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安装装置及塔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61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筒安装装置及塔筒,所述塔筒安装装置包括爬升组件和吊装组件,爬升组件包括两个爬升部件和抓手,两个爬升部件适于分设在塔筒在其径向上的两侧,两个爬升部件相连围成容纳空间,抓手的一端与爬升部件相连,抓手的另一端与塔筒可拆卸地相连,抓手相对于塔筒可沿上下方向运动,吊装组件包括牵引件和牵引导轨,牵引导轨的一端与爬升部件相连,牵引导轨的另一端与牵引件滑动相连,牵引件远离牵引滑轨的一端与塔筒可拆卸地相连以带动塔筒沿上下方向运动,牵引件相对于牵引导轨可沿靠近或远离容纳空间的方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塔筒安装装置,可以降低塔筒的安装成本。可以降低塔筒的安装成本。可以降低塔筒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筒安装装置及塔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塔筒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利用方式简单,而且获取途径便捷,同时对环境几乎零污染,陆上风能资源不需要考虑海浪和波流的影响,利用方式更加简便。相关技术中的风电塔筒、机组、扇叶的安装都需要匹配大型起重机方可完成高空组装作业,极度依赖大型吊装设备,而且随着风电机组的兆瓦级提高,塔筒高度也越来越高,增加了风电塔筒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塔筒安装装置,可以降低塔筒的安装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塔筒。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包括:爬升组件,所述爬升组件包括两个爬升部件和抓手,两个所述爬升部件适于分设在塔筒在其径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爬升部件相连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抓手的一端与所述爬升部件相连,所述抓手的另一端与所述塔筒可拆卸地相连,所述抓手相对于所述塔筒可沿上下方向运动;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牵引件和牵引导轨,所述牵引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爬升部件相连,所述牵引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件滑动相连,所述牵引件远离所述牵引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塔筒可拆卸地相连以带动所述塔筒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牵引件相对于所述牵引导轨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运动。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可以降低塔筒的安装成本。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升部件包括第一双向液压件和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与所述第一伸缩件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的两端均设有抓手,且所述抓手朝向容纳空间的方向。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升部件还包括第二伸缩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伸缩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伸缩件与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上下运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升部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爬升部件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升组件还包括铰接块和第二双向液压件,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爬升部件的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爬升部件的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双向液压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以调
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伸缩件相连,所述支撑框架朝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牵引导轨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牵引导轨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端相连,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相连,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具有夹角。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筒安装装置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为梯形框架,所述梯形框架的端点处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件或第二伸缩件的上端铰接,且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交叉布置,且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框架的端点处相连。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包括:塔筒本体,所述塔筒本体包括多个分片式塔筒,多个所述分片式塔筒在所述塔筒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分片式塔筒依次相连形成塔筒本体,所述塔筒本体上设有与抓手配合的附着孔;填补组件,所述填补组件包括填补件和伸缩卡扣,所述填补件与所述分片式塔筒铰接,所述填补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填补件位于所述附着孔外,且所述伸缩卡扣处于伸展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填补件位于所述附着孔内,且所述伸缩卡扣处于收缩状态。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可以降低塔筒的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的示意图,且填补件位于第二位置。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的侧视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的爬升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装组件吊装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牵引件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装组件继续吊装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装组件完成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继续爬升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爬升组件1,铰接块1

1,第二双向液压件1

2,抓手1

3,第二伸缩件1

4,第一伸缩件1

5,第一双向液压件1

6,第一连接件1

7,第二连接件1

8,容纳空间1

9,支架组件2,第一万向球2

1,第二万向球2

2,第三连接件2

3,连接框架2

4,吊装组件3,第四连接件3

1,加强筋3

2,牵引件3

3,牵引导轨3

4,支撑框架3

5,塔筒4,填补件4

1,伸缩卡扣4

2,附着孔4

3,塔筒本体4

4,旋转铰链4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安装装置包括爬升组件1和吊装组件3。爬升组件1包括两个爬升部件和抓手1

3,两个爬升部件适于分设在塔筒4在其径向上的两侧,两个爬升部件相连围成容纳空间1

9,抓手1

3的一端与爬升部件相连,抓手1

3的另一端与塔筒4可拆卸地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筒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组件,所述爬升组件包括两个爬升部件和抓手,两个所述爬升部件适于分设在塔筒在其径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爬升部件相连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抓手的一端与所述爬升部件相连,所述抓手的另一端与所述塔筒可拆卸地相连,所述抓手相对于所述塔筒可沿上下方向运动;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牵引件和牵引导轨,所述牵引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爬升部件相连,所述牵引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件滑动相连,所述牵引件远离所述牵引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塔筒可拆卸地相连以带动所述塔筒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牵引件相对于所述牵引导轨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部件包括第一双向液压件和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与所述第一伸缩件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的两端均设有抓手,且所述抓手朝向容纳空间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筒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部件还包括第二伸缩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伸缩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伸缩件与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一双向液压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筒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部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爬升部件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筒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组件还包括铰接块和第二双向液压件,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河川张明杰郭耀华郭辰王献文王海军孟欣李天录王介昌易里坤杨宇航程浩然葛鎣邢李方赵广赫李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