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器和扰流装置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46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送器和扰流装置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器包括输送杆,输送杆包括杆体和与杆体一端端部连接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形变段和导向段,形变段与杆体的一端端部连接,导向段与形变段远离杆体的一端连接;输送杆具有锁定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形变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器和扰流装置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器和扰流装置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0003]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颅夹闭,传统的动脉瘤夹闭方法可以根治,但是开颅手术的风险非常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另一种是介入治疗,通过瘤体栓塞或者血流导向的治疗,减少血流对流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破裂的风险

随着近年来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替代传统的外科手术,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4]目前,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已经成为治疗动脉瘤的两种典型器械

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是现在临床应用最广的动脉瘤治疗手段,成功率非常高

但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1、
手术费用高,如要达到致密性栓塞就需要尽可能多的放置弹簧圈,遇到宽颈或较大的动脉瘤还需要支架进行辅助栓塞;
2、
较高的动脉瘤复发率和较高的动脉瘤延迟破裂出血风险,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而血流导向装置是通过血管重建的方式治疗动脉瘤的,优点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1、<br/>植入血流导向装置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2、
对分支血管覆盖而造成的闭塞,尤其是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易发生狭窄血管闭塞并发症;
3、
血流导向装置腔内血栓形成,这是血流导向装置使用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要术前和术后必须进行双抗治疗

因此,对于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和其他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分叉部动脉瘤多因血流直接冲击血管分叉部位所致,患者多存在高血压

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0005]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需要通过输送装置带入患者的动脉瘤的位置,但现有的输送装置为了保证与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能紧密锁定,一般是增加额外的机械解脱装置或电解脱装置来与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锁定,机械解脱装置或电解脱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无疑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器和扰流装置输送系统,旨在利用锁定件的形变段改变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实现入鞘推送和出鞘后自动解脱,解脱时间短,进而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难度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送器,用于输送扰流装置,所述输送器包括输送杆,所述输送杆包括杆体和与所述杆体的一端端部连接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与所述扰流装置连接,所述锁定件包括形变段和导向段,所述形变段与所述杆体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导向段与所述形变段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
[0008]所述输送杆具有锁定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形变段

所述导向段及所述杆体围合形成锁定位,所述锁定位用于限定扰流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形变段形变带动所述导向段与所述杆体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扰流装置释放

[0009]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形变段及所述导向段形成“S”型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段及所述导向段均呈弧状,且所述导向段的弧状与所述形变段的弧状相切,所述导向段的弧度为
180
°
,所述形变段的弧度为
90
°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段的远端设置有弧状结构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段远离所述形变段的一端设有圆球部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由金属丝弯曲定型形成,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弹性金属或形状记忆金属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丝径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包括近端段及与所述近端段连接的远端段,所述近端段为海波管,所述远端段与所述锁定件连接,所述近端段由所述锁定件的所述金属丝延伸形成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还包括显影弹簧,所述显影弹簧套设在所述金属丝,并延伸至所述金属丝的远端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海波管和所述显影弹簧的外壁均设置热塑性聚氨酯橡胶层,所述显影弹簧上还设置有亲水涂层,所述亲水涂层设置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橡胶层上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扰流装置输送系统,所述扰流装置输送系统包括:
[0019]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内层网管结构和外层网管结构,所述外层网管结构套设于所述内层网管结构;和
[0020]如上所述的输送器;
[0021]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件钩住所述外层网管结构的近端,以将所述外层网管结构的近端锁定在所述锁定位;
[0022]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外层网管结构的远端从所述开口释放至所述锁定位外,以实现所述扰流装置与所述输送器的分离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网管结构的近端采用缝合线走针并进行打结固定形成,所述锁定件钩住所述外层网管的缝合线

[0024]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输送器包括输送杆,输送杆包括杆体和与杆体一端端部连接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形变段和导向段,形变段与杆体的一端端部连接,导向段与形变段远离杆体的一端连接;输送杆具有锁定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形变段

导向段及杆体围合形成锁定位,锁定位用于限定扰流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形变段形变带动导向段与杆体形成开口,开口用于供扰流装置释放;输送器只需利用锁定件的形变段和导向段即可锁定扰流装置,不需要复杂的互锁结构,省去了复杂结构的工艺流程和制作,通过锁定件的形变段改变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实现入鞘推送和出鞘后自动解脱,并且保证解脱前可以控制回撤进行定位释放,使得扰流装置解脱时间快,减少手术时间;输送杆推送出鞘之后,输送杆的锁定件的形变段恢复原状,使得输送杆可从扰流装置上自动解脱后,简化输送器的操作流程,降低手术难度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输送器的输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输送器的输送杆进入鞘管时的形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输送器,用于输送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包括输送杆,所述输送杆包括杆体和与所述杆体一端端部连接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与所述扰流装置连接,所述锁定件包括形变段和导向段,所述形变段与所述杆体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导向段与所述形变段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杆具有锁定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形变段

所述导向段及所述杆体围合形成锁定位,所述锁定位用于限定所述扰流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形变段与所述杆体连接的一端形变带动所述导向段与所述杆体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所述供扰流装置释放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形变段及所述导向段形成“S”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段及所述导向段均呈弧状,且所述导向段的弧状与所述形变段的弧状相切,所述导向段的弧度为
180
°
,所述形变段的弧度为
90
°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的远端设置有弧状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远离所述形变段的一端设有圆球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由金属丝弯曲定型形成,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弹性金属或形状记忆金属
。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峰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聚辉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