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56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涉及聚碳酸酯脱挥处理领域,包括加热箱体,加热箱体的顶部设有投料口,且加热箱体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加热箱体的内部设有对聚碳酸酯均匀加热的加热机构,且加热机构的外部设有位移机构,加热箱体的侧端设有对位移机构驱动的传动机构;振动机构,提高加热后的聚碳酸酯排出出料口,振动机构设于加热箱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交错设计的两组防护套筒和加热棒对加热箱体内部的聚碳酸酯加热脱挥,在脱挥完成后,将聚碳酸酯向下排时,能通过传动机构将位移机构触动,让两组防护套筒交错移动,能加快卡在相邻的两个防护套筒之间的聚碳酸酯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脱挥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聚碳酸酯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俗称
PC
塑料,聚碳酸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经过脱挥处理,对聚碳酸酯加热脱挥过程中,会先将聚碳酸酯置于一个箱体的内部,然后提高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第一级脱挥处理;一级脱挥完成后,通过下料螺旋叶片,将箱体内部的聚碳酸酯向下往脱挥釜的内部输送,输送过程中聚碳酸酯会通过下料板分散开,此时聚碳酸酯会在下料板上形成均匀的液膜,挥发分扩散距离缩短,聚碳酸酯表面更新快,挥发分脱除效果好,共聚物在此完成第二极脱挥;最后通过刮板对脱挥釜的内壁薄液膜刮动,刮动过程中,会将已经形成于聚碳酸酯中的未来得及破裂或者扩散到汽相中的挥发分汽泡强制破泡,使包裹于液相汽泡中的挥发分进入到汽相中,实现第三级深度脱挥;上述脱挥处理过程中,对聚碳酸酯加热的温度在
180

240
摄氏度之间,高温的影响会使聚碳酸酯出现热形变(甚至熔融)的情况,在高温的作用下,聚碳酸酯会与箱体的内壁贴覆的更为紧密,这种状态下,通过下料螺旋叶片将箱体中的聚碳酸酯向下输送时,就会出现部分聚碳酸酯粘附于箱体的内壁,无法向下掉落,就会造成原材料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顶部设有投料口,且所述加热箱体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设有对聚碳酸酯均匀加热的加热机构,且所述加热机构的外部设有位移机构;传动机构,所述加热箱体的侧端设有对所述位移机构驱动的传动机构;振动机构,提高加热后的聚碳酸酯排出所述出料口的速率,所述振动机构设于所述加热箱体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两组呈交错分布的防护套筒,且两组所述防护套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片,每组所述防护套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滑动插接于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每个所述防护套筒的内部均设有加热棒,两组防护套筒是均匀的分布在加热箱体内部的,加热棒在通电工作后,通过防护套筒对加热箱体内部的聚碳酸酯物料进行加热一级脱挥处理

[0005]优选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加热箱体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面的拨转齿轮,且所述拨转齿轮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弧形槽,每个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加热箱体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曲杆,且所述曲杆的另一端设有直角弯头,所述直角弯头滑动嵌于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其中两个曲杆均通过安装座与加热箱体之间为滑动连接的

[0006]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两端距离所述拨转齿轮圆心的距离不一致,当弧形槽转动时,能通过弧形槽与直角弯头的嵌合,让两个曲杆同步反向的位移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箱体侧壁的电动机,所述拨转齿轮的下方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加热箱体为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外部均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传动设有传动齿带,所述转轴和所述拨转齿轮之间设有往复组件,电动机通过两个传动齿轮和传动齿带的配合,能驱动转轴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转轴和所述拨转齿轮之间的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拨转齿轮活动啮合,所述齿条靠近所述加热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套块,且所述滑套块的内部滑动嵌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与所述加热箱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所述滑套块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弹簧一,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蜗杆套筒,所述齿条靠近所述电动机的一端贴合设有凸轮,且所述凸轮的内部固定嵌有与所述加热箱体为转动连接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所述蜗杆套筒活动啮合的蜗轮,转轴的旋转加上蜗杆套筒与蜗轮的啮合,能让凸轮不停的对齿条推动

