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GST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58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GST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涉及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1187。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出一株可分泌抗GS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抗GST单克隆抗体,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GST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GST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酶,主要参与细胞和身体的解毒;其中,GST蛋白大小为26KD,分子量比较大,可以能结合到蛋白质的C端或者N端,应用于各种融合蛋白的表达。
[0003]GST蛋白常用作试剂检测中的标签蛋白,与其他标签蛋白相比,GST标签具有以下优势: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在不同宿主中表达;在表达过程中,可以提高表达蛋白的可溶性;不影响表达蛋白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可以根据表达蛋白的使用需求,用不同的蛋白酶去除GST标签,去除方便;GST标签的特异性高,纯化方便且温和。
[0004]应用双抗原夹心法的体外诊断试剂盒,是以抗原

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利用两个含有不同抗体结合位点的抗原,分别作为包被和标记,制备成检测试剂盒,检测样本中的抗体,进行血清学筛查;抗原在标记过程中,尤其对于分子量较小的抗原,抗原和标记物的比例,会影响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标记物过多时,虽然会提高检测信号,但会使抗原表面结合过多的标记物,覆盖抗原结构,阻碍抗原和抗体结合,导致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05]目前,为降低标记对抗原结构的影响,可以用特异性的GST标签抗体作为标记原料,然后与抗原上相应的GST标签蛋白特异性结合,共同组成试剂盒的标记原料,改善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0006]基于以上GST蛋白的应用,专利技术人认为,如何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出一株可分泌抗GS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及基于所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所分泌的抗GST单克隆抗体进行可变区全长序列的测序,方便后续借助基因工程反向生产稳定的抗GST单克隆抗体,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GST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杂交瘤细胞株,被命名为杂交瘤细胞株62H9,于2021年8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中国武汉的武汉大学,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1187。
[0011]一种抗GST单克隆抗体,由上述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
[0012]优选的,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可与GST标签蛋白特异性结合,所述GST标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3]优选的,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亚型为IgG1。
[0014]一种抗GST单克隆抗体,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的CDR1,如SEQ ID NO:5所示的CDR2,以及如SEQ ID NO:6所示的CDR3;
[0015]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包括如SEQ ID NO:7所示的CDR1,如SEQ ID NO:8所示的CDR2,以及如SEQ ID NO:9所示的CDR3。
[0016]一种抗GST单克隆抗体,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包括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17]一种重组表达载体,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由表达载体和上述所述的抗GST单克隆抗体的编码基因重组而成。
[0018]一种重组工程菌,所述重组工程菌是向宿主菌中转化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而成。
[0019]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抗GST单克隆抗体。
[0020]优选的,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用作检测试剂盒中的标签蛋白。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GST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出一株可分泌抗GS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0023]2.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抗GST单克隆抗体,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性;
[0024]3.本专利技术对抗GST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全长进行测序,后期通过基因工程可对抗GST单克隆抗体进行稳定生产,不会因为所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经过若干次传代培养后,可能出现基因突变导致分泌的抗GST单克隆抗体的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稳定性的检测结果;
[0026]图2是抗GST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分泌抗GS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
[0029]1.重组抗原制备
[0030]利用NCBI和GenBank数据库分析蛋白序列,通过PCR鉴定、酶切、载体构建、质粒构建、转化和表达、鉴定和保种、蛋白纯化的过程,制备四种标签蛋白,分别是GST标签蛋白、
Trx标签蛋白、Sumo标签蛋白、和MBP标签蛋白,以及四种含GST标签蛋白的重组抗原,分别为Ag3

GST、Ag6

GST、Ag7

GST、Ag10

GST;其中,GST标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31]SEQ ID NO:1
[0032]MSPILGYWKIKGLVQPTRLLLEYLEEKYEEHLYERDEGDKWRNKKFELGLEFPNLPYYIDGDVKLTQSMAIIRYIADKHNMLGGCPKERAEISMLEGAVLDIRYGVSRIAYSKDFETLKVDFLSKLPEMLKMFEDRLCHKTYLNGDHVTHPDFMLYDALDVVLYMDPMCLDAFPKLVCFKKRIEAIPQIDKYLKSSKYIAWPLQGWQATFGGGDHPPK
[0033]2.小鼠免疫
[0034]用GST标签蛋白免疫6

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GST标签蛋白按照75μg/只的剂量与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化完全,背部皮下多点免疫小鼠;三周后加强免疫,GST标签按照35μg/只的剂量与等体积的不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1187。2.一种抗GST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GST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可与GST标签蛋白特异性结合,所述GST标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GST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亚型为IgG1。5.一种抗GST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的CDR1,如SEQ ID NO:5所示的CDR2,以及如SEQ ID NO:6所示的CDR3;所述抗GST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包括如SEQ ID NO:7所示的CD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建刘洋李文邵建华李萍萍曾景斌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