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93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流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包括喂给罗拉、分梳辊、转杯、假捻器、输出管、卷绕装置,所述喂给罗拉设在分梳辊一侧,转杯设在分梳辊另一侧,且所述转杯与分梳辊之间设有输纤通道,所述转杯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所述假捻器设在转杯出口的一侧,所述输出管一端与假捻器连接,所述卷绕装置设在输出管未与假捻器连接的一端处,且输出管与卷绕装置之间设有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所述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与喂给罗拉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控制纱线的温度和湿度,并设置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控制纱线的强度,使进入转杯的纤维形成高强度纤维环,从而纺织成为高支纯亚麻纱线。纱线。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流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好、散热快、耐摩擦、抗菌保健等优点,其产品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外观风格,深受消费者和国内外市场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激发企业对高支纯亚麻纱线的开发。
[0003]气流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转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目前的亚麻纺纱,采用先纺后漂的工艺,其流程长,效率低,此方法仅仅只适用于纺制6公支

15公支的纯亚麻纱线,并且原料范围仅仅限于打成麻,对于原料要求太高。此外对于纯亚麻气流纺,由于亚麻纤维的长度较短、粗细不均匀,使用现有的纺纱设备进行气流纺时纱线捻度不足导致成纱强力低,无法纺制高支纱。
[0004]因此,上述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纺纱装置不能纺制高支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纺纱设备无法满足纯亚麻纺织高支纱的需要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包括喂入传动机构、分梳辊、转杯、假捻器、输出管、卷绕装置,所述喂入传动机构包括喂给罗拉,所述喂给罗拉设在分梳辊一侧,转杯设在分梳辊另一侧,且所述转杯与分梳辊之间设有输纤通道,所述转杯上设有输纤通道的一侧上端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所述假捻器设在转杯出口的一侧,所述输出管一端与假捻器连接,所述卷绕装置设在输出管未与假捻器连接的一端处,且输出管与卷绕装置之间设有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所述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与喂给罗拉连接,所述卷绕装置还连接有络筒。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杯上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控制纱线的温度和湿度,并设置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控制纱线的强度,从而使进入转杯的纤维形成高强度纤维环,从而纺织成为高支纯亚麻纱线。
[0008]可选的,所述喂入传动机构还包括喂入传动电机,所述喂给罗拉与喂入传动电机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转杯上设有转杯调速轮,所述转杯调速轮与转杯传动轮连接,所述转杯传动轮连接有电机。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杯调速轮便于调节转杯的转速,从而提高纱线的强度。
[0011]可选的,所述络筒与络筒传动轮连接,且所述络筒上还连接有减速电机。
[0012]可选的,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还包括前处理槽、棉型清花装
置、棉型梳棉机和棉型并条机,所述前处理槽、棉型清花装置、棉型梳棉机和棉型并条机依次连接,所述棉型并条机与喂入传动机构相邻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设备在成纱前对打成亚麻、极短亚麻或二粗亚麻进行处理,提高成纱强度,
[0014]可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湿度控制器以及温度控制器。
[0015]可选的,所述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包括张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和电子蓝牙发射器,所述喂入传动系统和电机上设有电子蓝牙接收器,所述电子蓝牙接收器用于接收电子蓝牙发射器的输出信号。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0017]1、在转杯上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控制纱线的温度和湿度,并设置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调节纱线的强度,实现纱线生产过程中的细度可调控性,从而使进入转杯的纤维形成高强度纤维环,从而纺织成为高支纯亚麻纱线。
[0018]2、打成亚麻、极短亚麻、二粗亚麻经过前处理槽进行脱胶以及棉型化处理,前处理之后依次进行清花、梳棉、并条,输出亚麻条,解决亚麻再纺纱过程中的强力较弱的问题。
[0019]3、本工艺流程简便、原料来源广泛,能够生产强度高、强力均匀、毛羽少的高支纯亚麻单纱,且避免了高支纯亚麻纱线由于捻度不足而造成的成纱强力过低造成纺纱断头,保证了设备的连续性生产,提高了高支纯亚麻纱线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喂入传动系统结构简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杯传动系统结构简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络筒传送结构简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结构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工作示意图;
[0026]图中:1、前处理槽;2、棉型清花装置;3、棉型梳棉机;4、棉型并条机;5、喂入罗拉;6、分梳辊;7、输纤通道;8、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9、转杯;10、假捻器;11、输出管;12、张力检测和控制系统;13、卷绕装置;14、络筒;15、喂入传动电机;16、转杯调速轮;17

转杯传动轮;18、减速电机;19、络筒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参照图1

4,包括喂入传动机构、分梳辊6、转杯9、假捻器10、输出管11、卷绕装置13,喂入传动机构包括喂给罗拉5,喂给罗拉5设在分梳辊6一侧,转杯9设在分梳辊6另一侧,且转杯9与分梳辊6之间设有输纤通道7,转杯9上设有输纤通道7的一侧上端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8,假捻器10设在转杯9出口的一侧,输出管11一端与假捻器10连接,卷绕装置12设在输出管11未与假捻器10连接的一端处,且输出管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设有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12,张
力监测和控制系统12与喂给罗拉5连接,卷绕装置13还连接有络筒14。
[0029]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

4,喂入传动机构还包括喂入传动电机15,喂给罗拉5与喂入传动电机15连接,转杯9上设有转杯调速轮16,转杯调速轮16与转杯传动轮17连接,,转杯传动轮17连接有电机,络筒14与络筒传动轮19连接,且络筒14上还连接有减速电机18,络筒14后端还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用于传送纱筒。
[0030]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

6,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12包括张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和电子蓝牙发射器,所述喂入传动系统和电机上设有电子蓝牙接收器,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8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湿度控制器以及温度控制器。
[0031]在使用时,喂给罗拉5喂给亚麻条,同时,喂入罗拉的喂入运动通过电子蓝牙接收器受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12的反馈调节,喂给罗拉5将亚麻条喂给分梳辊6,分梳棍6与转杯9之间有输纤通道7,分梳辊6将亚麻条梳理成纤维状态之后,由输纤通道7输送进入转杯9进行加工成纱,转杯9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8实时检测纺纱过程中转杯口附近的温湿度情况,当温湿度超出正常范围时,通过温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喂入传动机构、分梳辊(6)、转杯(9)、假捻器(10)、输出管(11)、卷绕装置(13),所述喂入传动机构包括喂给罗拉(5),所述喂给罗拉(5)设在分梳辊(6)一侧,转杯(9)设在分梳辊(6)另一侧,且所述转杯(9)与分梳辊(6)之间设有输纤通道(7),所述转杯(9)上设有输纤通道(7)的一侧上端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调节装置(8),所述假捻器(10)设在转杯(9)出口的一侧,所述输出管(11)一端与假捻器(10)连接,所述卷绕装置(13)设在输出管(11)未与假捻器(10)连接的一端处,且输出管(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设有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12),所述张力监测和控制系统(12)与喂给罗拉(5)连接,所述卷绕装置(13)还连接有络筒(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传动机构还包括喂入传动电机(15),所述喂给罗拉(5)与喂入传动电机(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高支纯亚麻纱线的气流纺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召岭郭浩吴雅梦郭宇星赵志慧褚特野袁建林钟琪郁崇文丁彬俞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