[0009]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加热箱体底部的连接轴,所述加热箱体的底部还滑动嵌有若干个呈直线等距分布的拨片,每个所述拨片均固定套接在连接轴的外部,所述拨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锤击块,且所述拨片的上端面与所述加热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簧,连接轴与拨片相当于翘杆,再配合拉簧的作用,当拨片的另一端被翘起再松开时,能让锤击块对加热箱体的底部敲打

[0010]优选的,所述拨片分为长轴段和短轴段,且长轴段与短轴段被连接轴分开,所述锤击块位于所述拨片长轴段的端部,所述转轴与所述拨片之间还设有触动部件,即当短轴段被撬动时,其长轴段部分就会翘起

[0011]优选的,所述触动部件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外部若干个呈直线等距分布的套环,且每个所述套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套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拨片短轴段活动接触,转轴逆时针转动时,便能通过凸块不停的对短轴段拨动

[0012]优选的,所述拨片长轴段的长度至少为短轴段的三倍,为了保证拨片的短轴段被撬动时,其拨片的长轴段尾部的锤击块,能发生较大的位移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通过交错设计的两组防护套筒和加热棒对加热箱体内部的聚碳酸酯加热脱挥,在脱挥完成后,将聚碳酸酯向下排时,能通过传动机构将位移机构触动,让两组防护套筒交错移动,能加快卡在相邻的两个防护套筒之间的聚碳酸酯掉落;
2、
本专利技术在两组防护套筒交错移动过程中,还能通过转轴触动振动机构,让锤击块不停的敲打加热箱体的底部,通过敲击产生的振动传导,能让贴覆在加热箱体内壁的聚碳酸酯松动掉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套筒位置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两组防护套筒交错摆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拨转齿轮和齿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
A
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蜗轮和蜗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拨片和锤击块位置分布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
B
处放大图

[0015]图中:
1、
加热箱体;
2、
投料口;
3、
出料口;
4、
加热机构;
5、
位移机构;
6、
传动机构;
7、
往复组件;
8、
防护套筒;
9、
连接片;
10、
加热棒;
11、
曲杆;
12、
直角弯头;
13、
拨转齿轮;
14、
弧形槽;
15、
齿条;
16、
电动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包括加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体(1)的顶部设有投料口(2),且所述加热箱体(1)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加热箱体(1)的内部设有对聚碳酸酯均匀加热的加热机构(4),且所述加热机构(4)的外部设有位移机构(5);传动机构(6),所述加热箱体(1)的侧端设有对所述位移机构(5)驱动的传动机构(6);振动机构,提高加热后的聚碳酸酯排出所述出料口(3)的速率,所述振动机构设于所述加热箱体(1)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两组呈交错分布的防护套筒(8),且两组所述防护套筒(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片(9),每组所述防护套筒(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滑动插接于所述加热箱体(1)的内部,每个所述防护套筒(8)的内部均设有加热棒(
10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加热箱体(1)底部的连接轴,所述加热箱体(1)的底部还滑动嵌有若干个呈直线等距分布的拨片(
28
),每个所述拨片(
28
)均固定套接在连接轴的外部,所述拨片(
28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锤击块(
2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5)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加热箱体(1)远离所述出料口(3)一端面的拨转齿轮(
13
),且所述拨转齿轮(
13
)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弧形槽(
14
),每个所述连接片(9)远离所述加热箱体(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曲杆(
11
),且所述曲杆(
11
)的另一端设有直角弯头(
12
),所述直角弯头(
12
)滑动嵌于所述弧形槽(
14
)的内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
14
)的两端距离所述拨转齿轮(
13
)圆心的距离不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凝聚脱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箱体(1)侧壁的电动机(
16
),所述加热箱体(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拨转齿轮(
13
)下方的转轴(
17
),所述电动机(
16
)的输出端和所述转轴(
17
)的其中一端外部均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
18
),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
18
)之间传动设有传动齿带(
19
),所述转轴(
17
)和所述拨转齿轮(
13
)之间设有往复组件(7)
。5.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松宁红军高扬康大威蒋文峰姜伟温振华梁全星李炳烨李佳臻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