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料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由信息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及测量反馈装置等组成,相对于一般的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该系统具有高度的自动化特性,能够实现一般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无法实现的复杂表面的加工。
[0003]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先将工件固定在数控机床的夹具上,然后通过刀具动力头对工件进行加工,直接放置工件由于有的工件较重,较为吃力,且存在一定的危险,且需要对准工位,较为费力,对此,我们设计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以保证具有更为安全的上料,确保工件能够安全的置于工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包括输料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包括输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桶(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第一导料管(3),所述第一导料管(3)远离输料桶(1)的一端底部转动设置有第二导料管(4),所述第二导料管(4)的外壁固定有等腰梯形托板,所述输料桶(1)外壁设置有驱动第一导料管(3)调节的调节机构(8),所述第一导料管(3)上安装有驱动第二导料管(4)转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6),所述第二导料管(4)外壁设置有夹持组件(5),所述第二导料管(4)上设置有驱动夹持组件(5)实现夹持的第二电动伸缩杆(7);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二导料管(4)两侧的固定板(501),两个所述固定板(501)相互靠近的一面且靠近第二导料管(4)的位置转动设置有夹持板(502),所述夹持板(502)上远离第二导料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爪(503),位于同一端的所述夹持板(502)和夹爪(503)固定有同一个限位架(50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的尾端通过安装座转动设置在第二导料管(4)的顶部,两个所述限位架(504)上滑动设置有同一个推板(50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轴与推板(505)的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502)和夹爪(503)的内壁均均匀设置有滑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504)的形状设置为折形,所述限位架(504)上开设有折形槽,所述推板(50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折形槽一一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第一双向电机(801)、齿轮(802)、第二双向电机(803)、同步带(804)、两个同步轮(805)和齿环(806),所述输料桶(1)的外壁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双向电机(801)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双向电机(801)的输出轴与齿轮(802)同轴固定,所述输料桶(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安装套筒(1001),所述安装套筒(1001)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耳(13),所述第一导料管(3)通过轴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耳(13)之间,所述齿环(806)固定套设在安装套筒(1001)的外壁,所述齿环(806)与齿轮(802)相互啮合,所述安装套筒(1001)的外壁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平面,其中一个所述同步轮(805)转动设置在第二平面的外壁,另一个所述同步轮(805)与第二导料管(4)同轴固定,两个所述同步轮(805)通过设置的同步带(804)实现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外壁固定有防护盒,所述第二双向电机(803)固定在防护盒的外壁,所述第二双向电机(803)的输出轴与位于防护盒内部的同步轮(805)同轴固定,所述固定耳(13)与第一导料管(3)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机器人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间市宝森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