转动的同时,会通过第一传动链条带动加速轴同步转动,加速轴会带动齿轮轴快速转动,而齿轮轴会带动扇叶快速转动,将空气通过输送管输送到导管的内部,在通过加氧喷嘴将空气均匀输送到发酵罐的内部即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发酵罐的顶部设置破碎辊,能够直接对生活餐厨垃圾进行粉碎,避免使用其他的粉碎设备对生活餐厨垃圾进行粉碎后,再输送输送够添加到发酵罐内部,减少发酵步骤,而且搅拌轴同步对发酵罐内部的发酵物进行搅拌,能够使得加氧喷嘴喷出的空气均匀分布在发酵罐的内部进行均匀发酵,从而防止局部缺氧发酵不完全延长发酵时间,降低对发酵罐对生活餐厨垃圾发酵的效率;
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加氧部件

封挡部件和发酵部件之间的配合运行,能够在搅拌轴对发酵罐内部的发酵物进行搅拌的同时,将氧气添加到发酵罐内部底端,使得发酵菌与氧气充分接触,防止发酵过程中的缺氧,保证发酵物均匀完全发酵缩短发酵时间,同时提高发酵罐的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包括:加氧部件(1)

封挡部件(2)

发酵部件(3)和收集箱(4),所述收集箱(4)固定安装在发酵部件(3)的底部,所述封挡部件(2)转动安装在发酵部件(3)的一端内部,所述加氧部件(1)固定安装在发酵部件(3)的一端顶部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氧部件(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
15
),所述支撑架(
15
)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
11
),所述防护罩(
11
)的内部中心转动卡接有齿轮轴(
13
),所述防护罩(
11
)的内部且位于齿轮轴(
13
)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扇叶(
12
),所述支撑架(
15
)的上表面转动卡接有加速轴(
14
),所述防护罩(
11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
16
),所述输送管(
16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
17
),所述导管(
17
)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加氧喷嘴(
18
);所述封挡部件(2)的内部设置有封挡板(
22
),所述封挡板(
22
)的顶部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
21
),所述封挡板(
22
)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
23
),所述封挡板(
22
)的底部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24
),所述连接绳(
24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堵架(
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部件(3)的内部设置有发酵罐(
31
),所述发酵罐(
31
)的底部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架(
36
),所述发酵罐(
31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35
),所述驱动电机(
35
)的一端发酵罐(
31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
38
),所述发酵罐(
31
)的一端顶部边缘外表面焊接有料斗(
32
),所述料斗(
32
)的内部对称转动卡接有破碎辊(
316
),所述破碎辊(
316
)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盘(
39
);所述传动齿盘(
39
)的侧面中心焊接有第一传动链轮(
310
),所述第一传动链轮(
310
)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
311
)和第二传动链条(
312
),所述第二传动链条(
312
)的中部内表面啮合有第二传动链轮(
313
),所述第二传动链轮(
313
)的侧面中心焊接有扇形齿轮(
314
),所述料斗(
32
)的内部底端倾斜焊接有过滤板(
315
),所述发酵罐(
31
)的中部外表面以及发酵罐(
31
)的一端底部外表面均转动安装有密封盖板(
37
),所述发酵罐(
31
)的一端外表面且位于料斗(
32
)的底端焊接有排液筒(
33
),所述排液筒(
33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
3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
17
)固定连接在发酵罐(
31
)的底部中心,且所述导管(
17
)外表面的加氧喷嘴(
18
)与发酵罐(
31
)的底端内部贯通插接,所述防护罩(
11
)通过支撑架(
15
)固定安装在发酵罐(
31
)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木平段俊罗义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城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