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和矿山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硐室作为地下工程和煤矿开采中常用的空间结构,主要承担支护和负荷传递的功能
。
然而,受地下压力
、
岩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硐室围岩会产生位移
、
变形和应力集中等问题,导致围岩失稳,甚至引发地灾事故
。
因此,对地下硐室围岩的形变进行实时监测,预测变形趋势,是保障地下工程和矿山安全的关键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围岩的位移
、
变形和应力情况,并提供预测和预警功能
。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
、
传输模块
、
处理模块和监测模块;
[0005]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监测围岩的形变参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
、
传输模块
、
处理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监测围岩的形变参数;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形变参数传输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并将所述形变参数输入至所述预测模型,对形变趋势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所述预测结果进行监测,并实时进行远程预警和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位移传感器
、
变形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围岩的位移情况;所述变形传感器用于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所述应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围岩的应力分布情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围岩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器
、
数据采集单元
、
存储装置
、
数据传输接口和供电装置;所述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模块传输的所述形变参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毓超,林春金,许振浩,邱道宏,林鹏,潘东东,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