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71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9
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及控制方法,主控单元U1;以及电阻R28,电阻R28一端通过电阻R27接地,一端还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其漏极一端与输入模块连接,一端与电感T2连接,其源极接地,还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一端与电感T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9接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还依次连接有电容C10、电阻R20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7分别通过采样电阻R16以及电容C14接地,二极管D7与采样电阻R16之间的共接点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4与主控单元U1的FSET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比现有的LED控制装置电路简化、保护功能强、稳定性好、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主灯设计摒弃了单一乏味的吊灯设计代替了多种光源组合搭配,照明方式更加精准、具体,让视觉有一定的延伸,让整个室内空间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 LED线性照明成为无主灯的主要光源,因安装简单,成本低,分散的点光源能轻松营造出天花挑高的效果,减少了华丽繁琐的大灯带来的压迫感,使整个空间简洁明了。
[0003]LED线性照明可以按照要求,随时确定光源的长度,驱动控制器的功率也是变化的,且主要以恒电压驱动为主,如果光源功率超过驱动控制器的功率,就有损坏的危险。为实现输出恒压、恒流、恒功率等多种保护,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必需采用高效LLC谐振电路。
[0004]传统的高效LLC电路,输出采用恒电压控制方式,为实现恒电流控制,需要在输出回路系统中增加恒电流控制IC U3(AP4313或LM358等),通过R41、R42、R43限流电阻产生压差给IC的比较器,进行恒流控制。这样输出12V360W电源时,输出电流达30A,造成输出恒流电路损耗大,驱动控制电源效率低。且因输出电路回路内阻增加,使输出短路保护迟钝,短路保护差,前(初)级短路保护电路失效。(如图1)。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市电,并输出电压VCC;主控单元U1;LLC控制单元,其包括与主控单元U1连接的电阻R28,所述电阻R28一端通过电阻R27接地,一端还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其漏极一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一端与电感T2连接,其源极接地,还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一端与电感T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9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还依次连接有电容C10、电阻R20以及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分别通过采样电阻R16以及电容C14接地,所述二极管D7与采样电阻R16之间的共接点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4与所述主控单元U1的FSET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分别设有用于整流输出的二极管D9以及二极管D10,所述二极管D9与二极管D10的输出共接端设有用于给灯具输出的输出模块。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另一端还连接有电容C11,所述电容C11通过电阻R18接地,所述电容C11还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电阻R18之间设有电容C12,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单元U1的CS端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一端依次连接有电阻R17以及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6输出端通过电容C13接地,输出端还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解电容E3接地,以及与电压VCC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1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1还通过二极管ZD1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2以及电阻R23接地,所述电阻R22与电阻R23的共接点与所述主控单元U1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光耦U2;所述光耦U2的发光端正极通过电阻R39与电压V+连接,正极与负极之间还设有电阻R38,所述电阻R38通过基准单元U3接地;所述电压V+还通过电阻R34、电阻R35、电容C16以及电阻R37与所述基准单元U3的正极连接,电阻R35还与所述基准单元U3的参考端连接,所述R37一端与电容C16一端之间设有电容C17。
[00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变压器T1利用电容C9产生高频谐振电容,降压整流后导通三极管Q4,以使主控单元U1进行恒流控制;上述步骤中,通过改变采样电阻R16的阻值大小以控制谐振电容的高低,进行输出电流大小的控制。
[0011]本申请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相对比现有的LED控制装置电路简化、保护功能强、稳定性好、效率高。无大功率恒流保护回路,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3]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请参照图2所示,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市电,并输出电压VCC;主控单元U1;LLC控制单元,其包括与主控单元U1连接的电阻R28,所述电阻R28一端通过电阻R27接地,一端还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其漏极一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一端与电感T2连接,其源极接地,还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一端与电感T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9接地;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还依次连接有电容C10、电阻R20以及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分别通过采样电阻R16以及电容C14接地,所述二极管D7与采样电阻R16之间的共接点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4与所述主控单元U1的FSET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分别设有用于整流输出的二极管D9以及二极管D10,所述二极管D9与二极管D10的输出共接端设有用于给灯具输出的输出模块。
[0016]在输入LLC控制回路中,利用谐振电容C9对地间产生的高频谐振电压,通过C10、R20、D7、D8、C14、R16回路,降压整流后通过电阻R15限流,加到Q4控制极,通过R14到IC PIN4(FSET)脚,进行恒流控制。通过改变采样电阻R16阻值的大小,控制谐振电压的高低,进行输出电流大小的控制。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另一端还连接有电容C11,所述电容C11通过电阻R18接地,所述电容C11还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电阻R18之间设有电容C12,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单元U1的CS端连接。
[0018]可以通过主控单元U1的CS端发送信号,继而进行输出电流控制,通过主谐振回路产生的谐振电压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回路中只有电压信号取样电路,没有电流功率回路,电路效率提高。输出回路内阻小,可通过前级C11、R18、R19、C12回路设定输出短路控制,不受输出电路的影响。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一端依次连接有电阻R17以及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6输出端通过电容C13接地,输出端还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市电,并输出电压VCC;主控单元U1;LLC控制单元,其包括与主控单元U1连接的电阻R28,所述电阻R28一端通过电阻R27接地,一端还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其漏极一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一端与电感T2连接,其源极接地,还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一端与电感T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9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还依次连接有电容C10、电阻R20以及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分别通过采样电阻R16以及电容C14接地,所述二极管D7与采样电阻R16之间的共接点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4与所述主控单元U1的FSET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分别设有用于整流输出的二极管D9以及二极管D10,所述二极管D9与二极管D10的输出共接端设有用于给灯具输出的输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另一端还连接有电容C11,所述电容C11通过电阻R18接地,所述电容C11还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电阻R18之间设有电容C12,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单元U1的CS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LLC谐振电源前级恒流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祥邓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