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4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包括主底座和辅底座,所述主底座和辅底座之间通过调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主底座和辅底座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主底座的上端靠近右侧处设置有压接机构,所述主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定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将稀土、铁铝合金电缆夹持固定,杜绝了传统方法上工作人员需手握稀土、铁铝合金电缆因需要用力切割而导致被划伤的情况,同时适用范围更广,装卸方便,无需进行反复调节,简化了工作人员使用传统的液压钳在压接时需要进行重复的调节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因为电器故障从而耽误工期的情况发生。会出现因为电器故障从而耽误工期的情况发生。会出现因为电器故障从而耽误工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实现电磁转换的线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传统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处于低价竞争的瓶颈期中,需新技术、新材料的切入,而稀土、铁铝合金复合材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力学性能及金属材料的抗蠕变性能等,是发展高端电线电缆的绝佳材料,加入稀土、铁合金等微量合金元素可以使电缆更加柔韧,要求的弯曲半径更小,施工更加容易,电缆终端连接更加有效,运行更加安全,保证传输的质量。
[0003]在稀土、铁铝合金电缆与电气设备对接时需要使用线鼻子进行对接,传统的对接方法为工作人员手握电缆配合手工刀等工具将电缆接头处进行剥皮处理,然后使用液压钳进行对接操作,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电缆一般直径较大,从而导致重量较重,而工作人员在需要一手握住电缆一手使用刀具进行剥皮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因为力道不易控制导致划伤的风险,同时操作甚为不便,另一方面,使用传统的液压钳压接两个及以上的点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包括主底座(1)和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1)和辅底座(2)之间通过调位机构(3)滑动连接,所述主底座(1)和辅底座(2)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主底座(1)的上端靠近右侧处设置有压接机构(5),所述主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定型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机构(3)包括两组固定连接在主底座(1)的右端靠近前后两侧处的调节杆(31),所述调节杆(31)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机构(3)还包括两组设置在辅底座(2)的左端靠近前后两侧处的调节腔(32),所述调节杆(31)贯穿并滑动连接在调节腔(32)的开口处,所述限位块(33)滑动连接在调节腔(32)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卡头(401),所述第一卡头(4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座(402),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主底座(1)和辅底座(2)的内部的空腔(403),所述滑座(402)滑动连接在空腔(403)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主底座(1)和辅底座(2)的上端的移动槽(404),所述移动槽(404)与空腔(403)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卡头(401)滑动连接在移动槽(404)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4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405),所述第一转动座(4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406),所述第一调节螺杆(406)的外周螺纹连接有固定座(407),所述固定座(407)分别固定安装在主底座(1)和辅底座(2)的上端,所述第一调节螺杆(40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408)。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铁铝合金电缆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主底座(1)和辅底座(2)的上端靠近后侧处的第二卡头(409),所述第二卡头(409)的下端设置有卡槽(410),所述第一卡头(401)与卡槽(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小兵李军王华俊瞿其勇严忠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青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