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雯娟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06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延伸至肿瘤供血主动脉内和肿瘤回血静脉内内的导丝、内置管和血管桥塞,血管桥塞外壁上均设置有容纳槽和氧气膜囊,内置管内位于导丝周围设置有中心通道、出液腔和出液口;内置管延伸至体外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供血循环接头和氧气供气接头;还包括体外供血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导丝沿着血管将内置管以及血管桥塞置入至靠近肿瘤供血处,通过注入氧气加压使血管桥塞侧壁上的氧气膜囊膨胀,进行栓塞肿瘤供血主动脉,利用内置管和血管桥塞在肿瘤供血回血两端形成体外循环管路,将肿瘤供血回血系统单独隔离起来,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体外供血,避免癌细胞转移,提高肿瘤药物介入治疗康复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介质引入体内的其他器械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医学中,对癌症前期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射线治疗和切除治疗,上述方法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消灭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需要向肿瘤所在的位置注入相应的药剂,为后续的治疗过程提供药物基础。
[0003]在消化科和肿瘤科的治疗中通常采用介入式治疗方法,目前,肿瘤介入治疗是采用X线、CT、MRI或超声影像设备的导向下靶向精准治疗肿瘤或缓解症状的一种微创肿瘤治疗方法,其中肿瘤介入治疗又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0004]血管性介入是经过超选择,在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及血管阻塞性位置,药物局部灌注肿瘤,提高局部抗肿瘤药物浓度,同时可以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增强灭瘤效果,对全身毒副作用较小;非血管性介入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各种器械,通过血管以外的途径,如经人体生理腔道的自然开口或者直径经皮穿刺脏器,其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内支架成型术,经皮肿瘤消融术和放射粒子植入术。
[0005]其中,血管性介入包括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这两种血管性介入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已逐渐成熟,其中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透过导管选择性将抗肿瘤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达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强灌注区域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其抗肿瘤的效果较常规化疗可显著提供,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技术找到肿瘤的供氧动脉,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同时注入肿瘤供氧动脉,既栓塞肿瘤组织供血动脉的末梢血管分支,阻断血供,又使抗肿瘤药物停留在肿瘤区域缓慢释放,起到局部放疗作用,其优势为:1)将药物闭锁于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全身毒作用下,2)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0006]其中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两者均具有明显的缺点,其中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不能阻止癌细胞经过血液转移至其它部位,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容易使靠近肿瘤处正常组织由于停止供血而快死,另外栓塞肿瘤组织供血动脉的末梢血管分支难度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该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在患者体内沿肿瘤供血动脉和回血静脉内均设置有导丝和内置管,内置管端部设置血管桥塞,利用导丝沿着血管将内置管以及血管桥塞置入至靠近肿瘤供血处,通过注入氧气加压使血管桥塞侧壁上的氧气膜囊膨胀,进行栓塞肿瘤供血主动脉,利用内置管和血管桥塞在肿瘤供血回血两端形成体外循环管路,将肿瘤供血回血系统单独隔离起
来,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体外供血,避免癌细胞转移,提高肿瘤药物介入治疗康复效果。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延伸至肿瘤供血主动脉内的导丝和套装在导丝上的内置管以及延伸至肿瘤回血静脉内的导丝I和套装在导丝I上的内置管I,所述内置管和内置管I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栓塞供血主动脉的血管桥塞和用于栓塞回血静脉的血管桥塞I,所述血管桥塞和血管桥塞I外壁上均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充氧气膨胀的氧气膜囊,所述内置管内位于导丝周围设置有中心通道,血管桥塞内位于导丝周围设置有与中心通道连通的出液腔,所述血管桥塞端部设置有与供血主动脉靠近肿瘤一侧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内置管I内位于导丝I周围设置有中心通道I,血管桥塞I内位于导丝I周围设置有与中心通道I连通的进液腔,所述血管桥塞I端部设置有与回血静脉靠近肿瘤一侧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内置管延伸至体外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导丝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内置管延伸至体外的侧壁上设置有供血循环接头和氧气供气接头;所述内置管I延伸至体外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导丝I插入的安装孔I,所述内置管I延伸至体外的侧壁上设置有回血循环接头和氧气供气接头I;还包括体外供血机,所述体外供血机上设置有体外循环管路,所述体外循环管路两端与供血循环接头和回血循环接头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导丝设置为0.8mm

1.2mm。
[0010]进一步,所述内置管和内置管I直径设置为1.8

2mm。
[0011]进一步,所述血管桥塞和血管桥塞I的直径设置为2

2.4mm,所述血管桥塞上远离出液口的另一端端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上设置有与肿瘤供血主动脉远离肿瘤一端连通的供血孔,所述血管桥塞上设置有连通供血孔和出液腔的供血通道。
[0012]进一步,所述内置管和血管桥塞设置为一体成型体,所述血管桥塞采用由医用PC材料激光加工成型。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在患者体内沿肿瘤供血动脉和回血静脉内均设置有导丝和内置管,内置管端部设置血管桥塞,利用导丝沿着血管将内置管以及血管桥塞置入至靠近肿瘤供血处,通过注入氧气加压使血管桥塞侧壁上的氧气膜囊膨胀,进行栓塞肿瘤供血主动脉,利用内置管和血管桥塞在肿瘤供血回血两端形成体外循环管路,将肿瘤供血回血系统单独隔离起来,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体外供血,避免癌细胞转移,提高肿瘤药物介入治疗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中血管桥塞的竖向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中血管桥塞的横向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

肿瘤;2

供血主动脉;3

回血静脉;4

肿瘤供血毛细血管;5

正常供血
毛细血管;6

导丝;7

内置管;8

血管桥塞;9

导丝I;10

内置管I;11

血管桥塞I;12

容纳槽;13

氧气膜囊;14

中心通道;15

出液腔;16

出液口;17

供血通道;18

供血孔;19

氧气支管;20

氧气通道;21

供血循环接头;22

氧气供气接头;23

回血循环接头;24

氧气供气接头I;25

体外循环管路;26

体外供血机。
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伸至肿瘤供血主动脉内的导丝和套装在导丝上的内置管以及延伸至肿瘤回血静脉内的导丝I和套装在导丝I上的内置管I,所述内置管和内置管I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栓塞供血主动脉的血管桥塞和用于栓塞回血静脉的血管桥塞I,所述血管桥塞和血管桥塞I外壁上均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充氧气膨胀的氧气膜囊,所述内置管内位于导丝周围设置有中心通道,血管桥塞内位于导丝周围设置有与中心通道连通的出液腔,所述血管桥塞端部设置有与供血主动脉靠近肿瘤一侧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内置管I内位于导丝I周围设置有中心通道I,血管桥塞I内位于导丝I周围设置有与中心通道I连通的进液腔,所述血管桥塞I端部设置有与回血静脉靠近肿瘤一侧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内置管延伸至体外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导丝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内置管延伸至体外的侧壁上设置有供血循环接头和氧气供气接头;所述内置管I延伸至体外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导丝I插入的安装孔I,所述内置管I延伸至体外的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雯娟
申请(专利权)人:于雯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